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從中溪盧家洲玉祠中的一幅對聯談起

從中溪盧家洲玉祠中的一幅對聯談起

2019-06-01 23:15:25盧煒 江西範陽盧氏文化推廣中心 0條評論

   中溪盧家洲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曲瀨鎮,瀘河與禾河在村子的東南角交彙後,一路向東彙入贛江。瀘河自西向東環抱盧家洲,從風水角度來講,瀘河是盧家洲的橫水局。所謂橫水局,就是流過之水悠揚而有顧盼、停蓄而有情懷,亦可疾行而勢急,外氣背而堂氣偏,則堂內餘氣不存凶,吉也。瀘河也就成為盧家洲的腰帶水,主聚財。這也是盧家洲近千年來,成為富庶之地的緣故。中溪與章舍,為宋吉州刺史盧徹所置的別業。據《萬曆吉安府誌》、《四庫全書·江西通誌》載,盧徹於宋天順元年(1023)任吉州刺史,故中溪盧家洲乃千年古村名副其實。宋祥興元年(1277)(也就是元至元十四年),元兵破吉州之時,有南安推官致仕在家的盧徹八世孫盧微攜一家老小逃離吉州城的私第---盧家大院。大哥盧吉留攜父盧微居楓林鄉章舍,三弟盧吉當居井崗,老二盧吉富則居中溪盧家洲。三兄弟品字而居,一水二山格局。

  千年古村盧家洲,以玉祠、斜塔、羅漢鬆“三寶”而聞名江右。且不說斜塔與羅漢鬆,就一個玉祠,足已令世人驚歎!盧家洲玉祠其實是漢白玉祠,有大門、腰門、後堂門七座,加上西側舍間的福主廟,共座八座門,這八座門的門楣、門檻、門蹲、條柱、門臼、牆角石、柱礎均為整塊漢白玉,更為奇特的是,麵闊三間的明廳階石亦用整塊漢白玉。其中,中廳階石長5.73米,寬0.48米,厚0.30米,比故宮最長的漢白玉還長1米多,為全國之最。階石的一麵雕有雙龍,履於地下,意為“龍脈”永存。

  盧家洲玉祠規格之高,天下僅有,這與盧靖妃有關。玉祠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左右,也就是盧靖妃最受寵的時候。到明隆慶元年(1567),因明穆宗朱載垕[hòu],恨盧靖妃使其母杜康妃失寵,故當上皇帝之後,為其母報一箭之仇,所以將盧靖妃處死,盧家洲因此受到牽連,幾乎株連九族。因此家族蒙難,故燒毀家譜,改換祖先,以保家族血脈遺存而不斷。好在世係保留在楓林章舍的老譜上,否則成為斷頭譜了。正因為盧靖妃事件,章舍與中溪本是兄弟關係,為了保全家族,竟然裝著互不相認,甚至多年不往來,也不聯譜。命運多舛的盧家洲,經過147年的家族休整,到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才開始有人力物力維修玉祠,再到嘉慶十年(1805),成為贛商翹楚的盧家洲人,才將玉祠擴展到比今天規模還大的宏偉建築。

   盧家洲玉祠,大門前的玉門框上是沒有楹聯的。按理說應該有副顯赫的楹聯才能匹配。為什麼會沒有楹聯呢,因為玉祠受嘉靖皇帝恩典而建。古代講究男主外女主內,作為男人的皇上本是坐北朝南的,而盧家洲的玉祠亦是這個坐向,故不敢越帝製而製聯其上,除非嘉靖皇帝禦筆差不多。因為嘉靖皇帝沒有禦筆,所以至今玉祠大門的門框上沒有楹聯。而在玉祠裏麵,唯獨有一副楹聯,而且此聯反刻在石柱之上,坐南朝北,正好對應女主內的格式。此聯為:當前是道,坦乎?率履不越;悖常非禮,欽哉!容止若思。先從字麵上解讀這副對聯,上聯是意思是:你眼前的這條大道,平坦還是不平坦呢?不遵循禮法的人,請不要從這裏邁出大門;下聯的意思是:別看這玉祠違反常規,不合禮儀,但是我還是非常佩服敢建玉祠這個勇氣的啊!你們站在玉祠之中,先把自己的臉麵洗幹淨、把自己的頭發梳的整整齊齊了,再認真去想一想(或者思考思考)吧。其實這副對聯是有雙關意思的,尤其是下聯中的“欽哉”二字,何為欽?欽就是封建時代指皇帝親自所做,即欽命、欽賜,也就是皇帝的旨意。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知道,盧家洲玉祠是奉了皇帝的旨意而修建的,因為盧靖妃受嘉靖皇帝的恩寵,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盧家洲玉祠傳世,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盧氏宗祠。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皇帝的旨意,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建這個超越封建禮儀而導致滿門抄斬、甚至株連九族的玉祠呢?


   盧家洲玉祠中的這副對聯為何人所作、所書呢?觀其書法:顏柳並兼,遒勁有力,屬於書法上品;觀其內容:用典精當,屬於飽學之士所為。聯中“率履不越”“容止若思”皆有來頭:“率履不越”語出《詩經·商頌·長發》之中的“率履不越,遂視既發。”這是一首記述殷商發跡史特別是歌頌商湯功德的長篇頌詩;“容止若思”語出《禮記·曲禮》,上有“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的語句。儼是恭敬、莊重。容貌恭敬莊嚴,舉止沉靜安詳就是“容止若思”。“容”指人的容貌儀表,“若思”是若有所思,人的儀容舉止要安詳,要從容不迫,不能馬虎了事、毛毛草草。我比對了明嘉靖期間不少書法家的筆跡,確信這應該是宰相嚴嵩所書。而宰相嚴嵩與盧靖妃有何關係呢?

    話說嘉靖九年,天下選美,由南京禮部尚書轉為南京吏部尚書的嚴嵩,此時正是向嘉靖皇帝表忠心的時候,於是帶頭在家鄉江西展開轟轟烈烈的選美活動,而盧家洲當時官至明錦衣衛千戶的盧恵18歲的女兒盧琬(後來封為靖妃)因才貌出眾被遴選。後盧琬入宮,受寵與嘉靖皇帝,因生子朱載圳封景王而得寵,封靖妃。靖妃的靖可是嘉靖的靖,能夠得到這樣的封號,可見嘉靖皇帝寵盧靖妃的程度是何等的深。嘉靖皇帝冊封盧靖妃的寶策頌詞185字,比冊封其他妃子的字數二倍還多。盧琬能夠有這樣的榮耀,一要感謝嚴嵩當年的選擇,二是盧靖妃與嚴嵩既是江西老鄉,又有可以相互利用的價值,所以不能夠排除日後為了給嚴嵩晉升,盧靖妃在嘉靖皇帝的耳邊吹了不少枕邊風。嘉靖二十一年(1542),嚴嵩拜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後解部事,專直西苑,實為宰相,自然有盧靖妃的一份功勞。所以權傾朝野的嚴嵩,自然得感謝盧靖妃,所以為盧家洲申請修牌坊建玉祠(今殘存的牌坊正柱紅石上留有半副對聯:“盛世賜恩,帝德與華山並峙”即是物證),給靖妃的父親盧恵、母親董氏申請封賜等等。盧靖妃的哥哥盧瓚官至錦衣衛都指揮僉使,1551年盧瓚死,賜厚葬。盧瓚之子盧成欽19歲時於嘉靖二十五年(1556)被朝廷任命為遊擊將軍,率部參加了平定播州的戰鬥,後在平叛過程中,戰死於綏陽螺水壩,朝廷為其褒獎,在貴州至今還留有萬曆皇帝禦筆的“安攘碑”,這些都是鐵證。19歲就能夠當上將軍,盧成欽如果沒有姑姑盧靖妃這個後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千年古村盧家洲,在明初江西填湖廣的的大移民中,遷兩廣、兩湖、貴州、四川,甚至遷雲南者皆有之,而且人數眾多。因盧靖妃事件之故,宋代、明代留傳下來的老譜不得已而燒毀,故兩廣、兩湖、貴州、四川,甚至遷雲南的盧家洲宗親無法在後來簡修的家譜上找到對接的根,實為憾事,甚是可惜。目前老譜上隻是簡單記載了盧徹公九世孫吉富公之次孫盧通(字國政)於大明洪武七年(1374)率三個兒子遷湖南:老大盧孟一遷湖南嶽陽鴨藍茅鋪;老二盧孟二(字明)遷湖南瀏陽盧家壩;老三盧孟三遷湖南長沙府醴陵縣。吉富公之長孫盧黃公的次子盧鼎舜(字習宗)遷湖南古嶺下,未幾,再轉遷貴州今安順、六盤水等地是也。吉富公十三世孫盧佑遷宜春盧塘。凡外遷的家譜上記有吉安府廬陵縣曲瀨的、或者吉安府廬陵縣大河邊、石橋邊、古井邊、碼頭邊、古鬆下等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從現在的盧家洲遷出。

    斜塔隱隱,瀘水悠悠,綿綿此恨,無盡無休。。。

    盧煒 2019/5/26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盧家洲玉祠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