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從對聯看才華

從對聯看才華

2019-09-22 22:42:54王亦江 詩文掃地 0條評論

漢語特有的對聯,是漢語使用者智慧的突出表現。已故國學大師陳寅恪認為,一個人的漢語功底如何,從他對對子的功夫就能看出來。對聯包括了對詞性、詞義、詞的感情色彩和邏輯關係多方麵的要求。他在1933年為清華大學擬的入學考試題中,就出了“孫行者”一句,要求考生對出下聯。他擬的答案是“祖衝之”。考生的答案中有“胡適之”。這個答案恐怕比陳寅恪預想的還要好。“胡、孫”諧音“猢猻”,都是單純詞,又是同類;“行”和“適”都可作動詞用,有走動的意思;“者”和“之”都是虛詞。這個考生就是後來的北京大學教授周祖謨。


還有人用考對聯來擇婿。十九世紀末,湖南沅州府的朱太守為了替才貌雙佳的愛妹朱庭琪選擇如意郎君,特意在府署後院建了一座涼亭,並在亭柱的上首題寫了半邊對聯:“種數盆花,探春秋消息。”他邀請住沅州的未婚青年文士前往遊玩應對。應征的人很多。朱太守選了幾條較好的下聯給朱庭琪親自評定。朱庭琪選中了熊希齡的下聯:“蓄一池水,測天地盈虧。”朱太守就將妹妹嫁給了熊希齡。熊很愛她。熊榮取進士之後,朱庭琪一病不起死了。為了懷念愛妻,熊鰥居多年,直到做了北洋政府國務總理,仍然蓄長須,持手杖,表示潔身自愛。(作者:王亦江)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才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