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對聯故事
說話混聯群混了許久,有幾次有人問,你是因為什麼機緣才學聯的呢?
我一直沒好意思說,但是,不過看完這些故事後,如果你也學聯了,那麼,差不多就有答案了
01
張翼德無事生非
趙子龍老賣年糕
但凡有些對聯基礎知道的人,都知道這副對叫聯的對聯,其他不是對聯,怎麼個不是法,懂已然已懂,不懂的,講極可能也難懂。所以,我們隻講故事。
故事的板本很多,小時候聽說的的故事叫”三國迷招女婿“。說話一鄉村老頭,從小就非常喜歡三國,所以,到他女兒長的時候,他想啊,找一女婿若是懂三國,兩爺子青菜煮個酒論個英雄豈不快哉!於是開始老三國招親了。
題1,張飛的生母姓什麼?
題2,趙雲老了的時候是什麼活的?
好多小夥子看完題,翻遍三國各種正野史也沒有找到答案,老人急啊,女大不中留,總得嫁吧。於是他找女兒說:閨女呀,你喜歡誰,我把答案告訴你,你就告訴他,張飛的媽媽姓吳,趙子龍老了的時候在賣年糕。話說女兒從小跟著她分,也算是三國迷,就問了,這是哪一章節的事呀,我怎麼沒有看到呢?
老漢說了戲裏麵唱的:五虎將俱都喪了,隻剩下那趙子龍他老邁(賣)年高(糕)!
女兒又問了,那張飛的媽媽為什麼姓吳呢?老漢說:你沒有聽過成語:無(吳)事生非(飛)?
張翼德無事生非
趙子龍老賣年糕
那麼這樣看完,似乎這聯又象一個聯了,聯律除外,就是用典太生,哈哈哈.......
02
楊三已死無蘇醜
李二先生是漢奸
小時候死讀書,看書看事看電影都喜歡分個好人壞人,稍大一點,某些漸漸模糊了界線,知道人的多麵性,知道凡人都有一些身不由已的事,所謂身在江湖嘛。
這個聯傳說是蘇昆名醜楊三在演白蛇傳時,諷刺了李鴻章的賣國行為,後被李迫害致死。觀眾十分氣憤,於是有人寫了這副聯,李二是李鴻章排行在二。我們在剛才看上副聯說似聯不是聯,這副就是十足的聯,因為他符合對聯的特征,每個字都對上,而且詞性也對。已死/先生,這裏是無情對法,也就是說,已死表示一種狀態,先生,則是一個稱謂,兩個詞似乎不是相及,但單字對上後,放至行文中,意思連貫明確,是一句正常的話。所以叫為無情對。
03
樹已千尋難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幹。
傳說張之洞在陶然亭宴客,席間大家聯句助興,有人出”樹已千尋難縱斧“,一時不見妙句,張之洞自對”果然一點不相幹“,對聯基礎告訴我們對句要上下相關,可是整句卻一點不想關,但是,拆開字看之後,每一個字都是對上的,對不對?而且也是一句表意完整的話,所以,這樣的對子,我們叫無情對,這一對句,比上麵一句對句則,更無情,因為每個字都對上,而且每個意節都不相關。
04
垂簾廿餘年,年年割地;
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前幾天D&G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眾多國人站出來聲討,迫使他們不得不道歉。
可是,在晚清的時候,你想這樣的,根本不可能,所以,國人要自強。
上麵這副對聯則是講西太後的,。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同年十一月二日,日軍侵占大連。敗訊傳來,正值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有人憤然書聯於北京牆頭:萬壽無疆,普天同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慈禧垂簾聽政二十餘年,喪權辱國,死後卻被尊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對此,有人書聯嘲之:垂簾廿餘年,年年割地。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PS,你確定認真念完了那16個字?
不要騙我:)
05
閉門推出窗前月
投石衝破水底天
這個也是故事版的對聯,記得名字叫《蘇小妹三難新郎》,故事是這樣的
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遊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推出窗前月。秦少遊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見狀,雖替妹夫焦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裏。秦少遊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衝破水底天。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當然,事實上,蘇小妹並沒有嫁給秦少遊。秦少遊正妻徐文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蘇嫁過秦。
民間故事,多是喜歡把知道的才子佳人放在一起,因為好象是,好象不是,這樣才有話題,看來沒有毀聞的古人可能也不是好古人。
06
三塔寺前三座塔;
五台山上五層台。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五台山上五層台,台……........
傳說有一次祝枝山碰見了一個叫徐子建的師爺。這位師爺自命不凡,傲氣十足,誇口說沒有能難住他的對子。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對子。祝枝山問:“誰出?誰對?”“當然是你出,我對嘍!”師爺滿不在乎地說。祝枝山微微一笑,說出上聯: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聽:就這個呀,有什麼難的?張口對出:
五台山上五層台。
師爺正催促出個新對子時,祝枝山說 :“還沒完,我能加字。”“這有什麼?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繼續說: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沒想,就說:
五台山上五層台,台……
他說不下去了,總不能說五個 “台”字吧?祝枝山說了句:“‘抬’不動了吧?”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思考題來了,為什麼不能說出五個台呢?
嗬嗬嗬,就是說對聯的要素之一,就是字數相等。
其實,這個是說祝枝山挖了個坑,早年時候也玩過加字遊戲,稱之為挖坑,就是不停地加加,誰加到邏輯不對了,誰就敗了。
07
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
門對千根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門對千根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於上下聯各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瞪口呆。聲明一下,這個例子沒有伊富的意思,不過嫉賢妒能的人總是有,不一定是富人而已。
08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須梅。
程敏政,也是明朝人,傳說是十歲時,以“神童”被薦入朝,由皇帝下詔,就讀於翰林院,20歲即中一甲二名進士,為同榜三百五十餘人中最少者。宰相李賢欲招為婿,指著席上果品出對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對道:有杏(幸)不須梅(媒)。李賢大喜,乃將女兒配之。
看來對聯學得好,娶妻無煩惱。
09
泉自禹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俞曲園攜女遊西湖靈隱寺,見冷泉亭有一聯,俞輕聲念道: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其女笑答: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俞驚部:項字何謂?其女道:項羽若不將此山拔起,峰安得飛來?
看來女聯友一早就有,而且機敏了得,力拔山兮氣蓋世,我也能背啊,可是從來不有這麼想過.......
10
一擔重泥遇子路
兩堤夫子笑顏回
秀才張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壟遇一挑泥農夫,不肯讓路,兩人均不得過。農夫笑道:我有一聯,君若能對,願下田讓道。秀才滿口應承。農夫曰:一擔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張苦思冥想,無言可對,隻得下田讓路。三年後,張某看浚河工決堤引水,傍晚河工約會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續上前聯:兩堤夫子笑顏回。
所以說不要瞧不起勞動人民,即便是三年以後,這個秀才對上了,也沒有出句好,出句諧音,而且前後照應,生發合理。對句,兩堤夫子,有沒有對上出句諧音的意思呢,我是沒有看出,若有看出了的,請指點則個。
提示:所舉之例來自各種摘,有聯有非聯,請聯友們自行識別。也可以將你認為不是聯的列出並簡述理由,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