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好對聯,除掉掌握楹聯創作的“六大要素”之外,那就是提高聯作水平,掌握創作技巧。
要提高質量,就得跳出初學階段的正麵描述讚美、肯定、說教。這些都比較直白,甚至有些是口號。如本人舊作“雪落山河壯,春來氣象新”。讚美,不用說就是那麼回事。所以,你就得調角度,跳出範圍,如新作春聯,跳出常規:
黨燦光輝,福自七一賜
民承富裕,春於六九歸
這樣就不會雷同,不重複別人的老路,本來七一和六九是不搭的。“七一”是特定的節日名詞,“六九”是自然氣候節令名詞,屬於異類相對,平仄相對。但用福與春鏈接,由於前麵兩個複句的鋪墊,這樣在語境中使人感到合乎規律。不突然而順理成章。避免正麵敘述,而起到側麵烘托的作用。
2.不墨守成規,不人雲亦雲,不要讓人讀了之後感覺曾似相識。就要從所要創作的內容的環境、處所、曆史、意義、作用上去挖掘作品的內涵。如荷花,人們寫了千年,多從他的特點上,什麼高潔,美麗上去下功夫落筆。進行誇張、喻象、寓意、而歌頌、讚美。舊作:“不染汙泥荷靚麗,獨於仙聖伴芬芳”。這樣的聯,隻是言於表象,寓意不深,貌似華麗,沒有內涵。那麼新作:
或清香百裏,或手韻一池,伴扶曲棧欄杆,展示了名山勝景,通靈便有佛臨坐
因獨厚高潔,因超然美麗,參演紅塵仙境,蘊藏些故事緣由,爽詠嬴來酒喚觴
就是在原來特質上又深一步挖掘,全方位著眼,跳出範圍。不拘泥於一花一篷,一蕊一藕,就顯得視野較原來寬闊了些。
3.用比喻,比興,借代,烘托的手法。突破同類相對,多用動詞,形容詞成聯,就能把作品寫活。有靈動,達到文字美,意境美麗的效果。
夢華的新作:
風賒柳色縫為袖
湖把山形擬作眉
吳奉岱老師:
幻化波光成蜃景
朦朧春色作浮煙
王曉媛的賀鐵人楹聯群成立一周年:
燕剪新枝,雨洇翠嶺,沿玉帶長幅,送去東風欣入律
心牽舊夢,雲寫紅箋,讀鐵聯微語,近來周歲喜結緣
以上三聯堪成佳作。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無我之境,人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人於動中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以上兩副七言聯,皆是無我之境。所以“風賒柳色縫為袖,湖把山形擬作眉”(夢華)(擬在這裏顯生硬,本來就是映,別拐彎直說),此聯采用了擬人藝術手法,形象、逼真,如在眼前。顯得較為大氣,空曠,有時空跨越之感。
“幻化波光成蜃景,朦朧春色作浮煙”(吳奉岱) 此聯描寫春天地氣,采用了擬象、寓意,幽深而迷離、高遠。讓人遐想,言未止味未盡感。
以靜之中得之,物中無我,景中無我。是“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王國維)此兩聯意境優美,物象空曠恬靜,時空跨越均得體現。
夢華和吳奉岱老師他們都利用了異類相對,“袖”乃服裝類名詞,“眉”乃五官科名詞。吳老師的“幻化”指虛無飄渺,變化奇異,“朦朧”而是模糊不清。屬異類相對,借代轉品有即無,無即有。悠遠遐思,意味綿長。
“境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之心中一境界,故寫真景物真情感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王國維) 以上兩作品皆寓意於作者之情感,屬於寫境,即真感情。
那麼下一聯,王曉媛的一聯則是有我之境,是造境。(寫境與造境之區別)
“燕剪新枝,雨洇翠嶺,沿玉帶長幅,送去東風欣入律”,是誰在“沿玉帶長幅,送去東風欣入律”?是作者本人。“心牽舊夢……讀鐵聯微語,迎來周歲喜結緣”呢?也是作者。這便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千秋去”的有我之境。“沿玉帶長幅,送去東風”這樣的埸麵宏壯。這是作者“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所抒發的感情。作者用“沿玉帶長幅,送去東風欣入律”用“讀鐵聯微語,迎來周歲喜結緣”為載體,去抒發,去感慨。用“燕剪新枝,雨洇翠嶺,心牽舊夢,雲寫紅箋”比興,來抒發慶賀鐵人楹聯微信群成立一周年的喜悅心情。同時作者運用了異類相對手法,(寬對)“東風”對“周歲”。東風是自然現象之名詞,周歲屬時間排列之名詞,進行寬對。
寬對並非不嚴,而是尺度放寬,嚴格的對仗模式雖然有,但完全做到的並不多,完全按名詞小類對仗的怕不到十分之一。(即眉對眼,枝對葉之類) 因此,嚴對往往帶有理論色彩的,寬對往往比較實用。(此聯動詞“剪、洇、沿、牽、寫、迎等,”形容詞“新、翠、長、舊、紅等”的運用為作品添了不少風采)。
所以創作楹聯作品,要從創作的內容、環境、曆史、意義、作用的影響上去挖掘作品的內涵,才能出好作品。
【作者簡介】李廣誌,男,1942年生。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黑龍江省、大慶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省市楹聯學會會員。大慶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市作協會員,香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鐵聯首席指導。曾入省市文化名人錄。曾獲2014年中國對聯創作獎,《2017對聯中國最佳創作獎》伊春市海內外征聯特別獎。中華微型小說春聯一等獎。等等級入圍獎。個人曾出版詩集《淨化一滴水》《李廣誌聯話》合著《大慶楹聯十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