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張樹新丨楹聯厚意悼焦公

張樹新丨楹聯厚意悼焦公

2019-12-05 23:29:38張樹新潼關文藝 0條評論

據說明朝末年,潼關東塬(牛頭塬)和西塬(麟趾塬)都是旱塬,為了爭食蒿岔渠這股水,各選代表二人到官府打官司,傳說一直打到皇帝的寶殿。皇帝發昏,在殿旁設一大鍋,燒的熱油翻騰,說:“哪家赴湯蹈鍋,水歸哪家食用。”西塬代表畏而退卻,東塬西董村(今南頭村)郭代表一躍而蹈入油鍋,歇馬村楊代表也準備繼郭代表之後縱身入鍋,被皇帝命人擋住,從此兩塬分水,優先歸東塬人食用。為紀念“郭爺跳油鍋爭水”功德,東塬九村十八社在留果村西南留果斜建造龍王廟一座,敬奉龍王、郭爺和楊爺,於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日舉辦迎神賽會,為“留果斜廟會”創始。迎神之後晚上唱戲,接著二月二十六、二十七兩日,共唱戲兩天三夜,此廟會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清官焦雲龍開倉救潼民之後,塬上人為紀念焦公,續會一天生祭(即殺畜設壇桌行祭),續戲一天一夜,而且在龍王廟旁修建焦公祠堂三大間。

祠堂內供著焦公神位的兩側,有一副楹聯:“陝右集嗷鴻,金陡關城遺愛遠;秦中蘇涸鮒,桃林子婦荷恩隆。”嗷鴻,指哀鳴的鴻雁,喻指流離失所痛苦哀號的饑民。涸鮒,指在幹涸了的車轍溝裏的鯽魚,喻指處境艱難的災民。此聯大意是:“陝西東部聚集的眾多饑民得到救助,在金陡關城留下了永遠的愛心;於秦地複蘇救活處境艱難的災民,桃林地方的婦女兒童都承受著豐厚的恩惠。”



祠堂大門上有一副楹聯:“滿原共拜仁人賜;合社均沾雨露恩。”大意是“滿塬上的人共同拜謝仁人的賜福;所有村社均沾著焦公的雨露恩惠。”焦公祠與龍王廟中間的偏間楹聯是:“扶困濟民援之以道,博施及眾何是於仁。”大意是焦公“扶困救民引用的是天理大道;廣施好處給眾人說明了什麼是仁。”

祠堂的堂門上楹聯是:“碑擬峴山思羊祜;廟同潮海祀韓文。”羊祜,三國魏末晉初人,在坐鎮襄陽,都督荊州諸軍事的十年裏,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他去世後,百姓特地在峴山建廟立碑紀念,稱羊公碑。韓愈,唐代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五十多歲被貶官潮州時,為祈求“大湖神”保護出海漁民,寫下《祭大湖神文》祭祀,在任期內興辦學校,教化百姓。他離任回京後,當地百姓感念他的奉獻,在大湖神廟旁也為他建了祠廟。所以這副楹聯意思是:“給焦公設立祠堂模仿在峴山立碑思念羊祜;也如同潮州人建廟紀念韓愈寫祭祀文留下的功德。”

除了牛頭塬上焦公祠堂的四副楹聯外,其他地方焦公祠也有許多感念焦公恩德的好楹聯,如:“秀氣毓長山,賜進士,南宮報捷;沛恩弘潼水,恤府衝,西陝稱神。”這副聯的意思是:“焦公秀氣養育於家鄉長山,賜進士出身,是經南宮殿試傳出的捷報;豐厚的恩惠施與潼水,救濟要衝之地的百姓,在陝西被民眾敬稱為神。”表達了百姓對他恩德的稱頌。



焦雲龍為官清廉,治家嚴謹,亡故後家貧無力安葬,賴眾人聚資相助,方才舉喪。潼商道道台譚啟瑞(貴州人)將自備壽衣贈與承殮,並致挽聯:“居官是魯恭,卓茂者流,發粟賑荒,畢生最為快意,民稱活我矣,三十年比戶謳思,實至名歸,當代循良推此者;力學繼萍湖,循州而起,讀書好善,到死不負初心,公忍獨賢乎,六七旬同舟共濟,緣深分淺,從今攻錯望何人”。這副長聯用典較多,需了解後才能明白挽聯意思。魯恭,東漢人,章帝建初年間(76一84年)任中牟縣令,著重以道德風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罰命令懲治百姓,深受人民愛戴。卓茂,西漢末東漢初人,生性仁愛恭謹,鄉鄰朋友都很喜歡他,稱讚他是有德之人,任密縣縣令時政績突出,深得百姓讚譽。萍湖,這裏指明末清初浙江萍湖人陸稼書,曾任嘉定、靈壽兩縣知縣,廉潔奉公,很有惠政。他是理學大師,清朝講理學的人,共推他為正統,去世後儒生把他放入孔廟祭祀。循州而起,意指唐朝中晚期做過宰相曾三上三下,為官廉潔、頗有建樹的牛僧孺,他最後一次貶官到循州,而後又被起用召還朝廷做官。所以,譚啟瑞這副長聯大意是:“居官如同魯恭,是和卓茂一樣的人,發放救濟糧賑濟饑荒,是這一生最為快意的事,民眾稱頌救活了自己的命,三十年(意指被救活的這代人)家家戶戶謳歌以表達思念之情,名副其實啊,當代奉公守法、為民著想的良吏首推焦公;著力學習萍湖陸稼書的學問和品德,牛僧孺被貶循州還能再被起用,都是因為努力讀書和好做善事,到死都不辜負當初為國為民的一片忠心,焦公你怎能忍心一人獨享賢名呢?我們六七十歲了才同舟共濟一塊共事,天緣深而在人世相處時間太短了,從今後聽取批評改正我自己的錯誤該去找誰啊!”焦公事跡感人肺腑,雖然僅釋讀收集到的這少部分楹聯、挽聯,但也足以感受到時人悼念他的深情厚意了。

七絕  悼焦公 (平水韻)

仁人赴險唯高義,不畏皇威氣勢雄。

祭奠深情多妙句,楹聯厚意悼焦公。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焦公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