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這首曾經被毛澤東主席引用過的詩句,是鐵人王進喜於1960年4月29日在薩爾圖石油誓師大會上,第一次朗誦自己創作的詩。同時,他還喊出了:“寧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令人振奮的口號,說出了鐵人王進喜的心聲,鼓舞了幾萬名會戰英雄的鬥誌。這些詩慷慨激昂擲地有聲,回蕩在鬆遼大地,激勵百萬石油工人一往直前。
用鋼鐵作詩,當泣鬼神,驚天地;
以家國勵誌,必超今古,壯山河。
2019年3月29日,百湖大慶東風駘蕩,春意漸濃。筆者應大慶市三中和讓胡路區奮鬥社區的邀請,參加“紀念清明,緬懷烈士”主題活動,為師生們講鐵人王進喜寫詩的故事。七旬的我作為一名老兵,邁著軍人的步伐登上舞台。中學生給我係上紅領巾,獻上鮮花。社區書記給我披上嵌有“最美麗的人”紅錦帶。望著台下數百名中學生,像朵朵鮮花綻放著的笑臉。我十分感動,昂首挺胸,向師生們致以莊嚴的軍禮,春雷般掌聲響徹在耳邊。
千朵鮮花,綻笑臉而芳芬,聽掌聲熱烈;
一條錦帶,因鐵人而美麗,敬軍禮莊嚴。
說起王進喜,他於1923年10月8日生在甘肅省玉門縣一個叫赤金村的窮人家裏。幼年時讀不起書,為地主放牛,還牽著雙目失明的父親四處要飯。青年時下煤窯幹活養家糊口,受夠了工頭的壓迫,吃盡了舊社會的饑苦。解放後當上新中國的石油工人,在玉門油田甩開膀子大幹,頂風冒雪,鑽研新技術,創造鑽機自走新方法,勇奪鑽井進尺標杆。由一名小青年迅速成長為技術過硬的司鑽,當上隊長,評上勞模。
要飯放牛,幼年飽受黃蓮苦;
尋油打井,壯漢欣嚐甘露甜。
有的同學會問,鐵人爺爺沒讀過書,怎能會寫詩呢?原來呀,他從1960年3月參加大慶石油會戰以來,就抓住點滴時間學習。兜裏揣著一個小本子,遇到生字就先記下來,然後向有文化的技術員、書記和記者請教。白天鑽井忙,就利用晚上睡覺前在月光下或燈光下看一會兒、背幾個字。經過刻苦自學,很快就可以看報紙、學習毛主席著作啦,還寫了許多詩詞。從他的東方紅筆記本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寫下的詩有13首。你說鐵人爺爺棒不棒啊!他鼓勵自己說: 學會一個字,就像跨過一座山。你說鐵人爺爺決心大不大啊!
巧借月光,小本書成妙句;
苦習文化,鐵足跨過高山。
1966年2月16日,王鐵人登上人民大會堂講壇,應邀為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作報告。這一天,他依然是一身工裝,頭戴前進帽,身穿48道杠棉工服,腳穿大頭鞋走向主席台。他的報告沒有詳盡的文字稿,隻有一張幾行字的簡單提綱。他以自然豐富的表情,協調有力的手勢,洪亮的西北腔調,向與會代表講述了他和隊友們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人拉肩扛安鑽機,端水打第一口井,蓋幹打壘等情景。作為“壓鈾戲”,激動地朗誦自己作的詩,充分表達了幾萬名大慶會戰群英的雄心壯誌,令人過目成誦,過耳不忘。如“手扶刹把像刺刀,鑽杆就像機槍和大炮,轉盤一轉響起了衝鋒號。壓力一加,鑽頭就向地球裏麵跑。鑽完進尺,原油就咕咚咚往地麵冒。”這首詩寫在鐵人筆記本第5頁上,而且還在北京市電視台,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等地為數萬名幹部群眾朗誦。
1966年3月,在大慶薩爾圖地宮門的采油一部禮堂,我有幸聆聽了鐵人傳達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精神。隻見他精神抖擻,一邊走一邊脫下羊皮大衣,大步登上主席台,亮開大嗓門眉飛色舞地講起來。講到最後高潮處,摘下前進帽,揮舞拳頭,再次朗頌上首詩,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贏來台下潮水般的掌聲。
抖擻工裝,吟詩吹響衝鋒號;
激活靈感,順勢書成砥礪篇。
鐵人沒有上過學,也不是職業詩人。但是他從小喜愛秦腔,跟著大人們學習,沒事就吼上幾句,既帶來了歡樂,又解除了一些疲勞和煩腦。秦腔中那些孝敬老人、殺富濟貧、敬忠報國等富有正能量的思想和情懷,早已深深地銘刻在鐵人的心坎中,融化在鐵人的血脈裏。流傳了一千餘年的秦腔,像滔滔黃河水連綿不斷,滋潤了西北人民的文脈。秦腔可以說曲曲是文化、句句是詩詞。
吼一句秦腔,黃河難斷情難遏;
聯千秋文脈,赤膽不磨詩不精。
更重要的是: 王鐵人經過毛澤東“兩論”明燈的指引,經過石油大會戰熔爐的冶煉,經曆過跳入泥漿池治服井噴生死的考驗,升華了他的思想境界,綻放了他的藝術火花。許多著名詩人作家與他較長時間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地影響著他,再加上他那曠達豪邁的性格,火熱的會戰生活場麵,不斷地激發和誦動著鐵人的詩情,使他吼出來的詩大氣磅礴,感天動地。雖然鐵人隻活了47歲,但他的詩永久寫在大地上,永久在歌唱,影響了幾代人的靈魂。偉大的時代必將產生不朽的詩人,史無前例的石油大會戰必將載入新中國史冊。他的詩詞飽含著的“油味”“鐵味”,是任何專業詩家寫不出來的,是任何帝王將相不可企及的。他不愧是大慶第一位詩人,不愧是我國石油詩曆史上的一座珠峰。
憶帝王零落成泥,千秋可歎;
聽詩韻鏗鏘淬鐵,一句難移!
借此機會,我向大家介紹鐵人爺爺另外的幾句詩:“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山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幹!幹!幹!”“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向鐵人爺爺學習,學習他的精神,背會他的詩詞,激勵自己不斷登上新的高峰。雖然時代變了,但刻苦學習精神不能變,為國爭光不能變,弘揚中華國粹不能變。長大後接過他老人家的接力棒,建設好我們美麗的百湖大慶,為振興中華,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奮鬥,你們說好不好?為了表達我的期望和祝福,用書法形式寫上一首新創作的七絕,獻給三中全體師生。
雨露陽光沐浴懷,紅花萬朵百湖開。
鐵人詩句春雷吼,催我高登大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