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常春老師曾經贈來一本《聯覽鹽都:自貢古今楹聯輯錄》,但由於忙著看書考試,一直沒來得及看,最近才得暇翻閱。說到自貢可能有同學會想到恐龍,還有的同學會想到冷吃兔,這都沒有問題,確實這倆算是自貢的標簽了。需要補充一點的是,自貢“因鹽設市”,“自、貢”兩個字就是由“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名字合稱而來的。好了不多說,咱們還是來看幾副對聯吧。
這本書裏精彩的對聯並不少,特別是其中第六輯<哀挽緬懷>部分。但是由於個人原因,我對哀挽這個主題的對聯不甚感興趣,大概是因為此類對聯涉及相關人物、典故偏多,而我又不求甚解,所以未能細參個中微妙。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查閱。
西秦會館參天閣
欽崇曆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實惟知有漢;
徽號或為侯、為王、為君、為帝,當日隻不愧為臣。
西秦會館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中心,始建於乾隆元年(1736),落成於乾隆十六年(1751),主供關帝神位,亦稱關帝廟、武聖宮,所以此聯我們不妨看作是一副關帝廟的對聯。關帝廟聯古往今來可謂不勝枚舉,然而這副對聯寫得卻非同凡響:首先是首嵌“徽欽”,末嵌“漢臣”,其次唐宋元明都提到了,就不說清,這在文字獄盛行的清代可是膽子有點大。
元壩
元壩有何奇?不過東臨長土,井鹽千家;西接重灘,農田萬頃;南距榮邊之野,多稼多禾;北通艾葉之纏,為商為賈。山登獅子,步步高原;寺進洞雲,巍巍古刹。吟風醉月,集韻飛觴,為樂不亦奇乎。然而藜杖閑行,縱觀江海,煙波滾滾,逝者如斯,事業空空,韶光殆盡,反使我愁腸百轉,觸景淒涼,熱淚交流,儼若滂沱雨下;
寒門安可慶?猶幸春栽鄭竹,影照窗樞;夏賞周蓮,花盈沼沚;秋采淵明之菊,香桂香蘭;冬玩和靖之梅,似水似雪。池看魚兒,粼粼秀水;宅居深穀,隱隱茅庵。歲稔年豐,茶甘飯軟,似此猶堪慶也。更把詩書暇讀,靜養林泉,仕路悠悠,無囊載寶,病床久久,逐日求醫,尚倩誰貴手一抬,穿袍演唱,冷灰複熾,跳進名利場中。
對聯一旦寫長,脈絡就不好把控。為了避免看到渣聯浪費時間,一般這種長聯我都是先往最後部分看一眼,然後再決定是否仔細讀。這聯的最後部分,領字+短句的組合,很容易讓人想到鍾雲舫的《吊鮑武襄》:“……安得洪爐共淬,寶劍新磨,幽燕遍結群豪,慷慨悲歌鋤倭首。”看樣子還不錯,所以重頭看起。
此聯上下都以問句開頭,接一段排比,然後上聯以“奇”字暫停,下聯以“慶”字暫停。值得注意的,在這段排比中,並不是四套固定句式一用到底,而是在南北、秋冬部分增加了些字數,讓句式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這個操作是很貼心的。緊接著上聯用“然而”、下聯用“更把”,再將聯意由剛剛暫停的部分再次往前推進,就像登山到山腰歇一下,然後一鼓作氣登上山頂。
應該說這副娓娓道來的長聯,不管從對仗、從句式,還是從脈絡上,都是無可挑剔的。元壩,位於長土鎮旭水河畔。此聯作者何俊釗(1914~1984),自貢人,中國孔學會會員,早年設館課徒於洞雲壩觀音閣。建國前夕,罷館自耕。
文武廟
當國難之空前,有預言抗戰三千日;
獲勝利於最後,仗中華舉國一條心。
此聯初看起來沒什麼特別厲害的地方,仔細看,應該也沒有,但我覺得挺不錯,可能因為電視劇裏那句“八年抗戰就要開始了”。其實之所以把這聯單獨拎出來,我覺得它勝在樸實無華,沒有用典、沒有奇巧的對仗(也許“前-後”算是),就是很純粹的撫今追昔,而且其勝利的喜悅、其堅定信念最終達成所願的歡欣,是溢於言表、躍然紙上的。曾經有位前輩向我提出意見,說對聯立意不必非要奇思妙想、與眾不同,你隻要找準一個點,把問題說清楚,也就是了,正所謂“大力出奇跡”。也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反正這聯,我覺得,似乎就有點大力出奇跡的意思。
胡鎮怡堂·畫舫
水閣風涼花自舞;
江天雲淡月長來。
老胡家是自貢鹽業發展史上著名的四大鹽業世家之一,胡鎮怡堂坐落於貢井區五家坡旭水河南岸,是自貢大鹽商胡元海的舊宅。這副對聯寫得算是中規中矩吧,所有意象都是平常字眼,雖然不至於說被烹調得清脆可口,但營造出的氛圍還是挺不錯的。
西湖“愛蓮別墅”
方旭
早歲便懷齊物誌;
少年能讀等身書。
任宅門聯
任誌遠
臣本布衣;
斯是陋室。
陳宅聯
陳天眷
儉以去奢,笑煞秦家千步閣;
勤能補拙,頻披揚子一床書。
這三副門聯,雖然沒有像有些古代名聯那樣從姓氏、職業、地域或者其他條件切入主題,但就抒懷明誌這一角度而言,感覺寫得都還不卑不亢、挺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