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又稱作楹貼、對聯、對子,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學形式。其體製短小卻內涵豐富,應用範圍廣泛,古往今來深受大眾的喜愛 。商業楹聯是其中以表現商業內容為主的一類,一幅好的商業楹聯應該在三個層麵上體現出其特性和功能 。
一、 商業性
從實用功能出發,商業楹聯首先得具有明顯的商業性,起到廣告宣傳、吸引注意、招徠顧客、刺激消費、增強競爭力、促進銷售的作用。為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在簡潔、明了的語言形式中傳遞足夠且有效的商業信息,如經營的範圍、商品功能、質量、 價格等 。
霖雨春多,哪怕烏雲蓋頂;
長途夏熱,何愁白日當頭。
此聯雖沒有出現一個“傘 ”字 ,但表述直觀、形象,不管是陰雨綿綿還是烈日炎炎,無論春還是夏人們都用得到它,這言明了傘具在日常生活中遮雨蔽日的功能,令人一看即會心會意。又如爆竹店的聯語:
截來淇上平安竹;
開到人間頃刻花。
“平安竹”寓意“竹報平安”,“花”形容爆竹點燃後空中猶如天女散花,花開人間寓意富貴到人間,暗合了民間燃放爆竹祈求平安、追求幸福的美好願望。上聯還點明爆竹的原料 “平安竹”來 自產竹名地淇園,表明來源可靠,品質有保障。又如:
雲錦天孫織;
霓裳月裏裁。
雲錦是花紋瑰麗如雲彩的綢緞,用此綢緞裁製的衣服稱為霓裳。“天孫織就 ”、“月裏裁衣 ”帶有極神幻和浪漫的色彩,突出了店內綢緞質量上乘,織 匠技藝精湛、巧奪天工,極易引起人們的美好想象進而產生進店欣賞、購買的欲望。
除了展現經營內容和行業特色外,商業楹聯往往還會蘊含商家的經營理念,體現商家的為人與誌向。如:
誠信經營多得利;
公平交易永生財。
掛牌服務人皆喜;
價碼標明客自多。
傳達的是誠實不欺,買賣公平的商業道德。
禮貌經商商業旺;
文明待客客人多。
百問不煩百拿不厭;
笑容常在笑口常開。
表明了商家禮貌待客、文明經營的宗旨和原則。
以上聯語反映出的商業倫理道德具有普遍意義,因此適用於所有商業店鋪。
二 、藝術性
商業楹聯除了具有追求經濟效益實現商業價值的功利性特點之外,還應具備文學的藝術性特點,體現其做為文學形式的藝術價值。這種藝術性不是表現為玩弄文字技巧,一味求新求怪、博人眼球,而是追求通過精妙、獨創的構思,形象、生動的語言形式,達到傳遞情感,獲得美的享受的藝術效果。
杭州西湖仙樂處酒家懸掛著一幅非常雅致的對聯:
翹首仰仙蹤,白也仙,林也仙,蘇也仙,我今買醉湖山裏,非仙也仙;
及時行樂也,舂亦樂,夏亦樂,秋亦樂,冬來尋詩風雪中,不樂亦樂。
該聯運用 了嵌字的藝術手法,上聯連用“仙”字,下聯連用“樂”字,極力鋪陳,暗合酒家 “仙樂”之名。“仙”有飄逸 、脫俗、 自由之意,飲酒追求的就是仙與樂的境界 。聯中提及曾居杭州的名人白居易、林逋、蘇軾,此三人 皆有高潔而超凡脫俗的人生旨趣,有追慕前人之意。全聯“仙 蹤” 對 “樂地 ”,“湖 山 ”對“風雪”表現了一年四季飽覽湖光山色,沉醉於美酒,逍遙於人世的瀟灑與適意。這樣清新高雅的聯語和所表現出的自由情懷既體現出了店家或寫作者的修養、氣質也在某種程度上迎合和引導著消費者追慕風雅 的心理和愛好。
舊時,出外謀生之人或工商各行業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協調關係 ,聯絡感情 ,通常會建立一些同鄉會館或行業會館。安徽一木商會館的聯語在同類作品中堪稱翹楚:
桑梓同敬恭,伐木歌詩求我友;
波濤仗忠信,涉川占卦利同人。
此聯語言極其講究 ,上聯“桑 梓 ” 出 自 《詩 -小 雅 ·小 弁 》 :“維桑與梓 ,必恭敬止 ” ,古代人們常在居室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又說此二樹是父母所種 ,要對它們表示敬意 。因此後人多用“桑梓”指故鄉或父老鄉親 。 “伐木 ”出自詩經 ·小雅 ·伐木》 ,詩以伐木中聞鳥鳴而起興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嚶其鳴矣 ,求其友聲 ” ,表達對和睦的人際感情的渴慕。後人因以 “伐木 ”來表達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桑梓 ”和 “木”又都暗合了該會館涉及的經營內容木材生意。下聯“占卦”、“同人” 出自 《易經》 中的“同人”卦 ,卦日:“同人於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貞”,意思是與人在廣闊的原野上親密行走 ,既有利於渡過大河急流又有利於君子堅守正道 。其實說的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必能一切亨通 、順利。倡揚的是一種團結互助的團隊 精神。 “桑 梓 ” 、“同 人 ” 皆有同鄉之意 ,全聯表達了珍視 同鄉之誼,出門在外互幫互助,以忠信行走商場的願望 。聯語引 經據典,含蓄又深刻,表現出寫作者深厚的文學與文化功底。
楹聯的受眾麵較廣,為迎合各個欣賞層次的口味和需求,也有其通俗性的一麵 。如:
君知我乎?好把容顏相對照;
吾即汝也!要將世界放光明。
此鏡子店的聯語構思極巧,語言樸素 、直白卻透著風趣與意味。“君 ”、“我”、“吾” 、“汝”的稱呼顯得親切 、有趣 。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照鏡之人與鏡中人說話的形式入手,可謂別開生麵。而充滿自信、豪情的語氣“把容顏相對照 ”、“將世界放光明”則寫出了鏡子的理想抱負 。
全聯平淡中見工致,俗語中出雅境,令人耳 目一新。又如糖果店的聯語:
到來盡是甜言客;
此去應無苦口人。
“無苦 口人 ”實 是宣揚店中糖果優質,進店之人必然會被糖果到。“甜言客 ”又有誇讚顧客之意,說顧客是口甜心甜之人,店家希望主、客皆“甜”,其樂融融。簡短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內涵,也易於人們識記和傳誦。這些聯語的構思和表現形式都較貼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審美趣味,表述通俗易懂,不那麼高雅卻以顯著的吸引力和親近感為大眾所喜愛 。
三、文化性
在一個更高的層麵上,商業楹聯除了具有商業價值、藝術價值更要追求精神價值,承載人類精神文化,體現豐厚的文化內涵,獲得長久而鮮活的文學生命力。
不是胸中存灼見;
如何眼底辨秋毫。(眼鏡店)
不曆幾番錘煉;
怎成一段鋒芒。(刀店 )
此二聯嫻熟地運用了藝術語言的表達方法,但其涵義都超越 了語言表層本身的意義,更深層地反映和凝聚了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一一人生的真知灼見和成功無一不是經過磨煉和實踐才獲得的。
賓至如歸,教庖人善調鼎鼐;
春來且樂,勸旅客莫問升沉。
此聯巧妙的將客棧名稱 “鼎升”嵌入聯中,自然又工致。上聯說店內有美味佳肴必讓客人有回家的舒適感覺,傳遞的是熱情好客的情意。下聯則溫馨勸解人生追求的是快意,不要在意沉浮,既撫慰人心又傳達出坦然麵對人生,寵辱不驚,平和豁達的人生態度,使聯語境界立高。
“在商言利 ”,但商家超越金錢的追求和價值取向往往使其經營行為充滿濃鬱的人文情懷和崇高感。如:
但願世間人無病;
何愁架上藥生塵。
當歸方寸地;
獨活世間人。
這二則藥店聯語體現了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謀利更行義的人文精神。又如:
衣人德自暖;
被世歲無寒。(布店 )
解人寒凍乃吾願;
與世溫馨是我心。(裁縫店)
“衣 ”“被” 、“暖 ”、 “寒 ”此二聯語言表述切合店鋪 的經營內容,讓人一看明了,但最觸動人心讓人回味無窮的無疑是聯語中表現出的心係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契合了中國人的道德信 仰和追求。這樣的聯語不再是一個商業標誌更是人類價值觀、審美觀和道德觀的記載和呈現。
參考文獻:
1、袁磊 張藝.商業廣告中文化價值理念的表現【J】.大理大學學報,2016年05期.
2、張國良.商業楹聯的文化解讀及心智啟迪【J].對聯.民間對聯故事(上半月),2014年 第10期.
5、申家仁.漫談店鋪楹聯【J】.商業文化 ,2001年O2期.
4、沈祖德.商店楹聯:中國特有的商業文化【J】 商業文化,1995年03期.
5、王仲元.談商業對聯的曆史、特征及其作用【J】.商業研究 ,1987年 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