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何世屏:道盡辛酸的楹聯

何世屏:道盡辛酸的楹聯

2018-07-14 23:20:10何世屏南端文學 0條評論

  在雲南廣南府之南的緬甸、老撾、泰國所構成的金三角,這裏有數千名清一色的中國人在此生活:說中國話,使用漢字,其中不乏秀才式的人物。經過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終於在那塊幾乎每天都會打一仗的土地上生活了六十年(即1970年)之後,為了後代的平安生活而加入了泰國國籍。

    他們雖然身處異鄉,但這裏的中國元素十分濃烈,學校的課本原先來之於台灣,近年來全部來之於中國大陸,但本文隻談金三角的幾副楹聯,有些楹聯道盡了他們的辛酸曆史。

    首先,看看他們的橫批:十年北伐、八年抗戰、四年內戰、甲子奮戰。可見,他們是一支無戰不與的正規軍,見證了短短的三十八年民國史。原來他們是國軍(國軍的含義是國家軍隊之意,而不是國民黨軍隊,但共軍指的是共產黨軍隊)第八軍73師的一個殘部,由中將團長帶領他們進入了這塊三不管地帶。“十年北伐、八年抗戰、四年內戰” 不需要多加解釋,而“八年抗戰”指的是1938~1945年,甚至到1980年代的書籍中仍寫“八年抗戰”,但抗戰的曆史應該超過14年(即1932~1945年)。這支軍隊在抗戰年代表現很出色,在雲南的滾龍坡戰役及鬆山戰役中,第8軍都是主力。當美軍的戰埸觀察員回憶起時任第8軍中將軍長何紹周的望眼鏡傍流下的兩行眼淚時,寫道:“這那裏是普通的戰鬥,分明是東方兩大民族的生死博鬥”。那時在鬆山戰役的戰鬥呈現膠著狀態時,“撤”,第8軍的部分兄弟肯定被全部殲滅,但坡上的敵我人數大約為3:1; 戰鬥下也會被消滅。於是,何紹周軍長下令重砲轟擊,雙方同歸於盡,這就是何軍長兩行熱淚的來由。甲子奮戰指的是1950~2010年他們在金三角的一個甲子(六十年)的奮戰史。他們受到了來自緬甸遊擊隊、政府軍、老撾政府軍、泰國政府軍的常年夾擊,但幾乎沒有吃過敗仗。緬甸和泰國意識到不可能憑他們的力量消滅這二千來人的殘部,於是,1970年泰國采用“招安”的方式,讓他們加入了泰國國籍。

    完整的楹聯有兩幅,第一幅是:

(上聯)部眾南來,叱吒宏圖金三角,

(下聯)殘軍大北,秋風落葉論狗熊。

    下聯談的是他們到金三角之前的事,“大北”指的是與共軍作戰時的“大失敗”,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南逃。上聯指的是到達金三角後無人能敵的曆史。

    第二幅楹聯算是苦中作樂吧。開始時他們在三國軍隊及遊擊隊的夾擊之下,沒有一個安穩的家,雖然每年都難於立足,但每年也就這麼過來了,聯曰:

(上聯)年年難過年年過,

(下聯)處處無家處處家。

2018年6月30日作於徐聞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楹聯何世屏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