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聯箋|檢點紛然隻兩行

聯箋|檢點紛然隻兩行

2020-03-31 23:57:29未知莫非楹聯 0條評論

自序

聯箋者,以聯為箋也。古人以小幅華貴紙張為箋,多付諸詩劄、書信。餘自春節回鄉,以避疫故困守一隅,終日百無聊賴,度日嚐以對聯自遣,又以史事索隱相兼,權為日記之事也。吾師常先生嚐言:對聯者,視覺藝術是也。故此以方寸間呈現聯意及史事,亦可不負『箋者識書』之謂也。


民諺有『二月二,龍抬頭』,庚子此節新冠尤甚,乃撰此聯以寄遙思。色調作探春想,又兼顧『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上下各取半圓紋飾,亦『雲』亦『水』,回扣主題。全聯亦公亦私,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即此。


文明進步,審美提高,『三八婦女節』時下多稱之『女神節』或『女王節』。此主題聯箋,『女神』二字集以草書,體現活力。所配之自撰聯,出幅即此,主內。主色調為淺粉,蘊含溫婉。是聯對幅即此,主外。新時代女性,能文能武,有德有才,當歌之詠之。


三月十二日,係『植樹節』。《對聯話》所載與『植樹』『種樹』相關諸聯,多自見風規。如『樹木十年,此地合名小香雪;太湖萬頃,浮生直欲老煙波』,又,『藏書何止三萬卷;種樹須教四十圍』,又,『四載門牆蒙教育;十年樹木長風雲』。餘最喜『種樹類培佳子弟;擁書權拜小諸侯』一聯(傳為沈德潛作,吳氏署『舊笥對聯』),配以子愷先生《衍園課子圖》,有樹木,有春光,有讀書,頗覺勻稱。


『三一五』,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時人多以舉報、投訴、曝光、打假相期。時下聯界多『偽聯』,凡無病呻吟者,空喊口號者,溜須拍馬者,應付流水者,唯利是圖者,不一而足。莫非楹聯鬻以聯,致力於『對聯,我們是認真的』『不以偽聯欺世盜名』。願與聯界同道攜手並進,堅決打擊一切『偽聯』,為淨化聯界空氣略盡綿薄。


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故此聯箋以三色呈現。綠,謂之春。白與黑,分別晝夜。自撰七言以物候襯人心,隻不過自澆塊壘罷了,


宋漁父遭盜殺,時人悲憤莫名,挽聯頗多血脈賁張者。選此作,非獨其佳,蓋張鎮芳,乃袁項城兄嫂之弟也。有此出幅,亦別見胸襟。聯箋以宋漁父上海墓園中雕像為切入點。該雕像位於上海市閘北公園,正麵『漁父』二字為章炳麟先生親題,尤見莊嚴。


先秦有《擊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平西王以此別解為表忠心,自見己誌,亦足使讀者莞爾。對幅有過之而無不及。此於《對聯話》有本,真偽莫辨。以聯法觀之,『我』『人』之對,以為巧,『帝』『臣』之對,則妙絕。


『中華第一表』五星牌手表問世距今六十五載矣,文化強國,科技興邦,誠不我欺。手表一聯,雖餘舊作,亦敝帚也。出幅感歎光陰流逝,『蟲沙』『駒隙』者,即此。縱然追悔虛度華年之未及,猶艱難如斯,『懸針不住』『磨作蚌珠』,奈何,奈何。


光緒慈禧薨逝後,載灃以袁項城腿疾為由,罷其官職,遣返回鄉養屙。項城於洹上經營泉石,生退隱心。以慈禧所賜『養壽』二字,營造『養壽園』。其二子袁寒雲集龔定盦詩句為聯題楹(一說袁項城自集所得,吳氏署『袁豹岑』)。出對幅均出龔《己亥雜詩》,渾然天成,直如幾出,複能合其父前後事。寒雲,真才人妙手也。


三月三,壯族盛大節日也,廣西法定假三日。除祭祖祈福外,尚有『對山歌』之傳統,名曰『三月三歌圩』或『歌仙會』,傳為紀念『歌仙』劉三姐而設。而電影《劉三姐》中莫老爺莫懷仁原型實乃廣西第十二任土司莫猛(字懷仁)。其土司衙署位於廣西柳州市忻城縣城關鎮翠屏山麓,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壯鄉故宮』之譽。大門聯語係廣西清代才子鄭小穀所撰。此聯箋取衙署飛簷一角,可見一斑。下用老紅色調,深化『故宮』題旨。


《教父》第一部以馬龍·白蘭度飾演一代教父為主線,其演技高超,一經上映,即深得影迷好評。翌年即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其所飾維托·唐·柯裏昂一角,雖為黑手黨,實則頗有俠盜風,扶弱濟貧之舉,深受民眾愛戴,遂亦頗遭仇敵嫉恨,欲除之而後快。垂暮年漸退隱,傳衣缽於其小子邁克。邁克手段非凡,暴戾有餘。本聯箋幾以全黑造境,禮服、蝴蝶結及胸口紅玫瑰係維托開篇造型,不可移做他用。此聯係觀影所感,信手亦無不可。


黃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清朝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命巨子』之稱,另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光緒三十一年病逝於其家鄉梅州。此挽聯作者蔣智由,與黃公度友善。梁啟超曾將其二人與夏曾佑並稱『近代詩界三傑』。此聯簡析於聯箋中已列,此不贅。所選灰色調,與聯意及當時國勢合也。


洪秀全所舉太平天國事,有力打擊清王朝封建統治及外敵侵略,促進封建社會崩潰,推動民族革命進程,可謂青史留名,昭燦不滅。所撰門聯,可見其政治綱領及革命誌向。壓底圖片,係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所用『太平天國運動』浮雕,設計以浮光躍金,凸顯寄意。


青曲社苗阜王聲有《滿腹經綸》本,以別解『精衛填海』『寡婦追日』言汪兆銘事,頗可回味。或曰:『精衛者,大漢奸也,必使沉於海!此謂之精衛填海也。』又曰:『精衛死,遺陳璧君為寡婦,難以糊口,遂追至日本。此寧非寡婦追日乎?』此以當代聯界著名鬥士張榮沂三聯為此日作箋,不置可否,蓋昆侖兄大作,非餘所能品評也。另,箋中所選梅花圖,係張大千原畫原色,取其清絕而已。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聯箋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