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最宜才子寫新詩

最宜才子寫新詩

2019-02-16 23:46:23有趣的學長TheStoryTeller 0條評論

昨天整理對聯的時候,發現有個挺有意思的作品:


枇杷門巷

陳逢元

樂部挹芳徽,好將司馬大名,別為校書更小字;

花箋留雅製,除卻買驢博士,最宜才子寫新詩。


對聯據說是在成都的望江樓公園裏,但沒有找到實物。望江樓公園裏有唐代蜀中才女薛濤的紀念館,古往今來到此憑吊的文人雅士很多,下麵這個鏈接末尾就有部分文人雅士的對聯:

此聯作者陳逢元,字桐階,可能有些同學感覺比較陌生,但提到他的基友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那就是《對聯話》的作者吳恭亨。他倆不僅是好朋友,而且都是喜歡對聯的選手,喜歡到什麼程度呢?當年陳逢元喝酒喝多了結果死了,吳恭亨的表現似乎不是悲哀而是高興,媽的終於有機會給你寫挽聯了,而且一口氣寫了四副:


今歲同在學校,一日會飲,眾環而攻之,桐階故氣矜不下人,至是一舉一觴,遂至大醉。又會有宿屙,隔宿即不起,府主王子豳謀為開會追悼,予擬挽聯數首,似尚肖題。

一雲:

酒未闌,人先散;

君至此,天寧論。


一雲:

三撾佯狂,避君鼓吏;

群飲轟醉,了此文豪。


一雲:

人稱次公醒狂,何必酒也;

史諱太白醉死,曰捉月雲。


一雲:

青山荷鍤,死便埋之,含飯遽輿屍,君視劉伶定遺恨;

黃祖殺人,咎自取也,據床仍設祭,我知嚴武故憐才。


按,方飲酒時,桐階舉杯賭府主,傲睨聲口,大似杜陵據嚴武床故態,故各聯均虛吸其神雲。然為桐階計,年甫五十,竟以酒死,且又客死,妻兒均不在,亦殊死得不值。

“眾環而攻之,桐階故氣矜不下人”,陳逢元也是,看來為人不能太剛。不過如果陳逢元泉下有知,估計也要感歎一句交友不慎阿。

陳逢元雖然不太出名,留下的作品不算多,但都十分出色,下麵有個鏈接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對聯:

好了,我們現在說回到對聯本身。對聯的標題,枇杷門巷,乃是出自唐代王建的一首七言絕句《寄蜀中薛濤校書》


萬裏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裏閉門居。

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按:《全唐詩》有胡曾作《詠史詩·贈薛濤》,和王建詩有兩處出入:“枇杷花下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

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解釋是“舊時指妓女居住的地方”,私以為這對我們的才女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薛濤從小出身在一個書香門第,可是後來家庭遭遇變故,無奈棲身樂籍,成為營妓。但是所謂懷才就像懷孕一樣,時間長了就看出來了,薛濤這種才華那當然更是藏不住的,特別是在文人雅士都喜歡出入的娛樂場所裏,她就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當時的著名文人,比如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這些詩壇領袖,薛濤逐漸有了名氣。

唐代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大唐名將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沒錯,就是有時候寫薛濤的對聯經常提到的那個節度),正所謂“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當然這句跟薛濤基本上沒啥關係。有回韋皋辦了個party,薛濤也在,韋皋讓薛濤即興賦詩,薛濤表示毫無壓力,提筆就寫,完了在場的人就驚呆了。

韋皋發現薛濤這麼厲害,就時不時讓她幫忙處理些公文啥的,這對薛濤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阿,韋皋覺得她太優秀了,於是奏請朝廷封她做校書郎(也有說武元衡奏請的)。但由於當時各種封建禮教,這個奏請並沒有實現,然而當時的文人雅士還是把薛濤稱為“女校書”。

後來在韋皋那兒做事又發生了些變故,薛濤感覺沒啥意思,辭職不幹了,恢複了自由身,隱居在浣花溪畔,在自家周圍種了好多枇杷樹。據說那年她才20歲。

所以說枇杷門巷你直接說是妓女居住的地方,那不是誤導觀眾麼!

現在再來仔細體會一下枇杷門巷是個什麼感覺,那應該是個經曆過人生起伏之後選擇隱居的才女居住的地方才對吧。

浣花溪畔當時造紙業比較發達,但都搞得篇幅很大。薛濤來了以後改良了材料和技術,製造出一種小型的紅色信箋紙,這種精致可愛的紅箋紙一經上市就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因為它比較適合寫點情書什麼的。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晏殊這個簡單的表達,真是十分地惟妙惟肖。

美國有個樂隊叫Weezer,他們的主唱Rivers Cuomo當年收到歌迷來信的時候寫過一首歌《Across The Sea》,歌詞裏他寫道:

They don't make stationery like this where I from so fragile so refined, so I sniff and I lick your envelope and fall to little pieces..

有時候甚至覺得這種感覺都是相通的。

所以,


樂部挹芳徽,好將司馬大名,別為校書更小字;

花箋留雅製,除卻買驢博士,最宜才子寫新詩。

這副對聯的下聯,我們就能理解了。買驢博士是指那些廢話連篇的選手。下聯說的是,這些精美的箋紙呀,可別給那種囉囉嗦嗦的人用,最好是留給才子們寫新詩。

這個表達簡直不要太可愛了吧!

但是上聯呢?上聯什麼意思?

“司馬”和“買驢”這組對仗確實很精巧,但是“司馬大名”是說的誰呢?比較著名的司馬,哭得稀裏嘩啦衣服都濕了的江州司馬白居易,又或者是當年那個帶人私奔的司馬相如?

還有後麵那個“別為校書更小字”就更耐人尋味了。

其實上聯,說真的,可能真是有點隱晦,但是如果了解了它的意思,你可能會覺得,陳逢元真的是個天才。

薛濤出名以後,跟她有書信交流的文人雅士很多,著名的情場浪子元稹甚至還跑來跟她麵基,兩人在一起待過三個多月。元稹,沒錯,他也是個司馬,當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的時候,元稹也被貶了個通州司馬。

這些許多書信,基本已經散佚,在薛濤留存不多的詩裏,我們來看下和文人雅士來往的這些詩的標題:

宣上人見示與諸公唱和

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一作陳情上韋令公)

賊平後上高相公

酬郭簡州寄柑子

上川主武元衡相國二首

斛石山曉望寄呂侍禦

送姚員外

酬祝十三秀才

別李郎中

摩訶池贈蕭中丞

和李書記席上見贈

棠梨花和李太尉

酬李校書

酬雍秀才貽巴峽圖

上王尚書

和劉賓客玉蕣

送盧員外

贈蘇十三中丞

和郭員外題萬裏橋

送鄭眉州

春郊遊眺寄孫處士二首

酬楊供奉法師見招

續嘉陵驛詩獻武相國

段相國遊武擔寺,病不能從題寄

贈段校書

寄舊詩與元微之

發現有什麼問題沒有?

所有的其他人,薛濤對他們的稱呼,基本上都是姓(名)加身份,唯獨有一個人,她給的稱呼是姓+字。

本來按照正常來說,她應該稱呼這個人是“元司馬”的,但她不經意間直接寫出的卻是“元微之”。

好將司馬大名,別與校書更小字。

也許薛濤都沒注意到,但是陳逢元注意到了,而且這麼就給寫出來了。

可惜元稹這逼也不是什麼善茬,後來隻能說真是辜負了薛濤的一片深情。

現在我們再把上下聯合在一起看一下:


樂部挹芳徽,好將司馬大名,別為校書更小字;

花箋留雅製,除卻買驢博士,最宜才子寫新詩。

下聯似乎又多了些什麼含義。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才子新詩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