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襄汾南高晝錦堂記碑前楹聯考

襄汾南高晝錦堂記碑前楹聯考

2018-10-12 23:01:42未知言心齋悟語 0條評論

前幾日,隨良白兄前往南高村一遊。其門樓乃近年所建,頗高大,兩側有碑記。由門樓向西行幾百米左右,牆上幾個大字赫然在目:晉商領袖劉篤敬故裏。前行,觀劉家文化一條街,兩側牆壁上皆有文字圖畫。折向南,見若幹舊房子,其一門上匾額仍在,曰務本。複前行,先後觀“樂善好施”牌坊及德行坊,皆以鋼條圍之。牌坊上雕花精美,對聯若幹,其他介紹文字亦不少,不及細看。當是時,惟以拍照為急。

不覺已十一時許,遂入村委院,觀遐邇聞名之晝錦堂記碑,亦圍以鐵欄杆。此前有網文雲碑記被泥塗之,今日所見已無泥痕,然吾不通書法之道,遂亦匆匆略過。獨於碑前兩副楹聯注目頗久,落款亦拍照之。及出,見南高舞台在旁,亦頗高大壯觀。因良白兄有他事,遂原路返回。忽見一小門開,吾二人入門步下,乃一朝門也,其上有一鎖字仍可辨。過門洞,遂見莊稼地。回首方見門上有“潤物”二大字,乾隆某年間字樣,惜已殘缺矣。

下麵先發一組圖

門匾額 務本

樂善好施坊遠觀

據說是劉篤敬所寫

建坊奏請及禦批文字


德行坊南側字

德行坊旁邊的高大舊房子

愛山亭

鳥雀歇腳留痕


董其昌行書碑


北向朝chao門

古代每村皆築堡,有東西南北四門,

現今村裏保留此種門洞的已頗少,

鄰村北賈崗東門仍存,南北膏腴間的門洞亦存


歸後,旁搜典籍,於晝錦堂記碑前兩聯出處略有所得。

其一雲:

當為天下必不可少之人 

莫作天下必不可常之事

楹柱上有“陳眉公句”字樣,查陳眉公即陳繼儒,晚明著名文士,眉公乃其號,《小窗幽記》為其所輯。遂在書格上下載了此書,瀏覽了半天,沒有發現這句話,好在發現了另一聯(見下拙閑聯)。書格上還發現了許貴文先生的研究文章,據他二十來年的研究,《小窗幽記》乃清代書商假托陳繼儒之名而印行的。輯錄者另有其人,書名亦不同,源於明代陸紹珩《醉古堂劍掃》。許先生還出版了《醉古堂劍掃研究》一書,於是在許先生博客留言,問及此聯是否出於此書,後得到回複,在卷十有一條與此聯略同。遂在下載的和刻本上查找,見到了這樣一句:能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為人必不可及之事,則庶幾此生不虛。


醉古堂劍掃.12卷.明陸紹珩撰.1853年和刊本


小窗幽紀.十二卷.明.陳繼儒撰.清乾隆三十五年問心齋刊本


我在書上找尋此聯出處之時,仍百度了完整句子,看有無相關的介紹,所幸看到了王漁洋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說此句見於明代王象晉(王漁洋祖父)所輯《清寤齋心賞編》,我遂搜尋此書,在哈佛古籍裏下載了,找了半天,沒見影子。於是關注了王漁洋研究中心的公眾號,留言問了此句在哪裏。心還不死,又翻看這書,終於找到了,原來前麵還有兩句:士大夫當實有憂國之心,莫徒有憂國之語。我之前隻看當莫兩字開頭的,所以沒找見。後來,得到公號的回複,說在該書的“涉世善術”部分,至於最早出處,則有待日後研究。


明 王象晉輯《清寤齋心賞編》

其二雲:

拙之一字免了無千罪過

閑之一字討了無萬便宜

此聯先在偽書《小窗幽記》卷一中找到了,楹柱上標明“眉公語”,因為是輯錄的書,又不標注作者,隻能待日後發現了,下麵附上兩書的圖片。


醉古堂劍掃.12卷.明陸紹珩撰.1853年和刊本

小窗幽紀.十二卷.明.陳繼儒撰.清乾隆三十五年問心齋刊本



至於書寫兩聯的人,當莫一聯落款為屏堂穀雲陛書,拙閑一聯是雲陛再書,屏堂當是穀氏的號,所見印章皆為:臣穀雲陛。這種臣字印有講究,若是向皇家進獻書畫可加臣字,這裏為何稱臣,則有待研究。難道是奉皇命而寫嗎?敬請高明賜教!


陳繼儒和董其昌是老鄉又是好友,董年長三歲,後考中進士做官,陳科舉不順後隱居山林。二人交往頗多,都是有名書畫家。董之書法與陳之名句,也算是相得益彰。

王象晉,山東人,也是進士,比陳小三歲,其1621年出版的《二如亭群芳譜》有陳繼儒的序言。從這些交往來看,他所輯錄的心賞編中錄一句陳的話,也是極有可能的。但不敢肯定地說這兩聯句的作者都是陳。至於穀雲陛認定是陳,不知是書中所見還是別有所聞,當有所據。


                             和刻本截圖兩頁


查《太平縣誌》找到了此人資料,見下:


左為光緒版縣誌,右為乾隆版


穀雲陛,字尹儐。原任戶部員外郎候補監司,性篤天顯,友愛昆季(兄弟)。仕農部,籌畫度支(謀劃經費開支),為堂官(衙門的長官)器重。家素封(富厚),捐餉辦銅,惟以報國為念。絳邑南門橋為晉秦通衢,被水衝齧,慨然出五百修之,並資息為續修費。他若輸賑恤貧,種種義行,鄉黨德(感恩感激)之。裏居日嗜經史,富著作,一時傳誦藝林。《人物誌-孝義》

其父穀程為舉人,縣誌中亦有記載。

穀程,字紹南,彭村人。由廩生選拔中經魁(明清科舉考試分五經取士,每科鄉試及會試的前五名即分別於五經中各取其第一名,稱為經魁。穀程為雍正二年舉人)。才卓品優,學問淵博,詩文宗唐宋諸家,書法兼擬王趙。士林楷模,望重文壇。惜不永年(此句光緒版所加)。  《人物誌-文苑》

看來穀雲陛書法當受家傳影響。

其母賀氏,縣誌列女誌之賢淑條下有記載:舉人穀程妻賀氏,西彭村人。候補監司穀雲陛母,封太恭人(明清時四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事姑孝謹,聲著裏閭。相夫佐讀成名。夫故後,禮法閑身,力擔家政,內外就範。撫遺孤,嚴慈兼盡。熊丸畫荻(唐柳仲郢幼嗜學,其母曾和熊膽丸,使夜咀咽,以苦誌提神。後用為賢母教子的典故。 宋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母鄭氏以荻管畫地寫字,教其讀書。後以畫荻為稱頌母教之典),恭人有焉。


附記:吉林省博物院藏有董其昌晝錦堂圖記,據其網站介紹:董氏作《晝錦堂圖》,並書此記於後,書畫相得益彰。通篇筆調清新爽利,活潑自然。牽連引帶處,簡捷痛快,有一氣嗬成之勢。為董氏行書之精品。

吉林博物院網站上的圖

網間所見晝錦堂圖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襄汾南高晝錦堂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