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史學探研:說說”對聯”

史學探研:說說”對聯”

2018-10-15 22:35:07子簫史學探研 0條評論

前些天參加一個座談會,因是在酒店的宴會廳舉行,大家都圍著餐桌坐,我的鄰座是一位女同胞,很健談,自稱是楹聯高手,並當場背了好些個她的“得意之作”,很慚愧,可能是年紀大了的緣故,我一個字都沒記住。


其實我年輕時也蠻喜歡楹聯的,近些年諸事繁雜,有很長時期沒有認真關注過這類東西。但我多少知道一些本關楹聯的常識。

所謂楹聯,其實就是對聯的另一種稱呼,楹的意思是舊時家居大門前的堂柱,有些較富裕的家庭都喜歡在這個位置掛(或貼)個對聯,所以叫楹聯。

但對聯也不完全是貼在這個地方的,故對聯的範疇應該比楹聯要廣一些。


對聯在長效與短效的兩種。


長效的,自然指的是刻(或者用木板製作好掛)在牌坊、大門等建築物兩邊的,三十年前,我進雲山的真如寺時,看到石牌坊兩邊有這麼一副對聯:


到這裏不許你七顛八倒

過此門莫管它五眼六通

我不知道這副對聯原創者是誰,後來發現國內有好幾個寺廟也都在用(有的改了一兩個字),但意思沒變。——此聯的文字看似淺顯,其實寓意深刻。


真如寺是佛教禪宗的道場。

禪宗之所以能在中國影響至深,不是因為有眾多的善男信女,說實話,那些沒文化的善男信女根本分不清什麼華嚴宗、禪宗,更搞不懂淨土宗、律宗有什麼不同,他們見著菩薩就去叩頭,隻要佛主保佑他們一家人升官發財子女考上清華北大就行。

禪宗的妙義其實是由一代代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詮釋出來的,尤其是那些遊離於權力之外的讀書人,當他們靜下心來,開始思慮人生的終極意義時,禪學為他們開啟了一扇窗戶。所以他們才會提出,七顛八倒的蠢貨不可以與之共語,五眼六通的聰明鬼也沒有資格在這裏頤指氣使。


一副對聯,讓人閱盡人生。


對聯又有短效的。最明顯的便是春聯,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有的家庭,過了正月十五就把春聯給揭了。最早的春聯相傳是五代十國蜀國的君主孟昶所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另外一種常見的便是喜聯,即結婚時男女雙方家門貼的對聯,男女雙方的內容不同。另外還有壽聯、挽聯,這些都是短效的對聯。


我看過近年來寫得最感人的挽聯為是參加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並擔任防洪組顧問但拒絕在論證報告上簽字的陸欽侃先生而寫,陸欽侃先生於2011年4月11日去世。4月15日陸欽侃先生遺體告別會上的有一副挽聯是這樣的:


人雲無法亦雲,三峽關乎民生,子醜寅卯是非有賴我公砥中流

敢做未必敢當,國事居然兒戲,張錢鄧李功罪無需他人付信史

前麵說最早的春聯是孟昶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看清楚,是春聯而不是對聯,對聯的起源幾乎無法考證,早在漢朝,最受文人喜歡漢賦,到後來發展為唐朝四、六駢文,隨便拎出兩段便是絕妙的對聯,比如說《滕王閣序》當中的——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而盛行於唐朝的五、七言律詩和絕句,其中律詩的中間四句和絕句的最後兩句,基本上都要求采取對仗的形式,對仗單獨出來就是對聯。——事實上,很多人就是把詩中的對仗用於對聯,記得小時候,正好是文革時期,老式的對聯不能用,人們結婚時的喜聯就從毛主席詩詞中去選,比如有女子嫁了個解放軍,結婚對聯就用——


中華兒女多奇誌

不愛紅妝愛武裝

嫁了個勞模,就用——


發揚革命傳統

爭取更大光榮

有人用了“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用著結婚對聯,結果被批鬥了好幾天。中國文字就是這麼奇妙,一句看起來很正常的話,用錯了場合就會讓人往其它地方聯想,比如說當前貼滿街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貼在那裏是正能量,但你如果把其中的“自由、民主”等詞單列出來,弄塊牌子舉在街上行走,就很可能成為不穩定因素。——後來據說“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也不能用於婚聯。


同樣的例子,上世紀三十年代有個知識分子結婚,朋友書寫了杜甫的詩作為喜聯表示祝賀,結果被認為是戲弄——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對聯不僅內容上講究對偶,在韻律方麵也有要求,即要求平仄相對。

有人曾拿過一首古聯跟我說討教,說不對呀,怎麼都是平平調呢?我說你用南昌話試試,結果抑揚頓挫,好聽極了。此人不解,我告訴他,你不要以為自己普通話說得好就有文化,在古代,普通話不是北京話,北方方言是最沒文化的韃子說的,他們的口語當中,根本就沒有入聲字,而南方語係中則保留了大量的入聲字,可惜清朝之後,人家把我們老祖宗的語言全變成了方言。


我個人認為,網上所謂的中國十大名聯大多是文字遊戲,什麼江水長長漲漲的,一點意思都沒有,最好的對聯是昆明滇池大觀樓上的180字的長聯——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該長聯的作者姓孫名髯,是清朝康乾時期的一位布衣,據說他也想參加科舉考試,隻是因為進考場時要搜身,一氣之下罷考,從此再不入考場。

孫髯詩文俱佳,可惜後來人隻記得他這首天下第一長聯。

此聯之後,好些書呆子為了打破“天下第一長聯”的記錄,有人竟然花了幾年時間,寫出長出此聯幾倍的對聯,長是比這首長,可惜它們後麵都多了個“臭”字,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

而孫髯則不同,全聯字字珠璣,氣勢磅礴。

上聯重點是滇池的風景,神駿、靈儀、蜿蜒、縞素,分別是指滇池附近的金馬山(神駿)、碧雞山(靈儀)、蛇山(蜿蜒)、白鶴山(縞素),多麼妙的比喻!蟹嶼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島和沙洲。

下聯是詠史述事,追憶曆史:漢武帝的造船習水,唐玄宗豎立的紀功鐵柱,宋太祖的玉斧揮圖,元世祖乘皮筏渡江統一中國。曆代帝王的豐功偉績,到頭來也不過像朝雲暮雨那樣過去了;就連那紀功的殘碑,也隻是橫臥在蒼煙和夕陽之下,留下來的,不過是古廟的鍾聲、江中漁火、南飛的秋雁以及深秋的寒霜而已。

全聯讀起來,不禁讓人——-蕩氣回腸,仰天長嘯。



又記:孫髯生前就為自己寫了一首挽聯,我很喜歡,特記於此:


這回來得忙,名心利心,畢竟糊塗到底

此番去甚好,詩債酒債,何曾虧負著誰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史學對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