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論陰陽二元思維在古廣祥楹聯創作中的巧用

論陰陽二元思維在古廣祥楹聯創作中的巧用

2019-08-14 22:47:45李魯平藝術家智庫 0條評論

《閑把人生細思量》收錄了古廣祥先生創作的235副楹聯。該書分為七大類,即“議事、時事、題贈、嵌名、詞牌、地名、中藥名”,內容遍及文、史、地、哲、政、經、農、醫、理、工。塗懷珵教授概括該書為“一部教人增長智慧的書”、“一部蘊含憂患意識的書”、“一部可供‘聯教’作教材的書”;呂朋林教授將此書的特點概括為,一是“豐富”,二是“精製”,三是“雋永”。應當說,這些分析和概括已經足夠深入、全麵了,這給我們的進一步閱讀既提供了基礎、指導,也提出了挑戰。

  

我認為《閑把人生細思量》235副楹聯,就是對周易以及其中的陰陽二元思維方式的淋漓盡致的展現,是優美、簡約的漢語與古老思維方式的完美融合。


我們說楹聯借鑒或運用了陰陽二元思維來構造對仗,並非說楹聯中的處於對仗地位的事物是必然的、絕對的、標準的,而是在相對的意義上,兩個處於對仗位置的事物,猶如陰陽二元。

如廣祥君寫家鄉儋陽樓聯“到此地,盡觀鞍嶺碧藍湖,千波豈止歡騰耳;登斯樓,鹹數儋州今古事,百姓能無讚歎乎”。此聯中,“到”與“登”、“此地”與“斯樓”、“觀”與“數”、“碧藍湖”與“今古事”、“千波”與“百姓”、“歡騰”與“ 讚歎”等等,都不能算是絕對的“陰”與“陽”,“到”是廣義的,“登”是具體的;“此地”是寬泛的,“斯樓”是具象的,“觀”是外部感覺的,“數”是心理活動;“碧藍湖”是自然事物,“今古事”是社會範疇;“千波”是自然現象,“百姓”是人類範疇。在如此相對的位置上,通過這種二元對仗敘述,把遊覽參觀,登樓俯瞰,視覺收獲的風景和變化,心中默數的故鄉的進步和成就,百姓的評價和湖水波浪的翻湧,立體展現出來,其蘊含的容量和氣魄是線性描述所不能達到的。

在此前提下,我們可以深入廣祥君的楹聯世界,探索其作品隱藏的思想脈絡。


 其一,陰陽相對而依,一陰一陽之謂道。在易學看來,陰陽相互對待,相互交錯,相互蘊涵,不可分離,天下無孤陰孤陽或純陰純陽的事物。這也是楹聯對仗形式的哲學根基。

廣祥君的楹聯創作深得這一思維方式的精髓。如,“還當分水翁,雄心豈獨傾黃海;又指通天草,抖手猶長攬遠山。”形容古父81歲回鄉建房,組建客家渡瓊聯誼會。作者從中感歎父輩的經驗和責任。此聯以高大的分水翁(柳根)與通天草(荸薺的地麵部分)、黃海與遠山相對,分水與海、通天與山的字麵意義上的關聯,形象生動寫出了父親退而不修的氣魄。在此聯中,水與草,海與天的陰陽二元對仗,構建了一位老人的人生時空,一位充滿堅毅、樂觀、豪邁態度的老人矗立在聯中,誠如《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又如“一片祥雲浮眼底;八方貴客到家中”。這是作者的鄉賢黃政喬遷新居時,作者題贈的一副聯。此聯把“一片”與“八方”、“祥雲”與“賓館”、“浮”與“到”、“眼底”與“家中”四組元素相對,其中有數字大小的、有天上地下的事物、有動作和方向的、有空間位置的,有陰有陽,將黃政房子空間氣象和門前的熱鬧勾畫得詩情畫意。以楹聯寫房子不難,但同時要寫出房子主人的人情練達,需要匠心,這正是四組陰陽二元元素相對而構建出來的精彩畫麵。


其二,廣祥君楹聯中的陰陽二元的相對,乃其楹聯創作的一大特色。“常登高處觀人是;更下基層察物非”就是一例。此聯中的“登”與“下”方向相反,是不同的姿態;“高處”與“基層”是兩個不同階層的、互為陌生的、封閉的世界;“人是”與“物非”是“人”與“事”兩個世界的變化與狀態。這是一副完全意義上的陰陽二元對照,用來描述作者參政議政的生活。參政議政既了解上層的追求和目標,也需要知曉真實需要和心聲,在上與下、高與低、理想與現實的二元的互補。在這些二元因素的陰陽互補、陰陽和諧互動中達到互生共榮,從而實現社會發展的倫理理想。此聯的對仗準確體現了陰陽二元思維方式把握世界的高明。

與此類似的還有“國夢為綱開勝局;民生至上出康年”。這是一副謳歌中國新氣象的楹聯。作者用“國夢”與“民生”、“為綱”與“至上”、“開”與“出”、“勝局”與“康年”四組二元對仗。內容揭示了“民生”與“國夢”二者之間二元互濟互補相扶之間的關係,即民生是基礎,沒有民生的改善,不可能有中國夢的實現。“中國夢”與“民生”的相蘊相生,是此聯對陰陽二元思維方式的內在呈現。


第三,陰陽變化流轉,陰陽二元在世界中不是變動不居的,而是流轉的。事物的變化有規律可循,有規律則可以預測,則有確定性,這叫做“常”,叫“道”,與之相反的叫“無常”,叫“神”。 所以《係辭傳》說,“陰陽不測之謂神”,“神無方而易無體”。廣祥君的楹聯往往運用這一鮮明的思維特征來書寫作者對世界的認識。

如廣祥君的聯“生前威武誰堪比;死後淒涼鬼亦驚。”“生前”與“死後”、“威武”與“淒涼”、“誰堪比”與“鬼亦驚”,三組陰陽二元的對仗,把獨裁專製的蘇哈托生前的榮耀與死後的恥辱寫得令人刻骨銘心。不僅如此,此聯更體現了陰陽二元的流轉,正是“生前”、“威武”的不斷流轉,蘇哈托的人生境遇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生”不斷“消減”,“威武”不斷“虧虛”,“死”不斷增長,“淒涼”不斷“充盈”,在此種消長變化中,蘇哈托下台並從“生”走向“死”,從“威武”走向“淒涼。陰陽二元相對的思維方式在描寫人生命運的跌宕起伏的轉變中,凸顯出特有的魅力。

最後,陰陽和諧互美。陰陽和諧不僅是宇宙觀,在古氏的楹聯中,也是思維方式的具體體現。如,“無私品節山河價;上等心思日月功”,其中的“無私”與“上等”、“品節”與“心思”、“山河”與“日月”、“價”與“功”,四組二元對立的元素,都是處於和諧,“無私”與“上等”是和諧的,“品節”與“心思”是和諧的,“山河”與“日月”是和諧的,“價”與“功”是和諧的。又如,“紫氣東來,福澤鑒江延界外;仁風北至,德門迎客立村頭”,這是一副作者為龍塘村門樓撰的聯,因家鄉考出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一企業家特修門樓以鼓勵。聯中“紫氣”與“仁風”、“東來”與“北至”、“福澤鑒江”與“德門迎客”、“延界外”與“立村頭”,都是和諧相對。共同營造了龍塘門樓的氣派、內涵,同時也傳達了對修建門樓企業家善舉的嘉許。


《閑把人生細思量》是一部古廣祥先生的人生記錄,每副楹聯下麵所附錄的幾百字的隨筆,文字古雅,寓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這些文字,記錄了作者的少年、青年以及到當下的人生旅程,也記錄了廣祥君人生中的師長、不同時代的朋友、家鄉父老,更有其父親、兄弟姐妹和親人,因此,它不僅是一部楹聯作品集,更是一部以楹聯為題,展現傳統文化獨特魅力和個人人生的作品集,它豐富了楹聯作品的展現形式,呈現了楹聯創作的心理和思維機製,值得所有喜愛傳統文化的讀者反複閱讀和研究。(完)


注:為便於微信發表,本文有作刪節,特此向李魯平先生致歉。


李魯平,1964年8月出生,湖北枝江人。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哲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武漢作協副主席,湖北省作協副主席。

1985年開始創作,小說曾被《中篇小說選刊》轉載,評論曾獲武漢文藝基金獎、湖北省文藝論文獎、湖北省屈原文藝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詩歌曾獲2017年度《長江叢刊》獎。先後發表評論文章兩百多萬字,出版有評論集《政治漩流中的作家們》《湖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文學親曆》《身與心》,以及文藝理論專著《文學藝術的倫理視域》等。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陰陽古廣祥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