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無頭狀元”題廟前街空字楹聯
彩虹永鎖屏山翠;
□ □ □ □ 縞水清。
據朱存德著《九華勝境》載,九華山北麓地藏古道鎖要處廟前街曾稱“三溪鎮”,四周環山猶如蓮花寶座中,南北向化龍岡橫貫其中,九華河和八都河彙合處自然洞開,有拱橋平橋縱橫相依相伴成趣,真可謂“周家山王家山一脈青山成雙節;八都河九都河兩河溪水合一流。”鄰近九華鄉老田村出了個清代禮部尚書吳襄,次子吳慶禖戲稱“無頭狀元”綽號“虎癲子”,老人們記得當年橋頭有觀景亭,其上題有“虎癲子”一副半楹聯,上聯“彩虹永鎖屏山翠”,下聯隻有末尾“縞水清”三字,有意空其四字引發遊人香客聯想。
這幅空字楹聯相當傳神有趣,此聯準確藝術描繪了廟前街地形地貌,化龍岡象彩虹,蓮花峰象屏山,縞水清得象白絹,這麼美妙山水大自然,“無頭狀元”不願獨享美景,空出四字啟發遊客來分享。古今好多文人墨客相繼作答樂此不彼,有“碧蓮常映”,有“秀野外流”等等,站在拱高數丈高橋上,環視青山綠水大好河山,真是美不勝收啊。
池州新聞網九華副刊曾刊載《老田吳村話虎癲》,作者劉加寬說其對出下聯“玉帶緊扣縞水清”,此話有待商榷。吳慶禖家鄉老田確有玉帶河,曾是九華老爺金喬覺獻策開挖的安居工程,始建於唐至德年間,呈S形穿村而過注入九華河,具有灌溉、消防、洗滌、排澇、排汙等用水功能,宜居宜業,形成地藏古道“玉帶水街”。玉帶橋建於北宋初,地藏菩薩佛佑老田吳文武賢才輩出,僅清朝一時就先後有八人中舉,雲溪書院改名成“八桂堂”,可謂官運亨通。將化龍岡廟前街描繪成“玉帶緊扣”也說得過去,玉帶俗稱官帶,隻是官癮太大就難保清廉囉。若把其理解成“勒緊褲腰帶為國為民”也能“縞水清”,但不符合吳慶禖絕意仕進鍾情山水之稟性。
據《老田吳氏宗譜》載,吳慶禖(1686-1753),幼名繡虎,字燕孚,號春岩,老田68世廉分三房,邑庠生,中康熙庚子科舉人,候選儒學教諭,生而聰穎,稍長工詩詞古文,弱冠補博士弟子員,康熙庚子科與弟兆雯同舉,於鄉三試禮部不利,遂絕意仕進,吏部欲揀選以知縣用,堅執不赴任,有勸之仕者,輒曰:“富貴旦夕耳,何如遨遊山水,終吾身之樂哉?”晚年杜門不出,著述自娛。戲稱其“無頭狀元”很可能指吳慶禖沒有趟過才高氣傲之輪回,喪失了人生理想追求,不“遨遊山水”以空解之,很難想象有什麼其他好的精神歸宿啦。在封建製度下,要想真正清廉為官,十有八九招致空空空空才行啊。由此可見,空出四字本意應指佛教四大皆空之境界,非常契合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佛國聖境,也是“無頭狀元”心境之真情流露。吳慶禖題廟前街空字楹聯真乃傳神傳世之絕品也。(青中教師吳中祥整理於2016年6月4日)
老田吳鍾和劉衝雲波書院
山氣橫掠碧桃澗;
嵐光倒映舒姑泉。
這是張高編著《蓮花佛國九華山景點圖冊》63頁所載雲波書院聯,碧桃瀑布和舒潭印月位列九華十景,大自然氣勢如虹躍然紙上,引發讀者欲探究這是哪裏?又是哪位隱士之傑作?
先說雲波書院所在地劉衝,位於九華山筆架山獅子峰下觀音岩上,進山口現已建成大願文化園和99米世界最高地藏菩薩大銅像,需繞過園區隧道進出,能左顧碧桃澗右盼舒姑泉,成了古今絕佳的隱居地。
新版《九華山誌》記載,唐代著名詩人費冠卿來此為母守孝,北宋著名學者劉放亦來隱居,因而得名“劉衝”,此後朝野許多名士如王安石、蘇轍等前來拜訪,曆代隱士於此讀書著作絡繹不絕,留下大量摩崖石刻,大多楷書蒼勁有力。劉放於結庵處崖壁鐫刻“清隱岩”字徑一米,其東巨石鐫刻“雲波書院”四個大字,旁刻“吳鍾隱居”4小字,下方為吳光錫詩刻,吳鍾詩刻2品稀世墨寶清晰可辨,詩文如下:
㈠
一秋高臥白雲浮,茅屋蕭疏住自繇。
為愛岩頭丘壑小。何堪人羨竹林幽。
雲波居士(吳鍾)
注:繇(yáo)同由,自繇即自由。
㈡
聲非金石韻非幽,欲惹遊人細細搜。
石上他年存姓氏,知吾雲波後費劉。
崇禎甲申年(1644)秋七月明詩人吳鍾題
《老田吳氏宗譜》載,吳鍾(1600-1654),幼名大佶,字空之,號方亭,一號雲坡,世稱劉衝先生,青陽老田吳64世,廉分三房吳文梓三子。郡庠生,明亡為理學隱士,穎敏博洽,善詩歌古文,所著有《方亭文》《嗬凍錄》《忠鑒》《循良錄思篇》《雙峰詩》《劉衝山人集》均遺稿待梓。與同郡吳應箕劉城齊名,隱居劉衝,講學雲坡書院,事實詳載縣府省誌隱逸篇。著名書法家吳光錫,人稱“花舫先生”,也是青陽老田吳家的,著有《九華全誌》(已佚),劉衝“雲波書院”及下詩刻應為其所書。
譜載,吳文梓(1536-1620),字子喬,號南台,明朝邑癢生,中隆慶庚午科舉人,萬曆丁醜科進士,廷試授國子生吏部觀政,初任太常寺博士,官至兵科都給事中加五級,記錄大功十三次,為官恬澹廉謹,立朝綱正,力主加強海防,促成戚繼光抗擊倭寇大捷。著有《東崖佛殿碑記》,《諫垣疏草》乃安攘長策。歸裏曾捐俸財續修宗譜,歿後配享明代著名心學家王守仁“九華陽明祠”。天啟二年誥贈太常寺少卿,恩陰孫世舉鴻臚寺序。
波與坡並非通假字,何故?查閱丁育民著《詩仙九華緣》得知,據清道光元年(1821)青陽陳蔚(號梅緣)所輯《九華紀勝》載:“‘雲波書院’為孫欽題”,其人其事高度一致理應是一人,說不定是吳鍾酷愛山水接受了“雲波”稱號。清孫欽《題雲波書院》詩曰:“小築劉衝圃,衡茅矢勿諼;鬆雲開曉鑰,雞犬辨仙源。池草閑生夢,山禽雅作言;著書齊太上,不更說窺園。”吳鍾係名將之後,飽學詩文,胸懷大氣,創建雲波書院,其聯極可能是其本人所作。現書院遺址早已湮沒,唯有劉衝摩崖石刻“雲波書院”依然醒目留存,成其一個很給力的曆史見證,仿佛朗朗讀書聲跨越時空隱隱約約,好似雲波傳布山水之間也……
(青中教師吳中祥整理於2016年6月18日)
重溫九華行祠石壁廟碑記
幽明無二理;
神人同一機。
這是明弘治元年(1488)《重建九華行祠石壁廟記》中“畫龍點睛”之筆,“夫幽而為神,明而為人”,人敬神自靈,神靈人自敬,跟好學好,相信什麼就會成就什麼,高度哲學概括了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相同機理。更為可貴的是,作者程懋並未空洞說教,而是大篇幅陳述史實,用事實說話,言簡意賅上升到哲學高度,廟、神、福、人字字都那麼鮮活生動入理入心,真不愧為明朝“縣儒學教諭”也。
碑記古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唐肅宗時,浮海來青陽”,“吳氏孟光父子見其神色之異”,便留居水口供養,後指詣化城寺修行,還敘述了二聖殿由來和地藏九九坐化成神。用之公協助金地藏修成正果成就大願道場,使道教中心轉向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可謂老田吳家為佛教九華山立下頭功,九華行祠可謂“地藏聖跡第一處”。留居所初為吳氏社廟,唐玄宗時改為協濟行祠,“宋之時屢封侯王”,北宋淳化年間穆州刺史吳鵬飛致政歸裏,感其地藏神靈乃創此廟,四時致祭,有禱皆應。明朝59世吳永廉合族接力重修成九華行祠,俗稱石壁廟。《重建九華行祠石壁廟記》和《樂輸碑記》現仍嵌於廟門兩側,成為研究金地藏聖跡和老田吳史重要曆史文獻碑刻。
《老田吳氏宗譜》載,吳孟光(687-767),字用之,青陽老田吳24世,為歙州刺史吳器高長子,生平積德行善,因其他宗支漸無紀錄,故老田今人均可算其直係血親也。九華老爺金喬覺當年感激吳用之供養恩情特贈《酬惠米》詩曰:“棄卻金鑾衲布衣,修行浮海到華西;原身自是王太子,慕道相逢吳用之。未敢扣門求地主,昨叨送米續晨炊;蒙君餐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饑。”吳孟光賦詩回贈《太乙岩》:“太乙真人去不回,仙岩勝境長莓苔;料得百年千載後,金喬菩薩再重來。”因此佛緣發展成大年初一“地藏酬惠節”。金喬覺常到老田吳家講經說法,獻策開挖“玉帶河”安居工程,千百年來漸成興旺大村子窠。傳說還親自吊唁過世用之公,為其選定二聖殿虎形山墓地。真可謂“吳以奉神,神以福吳,幽明感通,始複無窮”也。
碑記先講唐代“九華之神 吾邑之主”金地藏垂跡老田吳家,再略述西漢老田始祖吳棟材事跡等。譜載吳棟材(前107-前25),又名棟羽,延陵季子直係血親,西漢長沙王吳芮的四子沅陵侯吳湯之長子,河南南陽府唐州桐柏縣嘉興廂人,公元前64年官封順元太守,後以直諫忤君,左遷六安令,適逢陵陽縣伊竇伯玉邀遊九子山勝境,頓生仰慕之情,於神爵二年(前60年)乃棄官歸隱此鬆陽圖新城裏,造良田、植桑麻、養禽畜、興水利、挖水井、築宅第等福澤至今。妻賈氏,生有2子1女,長子相玉,次子卿玉成帝時遷侍禦史。
碑記附錄吳應之題詩《九華行祠》,幽思明達“廟食千年香火盛”的來龍去脈。譜載吳龍淵(986-1048),字應之,老田吳47世,吳鵬飛長子,善承先誌,不墜家聲,曾重修水口協濟行祠。其父吳鵬飛(957-1026),字嘉搏,老田吳46世,吳愈勝獨子,妻江氏,生二子龍淵、虎林。曾任北宋穆州刺史,歸裏創廟建玉帶橋,致力續修家譜,現今老田吳九分族人均為鵬飛後裔。
碑記落款“時大明弘治元年戊申九月之吉”,“義官兄弟為五十九世”複建石廟,可見吳氏供奉地藏佛神世代相繼。老田吳氏重建九華行祠石壁廟後,就從59世起正式分派為廉分、寧分、晟分、言分、裕分、德分、南分、延分、領分等九分,至60世各大房頭人口暴增,又在其內分29個小房。真乃“人之奉乎神者,至明!神之福於人者,厚矣。”
(青中教師吳中祥整理於2016年6月18日)
附錄:
《重建九華行祠石壁廟記》
【明】程懋
廟所以事神也,惟神有以福乎人,宜人有以奉乎神也。九華之神,吾邑之主,而九華行祠石壁廟,則老田吳氏之所創也。
今觀吳氏《譜》及參邑《誌》而知其所自矣。昔有金地藏者,新羅國王之支屬也。唐肅宗時,浮海來青陽,得吳氏水口以居。吳氏孟光父子見其神色之異,指詣城峰閔氏之寺居,以為修行之所,今化城寺是也。後其國使譚、曾二臣請其歸(無果),二臣辭別下山亦不去。地藏年至九十九,無疾西坐化,寺僧立塔墓內以奉之。二臣後皆為神。吳氏□氏□氏創廟九華山下,為民祭禱,捍禦有功,宋之時屢封侯王,為吾邑福主。淳化間,吳氏鵬飛知事穆州,致政歸,感其神靈,乃於新城水口創建今廟。其族四時致祭,雨晴疾疫,有禱皆應。廟建以木屢敗,成化間,納粟義官吳永廉同弟永暹、永升欲合族眾易之以石,有誌未就而卒。今與族弟吳永春偕侄輩吳宗權、宗道、吳琪、吳景等為倡,合族之長幼吳永昌等男婦若幹人,協心捐資,鑿磯營石、撤木而石構之。為遂百年計,蓋以成義官等未成之誌也。夫幽而為神,明而為人;幽明無二理,神人同一機。人之奉乎神者,至明!神之福於人者,厚矣。
吳之始祖曰棟材,漢宣帝元康中以唐州桐柏縣人任順元守,左遷六安令,棄官來隱陵陽縣九子山,遂家於山之西鬆陽圖新城裏,子卿玉成帝時遷侍禦史。自後簪纓蟬聯至穆州公為四十六世創立是廟,義官兄弟為五十九世。石廟複建,吳氏奉乎神也,非一世矣。神之於吳,寧不陰佑而默相之乎?故吳自創廟以來,五百餘年族屬之盛,子孫之繁,躋華陟耀代有其人;田連阡陌,貲累钜萬,而化族罕倫者,神福之所致也。爾今以往,吳以奉神,神以福吳,幽明感通,始複無窮,殆於天地,相為悠久矣。姻弟程懋為記其事,以刻諸石。而捐金集事者,則惟吳之族,物故者存以錢之外.則門婿興焉,他弟及也,行次名氏,另石勒之。廟記碑居左,記名碑居右,以同垂不朽焉。時大明弘治元年戊申九月之吉。
前鄉貢進士直隸真定府平山縣儒學教諭高坦靜庵程懋撰。
國邑庠生趙村張憲書。
老田本以奠民生,土主惟神賞罰明;
物阜時康資化育,風調雨順讚升平。
古今祈禱皆靈應,誥敕褒封荷寵榮;
廟食千年香火盛;喬鬆古柏氣崢嶸。
----吳氏四十七世祖吳應之題。
(這篇碑文彌補了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的不足,為後人研究金地藏和老田吳史提供了難得的史料。依據九華山管理處1999.9.9碑錄《重建九華行祠石壁廟記》老田吳祥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