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這一中華傳統精粹比任何文體任何時候都深入人心,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對聯出現。從古到今,從聖人到庶民,從皇宮到農舍,架橋修路,亭閣樓榭,名勝古跡,迎親嫁女,晉官加爵,上壽添丁,甚至病喪淪落,喜笑怒罵,牛棚雞窩,屠宰剦割,等等等等,都要涉及到對聯。在城市,在鄉村,無論名人寒士,學者白丁,茶餘飯後,月下燈前,無不趣話對聯。其廣度其深度,估計全國有十億人口以不同方式接觸和使用過對聯。如果說中國是詩的王國,那麼在對聯麵前,隻是小巫見大巫。不管走到天南海北,城市鄉村,隻要一開眼就可見到對聯,而詩等其他民間文學作品則望塵莫及。
對聯之所以在中國民間有如此頑強生命力,與它體裁特點有關。一是短小精悍,兩行文字,易記易背;二是內容活潑,不受拘束,卻能揭示事物妙締;三是體現身邊事情,成了生活必需品,如春節、結婚、賀壽、吊喪等。四是展示條件隨便、簡易,門和柱,無論何處都是自然留著的,就等人去張貼;五是它占住建築的風光麵,人事活動的出入口,給人以光彩、豪邁、雍和、吉祥、活力的氣氛。
因此,對聯具備了其他文體無法比擬無可取代的優勢。隨著新時代文化強國的理念到來,對聯形勢更是一派大好,聯壇隊伍壯大,活躍空前。一年的創作,蓋過過去幾十年,蓋過曆史上千年!尤其是目前開展的美麗鄉村與對聯文化結合的舉措,將會使對聯這一奇葩,增加新的養料與活力,開得更加鮮麗多采。農村占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和人口,對聯展示的園地十分廣泛,貝有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廟宇、亭榭、橋梁、碼頭、集市、場所到處都是。而更多的是鄉村,每家每戶都是一個獨立的景點,每家每戶都是一個對聯展示基地。到處是青山綠水,舉目一串風景帶,放眼一座小蓬萊。這些場景,一旦與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將是一個怎樣的人間樂園!但是,我們在創建鄉村對聯文化過程中,也要看到缺限與不足,還有大量的問題等著我們去麵對去解決。
有些人信心不足。認為對聯文化是文人雅士的行當,鄉村搞對聯文化是故弄風騷,這是不對的。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許多優秀的作品,大多出自農村。那都是過去秀才的功勞,過去秀才能做到事,我們一定能做到。我們現在人才濟濟,水平學位完全不隻是秀才,既使是鄉村,也藏龍臥虎,存在許多“翰林學士",他們知識全麵,有能力,有智慧,會電腦,掌握對聯文化知識,完全不在話下。我們進行的是一項偉大的使命,應引為驕傲。把古人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仿承下去,是我們的神聖職責,既利當代,又利子孫,何樂不為?我們已經不是過去的秀才時代,搞好鄉村對聯文化建設,條件已經成熟。
搞鄉村對聯文化建設,古代就已經開了先河。我建議朋友到我們邵陽武岡浪石去看看,一個古院落,近百副古對聯赫然鐫刻於各家門上,兩百多年,主人世代廝守,家家主人都是溫良恭謙,彬彬有禮。對聯內容都是仁愛忠孝、為人處世、明禮治家、勤勞簡樸、智慧耕讀等至理諍言,他們世代把門上對聯內容當做座右銘,牢記在心,決不違背,可見一副對聯對人的言行舉止約束規範所起的作用,是何等的久遠、神秘和巨大。
在創建鄉村對聯文化建設過程中,古人的作用功不可滅。但是因條件所限,也留很多不足與謬誤,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與對待。現在出版眾多聯集,編著者有的是聯家,有的是門外漢,都以尊重、繼承的態度出現,內容多來自古人、名人,但問題頗多,有的甚至超過四成,不合平仄最常見,結果卻是誤導後人,造成病聯廣泛和長久存在。在鄉村對聯文化建設中,要慎用這些作品,最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現場創作,體現出每家每戶特色,以立家諍言,能夠流傳為佳。
賽事、市場極待規範。前段有些地方辦賽事,出於領導意誌,董事長心理,目的不純,單純追求企業文化,隻要過程,不管質量標準,把劣作當成佳作,把佳作淘汰,結果成了人情傳遞過程。前幾年,衡陽那場笑話就是如此,這些不良現象,也直接傷害到鄉村文化建設,應該引以為戒。現在書店的對聯書籍,其內客都是互相抄襲,謬誤多達良莠參半,被書寫張掛,有的還久留名勝,流傳遠近,負麵影響可想而知。《中國楹聯報》可謂國內最權威專業刊物,其書法對聯內容,也是平仄錯誤不斷,令人費解。文化督導部門,應該關注、重視,應立個規定,由專家把關,盡快規範這種盲目、放任、高產、低質市場。對一些低庸劣質、兩行文字內容毫不相幹的所謂對聯,應不準上市上牆。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公共場所,都是傳揚高雅文化的地方,展示當地最高水平作品,是相關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
我們現在雖然有了《聯律通則》,但有些地方還是不甚明了,導致廣泛爭論,浪費口舌,浪費時間,如孤平,三仄尾。孤平,三仄尾沒有違背《聯律通則》,符合“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原則,按理就設有可爭論的了,但有人認為,沒有權威解釋為可以,則也可認為不可以。上麵都是含含糊糊,下麵就會亂束。如果權威人士出來說一聲,解釋一下,問題就解決了。權威部門,權威人士應該關注此類事項,尤其鄉村對聯文化建設,更需權威的理論指導。
對聯應該與書法結合起來。現在普遍存在作聯的不懂書法,會書法的不會作聯,在這點上不如古人。雖然聯作由別的書家書寫有金玉合璧之美,但不懂書法,不懂對聯與書法之間美妙所在,終為遺憾,對聯的最大作用,是在書寫製作張掛後。書體應該多樣,隸書古樸莊重,有積澱深厚之感,楷書清秀剛強,有穩當正直之感,行書生動豪放,生氣十足,草書飄逸活潑,情感飛揚。要根據主人家景、特點、情感、要求選擇使用,好的對聯和書法,要有傳古意識,故電腦文字不可取。應該落款,誰撰對聯,誰作書法。傳統以花申紀年,現在看來,可能欠妥,流傳一個花甲有人知道,兩個三個,四五個花甲以上呢,後人就難於考證了,我想改為公元紀年為好,或公元加花甲,如:上款為某某題或撰,下款為二O一八戊戍五月某某書。
做建築的應考慮到給對聯留個位置。現在很多建築,房屋主人和設計者沒有考慮是否給對聯留個位置,以致門口兩側位置讓電表等物件所占,到張貼對聯時才感到遺憾。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應加強這方麵的指導,也是建築部門今後要注意的課題。
對聯傳承應從兒時開始,從基層做起。以前我們耽誤了,可喜的是我們現在正在加緊補課,我們現在從美麗鄉村做起,學校從小學開始,很多學校正在開辦或已經開辦了對聯課程,並取得了良好成績。楹聯街,楹聯村,楹聯鄉鎮,楹聯縣不斷湧現,形勢喜人。在這方麵,全國著名聯家鄒宗德先生給我們帶了個好頭,他十多年如一日,利用節假日,空餘時間定期在邵陽市舉辦電視對聯講座,在《邵陽晚報》長期舉辦對聯學習欄目,多次去鄉村底層講課,兼任多所鄉村學校對聯授課老師,深受社會好評,為鄉村對聯文化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全國都在建設美麗鄉村,正是需要更多的這類專家老師出馬的時候了。
走遍祖國南北,對聯貼反現象比比皆是,甚至過半。為何這麼多人喜歡對聯,卻又不知道怎麼貼?原因還是人們普遍缺乏對聯張貼基本知識,或書寫者忽視告知,或用戶理解錯誤,或僅為鄰裏互相攀比,圖個紅紅火火,不知對聯有左右之分,更有橫幅向左念,對句貼左,橫幅向右念,對句貼右之說。凡此種種,給對聯造成笑話,造成傷害,造成遺憾,這也使我們感到身上責任重大。應提醒對聯工作者,在出售、製作、書寫後如何張掛,必須手持實品向顧客交代指導到位,再讓顧客照樣操作一次無誤方為負責。
一個對聯泱泱大國,人口眾多,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鄉村文化建設,底子薄,地域廣,資金少,暫時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這也隻能說明我們今後的工作任重道遠。但隻要我們能夠認識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可以看到,一支千萬對聯大軍,正在城鄉湧動,一個更大對聯創作高峰,正在中國到來!美麗鄉村,將會因對聯文化之美而變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