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楹聯』“那啥”小記

『楹聯』“那啥”小記

2020-04-07 22:01:35主筆冰先生冰先生雜談 0條評論

國內某搜索引擎巨頭宣傳說:『那啥一下,你就知道』。


那天,看馬未都先生和相聲演員孫越搭檔的《鼠年說文物》。節目錄製的地方在觀複博物館的寶善堂。寶善堂牆上掛著一副乾隆年間的楹聯。上聯是:『天水無由風清於古』,下聯道:『地山是取氣和若春』。

 

馬爺介紹道:『所謂楹聯呐,一定要有那兩根圓柱,就是迎門那兩根柱子。你注意看這東西是半圓的……楹聯楹聯肯定是對聯,但對聯卻不一定是楹聯……楹聯一定是要掛的。』

 

說來慚愧,我隻知對聯,不知楹聯。

 

想起那句『那啥一下,你就知道』,我那啥了『楹聯』。

 

對應的百科詞條迅速顯示了出來:『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照百科的意思說,對聯就是楹聯,楹聯就是對聯?怎麼和馬未都先生說得不一樣?要我說,我還是更相信馬先生的看法。畢竟他身在文物圈裏那麼些年,光是淘到的楹聯就有不少,自然不會弄不清楹聯和對聯的關係。

 

帶著疑惑,我開始在房間裏翻箱倒櫃,找一本書。這書是中華書局“大家小書”叢書中的一冊,名為《閑談寫對聯》。作者白化文先生是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雜誌編委會成員,還兼任中國楹聯學會顧問,應該是這個問題的權威。

 

翻開書,在開篇『對聯的定義』一節中,並沒有提到楹聯的說法,可第七章的標題卻是『宗教楹聯』。

 

白先生專門解釋了,為什麼前麵的章節都用『對聯』,而本章卻用『楹聯』。

 

他說:『我們在前麵用的術語都是“對聯”,此處改用“楹聯”,為什麼?目的是讓大家理解:宗教楹聯的內涵都是很嚴肅的,佛教有時候帶點調侃,道教對呂洞賓等仙人開點玩笑,也都在可以容許的範圍之內,這是一;宗教楹聯的文化內涵都很豐富、古雅,這是二。』

 

似乎,白先生心目中的楹聯,應該是內涵更豐富、更嚴肅的對聯。至於是否需要掛在迎門的柱子上,在所不問。

 

後來,我終於在書裏找到一段話,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楹聯,原指掛在楹柱上的對聯。後發展為對所有對聯一種雅致的稱呼。但是,粗俗的對聯,如某些黃得露骨的喜聯,稱之為楹聯,恐怕它就當不起了。』

 

看來,馬先生說的是對的,楹聯本就是掛在迎門的柱子上的,但百科也沒有錯。如今的楹聯,確實是對聯的雅稱,幾乎與對聯同義——當然,對聯的內涵得得體,才擔當得起這樣的雅稱。

 

我心中暗自慶幸。

 

假如我聽過馬先生的話便心滿意足,或是真以為自己『那啥一下,我就知道』,我就不會認識到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楹聯』定義,更不可能知悉『楹聯』定義的演化。

 

精神到處文章老;

學問深時意氣平。

 

以上是我在《閑談寫對聯》中偶見,十分喜歡的一副楹聯,清代石蘊玉所作。停筆之際,借花獻佛,與各位讀者同賞。

 

冰先生

4月7日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文化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