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會走一些彎路,不過往寬處想,“多看幾道風景”。我也走過彎路,經曆了好幾次不同地方工作,也算是多看了幾處風土人情,也多嚐些人生的酸甜苦辣。幾經輾轉,我來到了昭通工作,人家都說昭通大山大水大峽穀,的確,昭通有它獨特的風景和氣候,由以前的不習慣到現在的喜歡,我感覺將會在這片土地上終老了吧。
在我上一篇對聯故事就提到過昭陽八景,其中還有一個景點就是“灑漁煙柳”了。我們經常在外麵采訪,灑漁煙柳見了無數次,當水清柳綠的時候的確有它的美,好多本土詩人都為灑漁煙柳留下了絕美的詩詞。一次下鄉采訪,經過那一段路的時候,同事任天能老師無意中說起灑漁煙柳曾經有人出了個對聯至今沒有下聯,我一聽來了興致想嚐試一下,就請任老師說來聽聽。“灑漁煙柳柳如煙”,估計當時腦袋還靈光,下聯便有了:“宜賓虹橋橋如虹”其實此聯難點的地方就是中間“楊柳如煙”的比喻和把這個比喻概括成“煙柳”這一說法,隻要找到類似的詞問題就解決了。正好我們回城的時候,往灑漁的方向要經過一座橋嗎,一來觸景生情,一來也歸功於自己是個吃貨吧,由此想到了宜賓有一個地名,有種小吃比較有名,“虹橋豬兒耙”,那橋優美的一道弧線不正好像一道彩虹橫跨兩岸嗎?其實聯中“灑漁煙柳柳如煙”裏麵灑漁隻是個地名,根本就不重要,隨便找個地名也是可以對的,要再工整一點“灑漁”兩個都三點水,而“宜賓”正好兩個寶蓋頭,重要的是“煙柳柳如煙”這一比喻,下聯就是“虹橋橋如虹”,我想這樣會更加工整。說起這個,昭通巧家縣有一潭水,上橫古樹,有人也出了一聯,也稱無下聯,“古樹橫潭,魚在枝頭鳥在浪”此聯比起剛說的那聯要更難一點,因為聯中把兩種生活不同空間的鳥和魚互換了地點,魚像鳥一樣生活在樹上,鳥像魚一樣遊弋在水中,這樣非常有畫麵和意境,我也嚐試對過,比如:“高山淩雲,花近天階月近人”但是總體來說沒有完全對上,直到有一天無意中看到西湖十景中有一景叫“三潭映月”。
總算是來了點靈感,便有一個更工整點的下聯“平湖映月,龍在廣寒兔在潭”這個為什麼要工整點呢,花近天階月近人,隻是近而已,還有點距離,後聯中龍生活在水中或是在傳說中的龍宮,玉兔卻是在月宮,湖水倒影月亮,跟水倒影古樹不是差不離嗎?龍宮中的龍王到了廣寒宮,而廣寒宮之中的玉兔則到了潭水中,有異曲同工的地方;還有騰衝熱海有一個景點,叫“疊水泉”也有一聯至今沒有下聯叫“疊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我也對了個下聯,自認為還行,便是“孤煙如柱,何須工巧直自垂”。其上聯中,也是有個比喻,還有一個似隱非隱的“彈棉花”概念,我對這一聯也是想到了讀書的時候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從中借用了“孤煙直”也有個概念“巧柱垂”。扯遠了,還是回到咱大美昭通吧。說到灑漁煙柳我還出過一聯,那是在四月的時候,我區宣傳部和新聞中心組織了作家協會和新聞工作者協會到灑漁看萬畝蘋果花,中午在觀景台大家休息吃東西的時候,由於我吃東西曆來比較快,也可能是多年的記者生涯養成的吧,狼吞虎咽吃快點不誤事。幾個洋芋下肚之後便去旁邊河堤上逛逛,這時,正值春曖花開,風和日麗的季節,那河岸兩邊的綠柳枝,在輕風的吹拂下,悠然搖擺,像一個美少女婷婷玉立河邊,秀發飄逸,唯美極了,一個上聯便應景而生:“兩岸楊柳,清風梳秀發”聯中有個擬人的比喻就是把絲垂一樣的柳枝比喻成美女的頭發,而且在梳裝打扮呢,上聯中有梳頭,那下聯起碼也來個照鏡啊,於是下聯便是“一澗幽蘭,柔水照驕顏”。上聯中“任風梳頭”下聯中便為“臨水照鏡”。正好同事們那天興致很濃,有發抖音的,有發蘋果園花開的,我們同事郭雲霞正好發了好多不知名的小花,五顏六色很漂亮。配一圖說“春天的顏色,是極美的”我便在她朋友圈留了一句:“手癢在你朋友圈出個上聯:春花萬種顏無八色”。是啊,任你花開萬紫千紅你都隻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此聯一出後悔了,把我難住了,當時絞盡腦汁也沒想出這下聯,加上有采訪任務,隻能把這事撇一邊,完成任務再說了,也不知道忙些什麼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回到家已經夜深人靜,關燈躺下的時候,一襲月色淌進臥室,哈哈,下聯有了,這“月”來得正好,月亮不是隻有圓和缺兩種嗎?這真是苦思不得,頓解偶然。趕忙開燈發朋友圈“秋月一輪麵有兩張”。
一天有兩聯的收獲,竟然有些興奮過頭,當夜失眠了。反正醒著也是醒著,順帶想起李煜的詩:“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其實這詩很多人知道,隻是我經常會在一些特定的事件或場景的時候想起或者有意去查找一些應景的詩詞,學習加鞏固吧,這樣的方法也就算是自創學習法,日積月累也會有不錯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