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與中華文化最優美相遇相知相融的寺院對聯

與中華文化最優美相遇相知相融的寺院對聯

2019-06-04 23:08:09極樂寺仙遊極樂寺 0條評論

每每在外麵的街巷裏,熙來攘往,而一個轉角,倏忽遇到靜佇在一隅的一座寺院,伴著玉蘭疏影,清煙繚繞,總會給你一種清幽的驚喜。

總會在這樣的時候,感覺仿佛穿越了時光,去體會著這承載千年的時光與無數世代有情悲歡離合、殷殷祈願的地方。

佛法能在中國的土壤中紮根生長,與中華文化中本有的哲學思想和智慧,是相生相契密不可分的。

佛法是一種空性的智慧,讓人能夠以多種角度去看待事物,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楹聯文化,就是一種多角度思維方式的展現,“空有”、“日月”、“來去”、“春花秋月”等等,在對仗中,見風花雪月,見大漠孤煙,見百川歸海,見生死茫茫,見人我,見世相,見無常。

當佛法遇到楹聯的時候,更是生出了許多的妙味遐思。

即使對佛法沒有什麼了解的人,也很有可能會因為一個對聯而對佛法有所契悟。

當你在文殊院駐足,反複閱讀這幅對聯: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如果你日日工作壓力常有,讀到這句,“了了有何不了”,有沒有覺得仿佛被點了穴?雖然不是完全懂其中的意思,但依然覺得自己日常的那些糾結的人和事,其實並不是那麼不可解了。


對聯中詞句多有雙關,這也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特別不同的一點,西方文化講求邏輯和推理,東方文化講求悟入,往往說的會委婉含蓄。道理告訴給一個人,可能隻能明白一個文字相,真的心地發明,是要生於文句,又超於文句之外的。譬如:


淨地何須掃

空門不用關


“地”與“門”既可做實際的物象,又可延伸理解為淨地與佛門,還可喻為“心地”和“心門”,心門永遠敞開,且為眾生而開。如此一品,一句三味,層層有氣象,句句有妙意。

過去文人墨客,常會去寺裏尋訪高僧隱士,找老和尚解一句機鋒,或求賜一句妙語,以作解悟參禪,格物修身所用。加之中華文化的文辭非常美妙,對應人生的悠遠意境,再融入佛法的慈悲智慧,呈現出來的文字,自然蘊含了很多的哲理禪機。

不過其實不論本來文字如何,各人心中自得領悟就是妙法了。特別是經曆了一些人生的離合聚散,再來讀一句:


問一聲汝今哪裏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在這紅塵與佛門之間,在這輪回與覺悟之間,自己不知曾經流轉過多少劫數,而每每在自己於人生路上迷惘彷徨的時候,這一句,仿佛是位殷切的老人之言,囑咐像你我這樣的泊旅三界的眾生,總要記得有佛法這樣的智慧存在,有踐行著佛法的僧人在。

所以,不論在世相裏如何漂泊,總要記得在世間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裏麵有覺悟者傳承的慈悲和智慧,在無盡的時空裏,無限地等待著像你我這樣的眾生,給與覺悟和解脫的因緣。



寺院對聯賞析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無機不破萬裏無雲萬裏天

 

暮鼓晨鍾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怒目金剛任是千魔頓伏

低眉菩薩由來萬行齊修

 

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

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心無雜念彌陀八萬德相皆由多福莊嚴

佛有誠言極樂四種淨土本自一心具足

 

是古佛先師自號法王子

為如來脅侍人稱妙吉祥

 

大慈大悲到處尋聲救苦

若隱若顯隨時念彼消愆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三洲感應汝有真修我護法

一杵威神人無邪念自降魔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文化寺院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