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是一種集漢字語言學、音韻學、修辭學等綜合性極強的文學載體,是一種高度濃縮的文學藝術門類,與格律詩有著極其相近的特征,都是通過精妙無比的語言和節奏明快的韻律,通過對不同意象或事物的精準描述,從而實現對種種情感的表述。經過千年不斷地演變,楹聯的美在當今文學藝術門類中可謂是一枝獨秀,其獨特的美早已為人們喜聞樂見且曆久彌新。楹聯之美可以說多種多樣,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形式美、語境美和邏輯美。
一、形式美。
形式美是楹聯獨一無二的特征。中國古代文學中,對仗佳句可以說比比皆是,無論是春秋諸子的四書五經,還是兩漢時期的賦體文章,也無論是魏晉年代的駢體文學抑或唐代以後的近體格律詩等,已將對仗語句演繹得日漸成熟,使對偶這一手法成為貫穿古代文學不可替代的語言表達方式。獨有的方塊漢字,且一字一言一意,本身就為楹聯藝術的產生提供了適宜生長的先決條件。
正是因為有了對偶這一顯著特征,使得與之有關的駢文、詩詞、楹聯等文學藝術千年不衰,具備了極強的生命力。
對仗是楹聯最基本的要求,出句和對句兩行並列,無論數百言還是寥寥數字,通過內在的字句關聯、平仄交替而形成充滿魅力的形式美。中國人曆來奉行中庸之道,講究的是好事成雙,正是這種語句對稱、字數相等、排列成雙的形式賦予了楹聯在新時代更廣闊的實用空間和強大的生命力,無論是風景名勝、亭台樓榭,還是婚嫁慶賀、傳統節日,無不有楹聯的存在,或紙寫,或鐫刻,既能成為一種文化裝飾,又能充分表現出人們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的一種精神追求,更能盡情描寫出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和鄉土風情。
廣水市新建的印台山文化生態園占地三千餘畝,它的成功建設,楹聯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沒,悠美的自然環境和各處景點懸掛的一百餘副楹聯交相輝映,使得廣大百姓在該園休閑娛樂時,能真正享受到楹聯文化視覺所帶來的快樂。
如生態園西大門懸掛了劉書平先生所創作的楹聯:
溳水河中,亦景亦情,風輕雲淡一方鏡;
印台山上,如詩如畫,草綠花紅四季春。
大門氣勢恢宏,楹聯雋永瑰麗,大門因楹聯意境精美而生輝,楹聯也因大門恢宏正大而高雅,形式與內容渾然一體,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麵而來。
二、語境美。
語境美是楹聯生命力的象征。任何文學都離不開語言環境,而楹聯的語境雖與其它文學載體有相近之處,卻有更多的不同,散文從某方麵講是唐宋八大家的延續,講究的是形散神不散,語境自由自在,可以不受任何形式限製;詩詞講究的是合律合韻,有標準的創作規範,語境方麵和楹聯雖然極為相似,所追求的都是高度提練的語言文字和深度契合的環境意象,但詩詞苦於受字數、句數、格律和韻腳限製,如欲表達出高升意境和情調,遠非一般初學者可為,且常常因語境顧此失彼、牽強附會而不忍直視。
楹聯語境雖然在平仄方麵與格律詩詞有相似之處,卻保持相對獨有的特性,句子長短、文字多少、意象分布、意境直白或含蓄等方麵都相對自由,相對通俗易懂,初學者隻要具備一定文字功力,隻要掌握了平仄分布的一般規律,就能嚐試創作。
優美的語境是衡量楹聯水平的重要標準。在有限的出句對句裏,優美的語境一定是深度契合了時人時事時物等直觀環境或想象因素,既能充分或含蓄地表達出時情時感等意境,又能達到讓讀者深品深思之目的,離時戀戀不舍,思之又回味無窮。
如印台山文化生態園南大門皮治洪先生創作的一副楹聯:
正宜邀友同遊,林丘雲壑藏幽雅;
大可攜孩追夢,披古參今訪宋連。
此聯語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上聯點明了遊者入園前心情,是愉快的,是放鬆的,是內心知道有無邊景致可尋的;下聯更深層次的提醒遊者要明白遊樂的另一份價值,不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讓後輩們在遊玩中深切體會先賢品質與精神。
又如印台山文化生態園北大門陳佐鬆先生的一副對聯:
勝境蘊風流,曾供處士傳薪、尚書吟杏;
新園開氣象,更引潛龍抖撒、騰鳳扶搖。
此聯大格局,大氣象,上聯寥寥數語,點明了園中獨有文化符號已成為廣水市的標準文化品牌,而“處士傳薪、尚書吟杏”等優美語境,品之則風流無限,令人遐思;下聯“潛龍抖擻、騰鳳扶搖”與其說描寫虛象傳說,倒不如說是一種美好祈盼,抑或是一種心靈慰藉,諄諄之情懷,躍然眼前。
三、邏輯美。
邏輯美是楹聯上下聯之間互為關聯的重要體現。古往今來,任何一副佳聯,無不講究楹聯的邏輯性,一副邏輯性強的楹聯,無論是單聯,也無論是上下聯之間,一定是無縫銜接、渾然天成。句與句之間,上下聯之間,或並義,或反義,或輔義,或無情,或虛實,或動靜,或遞進等,一定是合情合理,合乎人們的思維,反之,一副聯如無縝密的邏輯性,而隨意杜撰,往往是語無倫次,雜亂無章。
從某種角度上講,楹聯之所以稱之為聯,就是因為上下聯之間存在縝密的邏輯思維,所表達的意境才能給人啟迪,給人深思,給人回味,給人有形和無形的心靈享受與洗禮。
如印台山文化生態園標誌性建築丹鳳閣正門,是柯丹先生所撰的一副楹聯:
立高標以暢高懷,勝景牽心臨碧水;
淩皓宇而抒皓誌,雄風振翼搏青雲。
此聯的邏輯美在於采取了合情合理的比興手法,上聯寫人的動態與心態,直抒胸臆,而下聯間接點題,重點描寫丹鳳閣中的鳳,而以鳳“淩皓宇”“博青雲”等風姿,喻指了為人處世須應具備一種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勇往直前、敢於拚搏的精神。
又如印台山丹鳳閣北門易凡女士的一副楹聯:
百代文章,千秋偉業,盡收丹鳳閣;
三關氣象,貳國風雲,彙聚印台山。
此聯自對與工對有機結合,懷古詠今,縱橫捭闔,語句的邏輯性一絲不苟,從丹鳳閣與印台山小處著筆,卻映帶出了廣水市悠久的地理和人文曆史。
而闕東明先生四賢祠的一副楹聯同樣采取了自對與工對結合、上下聯意相互遞進和互補的手法,此聯邏輯上環環相扣,不可分割,上聯從鄉賢著筆,重點闡述桑梓鄉土情結,下聯則從國家著筆,升華到為國為民情懷,讀之不覺肅然起敬。其聯為:
一祠惟兩姓增輝,風月關情,湖山遺愛;
千古有四賢垂範,勤廉國事,才德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