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秋扇:尋舊錄(一)

秋扇:尋舊錄(一)

2020-02-06 23:15:36有趣的學長TheStoryTeller 0條評論

昔王季淩盛世高才,所傳僅鸛雀樓、涼州詞等六篇,餘皆散佚;林處士就稿輒棄,幸有好事者竊記,令三百餘篇存世。予嚐讀史至此,心生感慨,思及文成公所謂立言者,有是於斯乎。河間秋扇先生,居稽長者也,詩詞書畫,無不精熟。向從先生遊於靈寶,心生景仰,後於貴州得先生微信,時或見先生圖文,更以識荊自幸。某夜輾轉,忽見先生論藝術諸語,倍感敬畏,又複覽先生朋友圈,溯至癸巳,已近寅時。其中風景旅途,襯以先生略略數語,竟似得與同遊;而詩詞論者,開予茅塞何止一二。讀先生之語,遊先生故跡,近先生之識,可不勉哉!感慨欣喜之餘,突發奇想,乃摘錄先生言語,擬請編為集,刊於公眾號上,庶令後之覽者,亦知先生風雅,所謂『不信今時無古賢』也。美成詞有“閑尋舊蹤跡”之句,先生少年時愛之,嚐鐫為閑章。覽是篇,乃告予或可名為“尋舊錄”,可蓋一切讀、行、思、作耳。後學小康謹識。


讀藝苑巵言、杜詩全集,不覺天已明矣。

20130618


擬訪杜甫奉先(今蒲城)、白水、鄜州(今富縣)蹤跡,友人見告,奉先杜故居地須徒步往返越嶺六十裏乃可,為之悵然。

20130623


6月29日,重走老杜“自京赴奉先縣”路線,自西安“北轅就涇渭”以至蒲城縣(即奉先縣)甫下村,遺跡蕩然,唯有老槐一株,三人合抱,鄰嫗為言“敬德勒馬看古槐,不知古槐多年台”。複至下河,蜿蜒起伏野徑間,草莽繁茂,經倉頡廟墓,至壺口投宿,河岸飲宴幾欲達旦。明日,至富縣(鄜州)羌村,三川宛然,村前之采銅川已涸,蘆草滿灘,林木蒼然,據塬眺矚,正老杜“陂陀望鄜畤,崖穀互出沒”之境,千年不易。老窯三孔,傾圮其一,古木數株 ,皆千餘年物, 敗牆數堵,令人想見“鄰人滿牆頭”之況。複至天寧寺,河幹石壁有明人王邦俊大書四字”少陵舊遊“。歸自宜君玉華宮,皆杜見諸吟哦地,謁黃帝陵,日暮返寓。

20130704


昨黃昏經滻河十裏鋪橋東行至灞橋舊址,碑亭鎖鑰,踰垣入,古碑傾倒,斷裂為三,悵然久之。河幹萬柳搖煙,蒹葭彌望。循水北去,欲求滻灞彙流處,路遙不可至。北望涇渭,煙橫雲合,氣色蒙蒙。

20130704


過西門

長安千萬徑,一一記征衣。

何獨城隅侍,最成天末違。

鑒情華屋在,零夢錦雲飛。

幸有西門路,容人痛哭歸。

《 晉書·謝安傳》:安薨後,(羊曇)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嚐大醉,不覺至州門。左右白曰:此西州門。’曇悲感不已,以馬策扣扉,誦曹子建詩曰: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痛哭而去。

20130706


樂與不周旋客飲酒,

無為說風雅人作書。

20130727


夜讀蘇詩,複及其鄭州西門送別子由一首,重愛其“登高回首坡壟隔,惟見烏帽出複沒”之句,殆合清遠空蒙之旨也。

20130730


東坡句雲: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此真可移以自況也。

20130810


東坡詩《百步洪》小序甚佳,其美不下雅詞小序,錄於此,並誌神往:

王定國訪餘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遊泗水,北上聖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餘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於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餘年矣。定國既去逾月,複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遊,以為陳跡,巋然而歎。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雲。

20130811


入山百裏,得永定河上遊,高柳垂陰,蒲葦覆水,山色在衣。同行執具野炊,肴核豐富,冰酒滿幾,陶然忘機。


   

20130818



按,先生隨筆中,尚有自作詩詞或摘錄古人言語,此番未與收集,蓋其詩詞佳者,或已刊於他處。同好若有興趣,可待他日作補遺篇。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秋扇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