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興寧石馬對聯雜談

興寧石馬對聯雜談

2018-10-22 22:33:05謝勝宏文化石馬 0條評論

在興寧市石馬鎮新石村與馬石村交界處有一座曆史悠久的寺廟叫中洲寺。佛教高僧何南鳳在這裏主持多年;並為中洲寺撰寫了兩副流傳很廣的楹聯。其一,“念佛是誰?不點開這隻眼睛,切忌捕風捉影;參禪無別,但討得那邊巴鼻,自然動地驚天。”其二,“戒律道根基,澄練一心,真令冰清玉潔;慈悲佛種子,包涵萬品,須同海闊天空。”聯用客家俗話寫來,幽默風趣,闡述了他對佛教的理解。

何南鳳大師在興寧羅浮北山寺主持期間,寫了一上聯,求征下聯。其上聯是“南鳳飛來,兩翼東西朝北鬥”,求征的下聯頗有難度。2010年,何南鳳紀念館開館時,林鑫章先生等應對了下聯。他應對的下聯是“後人向往,九州內外仰前賢”。我應對的下聯是“大鵬展翅,四方春夏秋冬翱”。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應對的下聯從意境、平仄等方麵相差甚大,望大家雅正,有興趣著請應對下聯。

馬下村八丘坪書香第為石馬何氏十三世何善修所創建。他有兒子9個,孫39個,裔孫顯貴。其孫何登瀛,為清朝雍正十三年(1737年)乙卯科舉人;另一個孫子何宏則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科舉人。他的曾孫何崧乃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舉人。民間稱為“三個舉人共廳廈”。清朝乾隆年間進士、四川劍州知州何映柳(石馬三聯村人),為書香第撰寫了一副對聯“丹桂馥棣華難弟難兄不愧書香名第,鳴鸞呼鶴和是父是子居然文宦世家”。如今,書香第在春節時仍張貼這副對聯。

馬下村光裕廬是辛亥革命元老,現代教育先驅何子淵故居。光裕廬建成後,上堂一直掛著孫中山先生擬聯,於佑任先生為淵公題作的春聯“添歲又添丁,幾度酒杯傳酒令;有燈兼有月,十分春色鬧春宵”。說起這副對聯可有段趣話。那是在1921年,已擔任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參議的何子淵,到廣州中華民國護法政府總統府找孫中山先生彙報工作。中山先生因公務繁忙不便久留,便安排於佑任陪伴。在子淵彙報工作之餘,兩人拉起家常。淵公講到他母親13歲懷上他,以後接二連三產下10多個子女的故事,於老感到十分稀奇,連稱數聲“好命!”爾後,孫總統也聽到這樁趣聞,深為陳太夫人的“好命”感到驚喜,並順口吟出了上麵那副春聯。當子淵離穗返鄉之時,中山先生特吩咐於佑任把堂聯寫好製成條幅相贈,以示慶賀。

抗日戰爭期間,著名的民主人士柳亞子先生帶著長女柳無垢,避難來到石馬新田村粘坑裏張直心家居住。他們全家熱情地接待柳老父女。直心用家鄉的小鍋米酒敬柳亞子先生。品著醇香的米酒,柳老連稱“好酒!好酒!”在歡聲笑語中,一杯又一杯,很快有了醉意。飯後,乘著酒興,柳老文思泉湧,揮毫賦詩“仙侶劉攀共唱酬,三生福慧羨雙修。解衣推食尋常事,一笑樽前破萬愁。”接著,柳亞子先生又揮筆寫了二副對聯贈給張直心夫婦。一副是“卡爾良儔推燕妮,孟光清德媲梁鴻”;另一副是“瑪麗羅蘭兩國士,孔褒張儉幾人豪”。留下了一段文壇佳話。

新田村粘坑裏


張直心弟弟張鵬龍指著這間房子說,這就是當年柳亞子先生住過的地方


馬下村書香第


中洲寺舊貌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石馬興寧對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