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學對聯
自古至今,治學對聯浩博精練,句式巧妙,傳承旺盛,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是我國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以“鬥酒縱觀廿一史;爐香靜對三十經”的對聯,手書懸掛於自己窗前,用以激勵自己。明人顧先成為無錫東林書院題寫:“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此聯通俗易懂,內涵深刻。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所寫一副對聯:“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把讀書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明了。郭沫若借用蒲鬆齡的自勉聯贈予高考落榜的青年:“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軍可吞吳。”用以鼓勵。曆史學家範文瀾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對聯表明了不尚空談的治學態度。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一生酷愛讀書,到了多病的晚年,依然“讀書有味身忘老”,把自己的住房也取名為“書巢”,並書寫一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殘年”,讀書愛書之情洋溢在紙上。
明代文學家徐渭將自己一生讀書的體會寫成一副對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上下聯的句式一樣,含義則迥然不同。上聯是說:年輕時正是讀書的好時候,卻沒有好好讀書;下聯是說:到了晚年,想要好好讀一些書,卻因上了年紀精力不濟,讀起書來困難多了。此聯所揭示的讀書哲理,與“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清代王文治的“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清人毛懷和黃氏所寫的兩聯:“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複來”、“每聞善事心先喜;得見奇書手自抄”;徐特立1938年曾題一聯贈青少年:“有關國家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都表明了讀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數學名詞嵌聯
四川某中學一對教數學的夫婦在元旦結婚,工會贈一副賀聯曰:“世事再紛繁,加減乘除算盡;宇宙雖廣大,點線麵體包完。”
有一位同事贈賀聯一副:“戀愛自由無三角;人生幸福有幾何?”“三角”與“幾何”是數學名詞,嵌入聯中含義雙關,既切兩位新人的職業,又讚賀了他們的美滿婚姻。某地一對新人,男的當會計,女的做醫生,完婚之日,有人贈賀聯一副:“會計合數檢驗誤差重合數;醫生開方已知病根再開方。”嵌入“合數”、“開方”數學名詞,天衣無縫。
又有一對數學老師,正當要結婚之際,遇上障礙,因故忍痛將紅線割斷。以後桃花運又至,結婚之日,同事撰聯祝賀,聯雲:“愛情如幾何曲線;幸福以小數循環。”“幾何曲線,”形象地表述了愛情所經曆的坎坷曲折;“小數循環”,是一個無窮的數值,借此慶賀新人的幸福美滿,天長地久,既切切,又巧妙。
三、聯娛親友
一代偉人毛澤東,是一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詩詞文豪,也是一位觸景生情的對聯高手。
1917年毛澤東到羊角塘拜訪夏默涵時,夏默涵出一上聯測試毛澤東的才學,聯曰:“楊柳枝上鳥聲聲,春別也,春去也;”毛澤東隨即答曰:“青草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這一對句,借古喻今,不僅對仗工穩,而且寓莊於諧,深含哲理。夏慚愧之餘,盛情接待毛澤東,挽留他在家中住宿,成了忘年之交。
毛澤東在1923年前後,曾贈聯毛澤建,聯曰:“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聯句語本《漢書·枚乘傳》,意為隻要堅持不懈,力量小的人也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在毛澤東的激勵下,毛澤建成了湖南學生運動的女先鋒,農民運動的女領袖。
50年代中期,毛澤東和周恩來一起到湖南視察。一天,他們來到湘江橘子洲頭,毛澤東出一上聯要周總理對下聯,聯雲:“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當車行駛到天心閣時,一群鴿子從閣內展翅飛出。周恩來隨即答道:“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沒飛。”聽了這天衣無縫的下聯,毛澤東會心地笑了。
1959年毛澤東回韶山視察,和家鄉父老同堂敘舊,共進晚餐。席間,當毛澤東端起酒杯走到當年的私塾老師毛宇居時,毛宇居十分激動,忙離席起身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著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席間一句對話,竟成一副情感自然的對聯,情感深厚,恰如其分。
(未完待敘。以上對聯和故事均摘自報紙、刊物、書籍,30年輯錄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