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話說博山民間楹聯

話說博山民間楹聯

2018-06-11 23:47:40王博博山文化研究院 0條評論

徜徉於博山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很多文物古跡、店鋪酒樓大都懸掛著古色古香的楹聯,透露著一股書香之氣、文化意蘊。楹聯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形式短小,文辭精煉,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博山楹聯大多由當地書畫名家書寫,行楷篆草字體各具特色,內容也各有所指,意味深長,彰顯了博山民間的文化底蘊。



在博山城南的鳳凰山腳下,保留著一座唐代木質建築顏文薑祠。祠廟正門兩側懸掛著這樣一副楹聯:驚天地感社稷莫大於孝,配江河揭日月至誠如神。這副楹聯對仗工整,文詞精煉,高度讚揚了博山曆史上的孝婦顏文薑感天動地、與日月同輝的孝行。傳說南北朝北周時,齊地孝婦顏文薑,孝侍公婆,任勞任怨。她不辭勞苦,遠汲山泉水,不間寒暑,終於感動神明,泉出於室內彙流成河,文薑也坐化成神。後人為紀念她的孝行,在此建廟,這就是顏文薑祠。唐朝天寶年間曾重建,到了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宋代,熙寧八年宋神宗敕封顏文薑為“順德夫人”,顏文薑祠從此靈跡遠播,香火日盛。顏文薑以德報怨,以孝道侍奉公婆而坐化為神的故事在博山代代相傳,婦孺皆知。從顏文薑身上所體現的“孝”與“善”催生出了博山人特有的樂善好施、崇尚孝道的淳樸民風。現在,博山人民每年都舉辦熱鬧的文薑廟會來紀念顏文薑,展示了博山人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孝文化的延續。



座落於博山城東荊山腳下的範公祠,是博山人民為紀念宋代政治家、《嶽陽樓記》的作者範仲淹而建造的。範公祠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六年以前,清朝、民國時期曾對該祠進行過修葺,一九九四年博山區人民政府又對其進行了整修,至今祠堂保護完好。範公祠的正門兩側,書寫著這樣一副楹聯:幼讀荊山憂樂已識分先後,長居廟堂進退更須論賢愚。此聯高度概括了範仲淹少年時期曾在博山荊山寺的苦讀經曆和作為政治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據史料記載,博山是範仲淹的母親謝氏的娘家,範仲淹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病故了,母親帶著他改嫁到了長山縣(今山東省鄒平縣長山鎮)。範仲淹少年時期,據說曾到博山的荊山寺讀書學習,博山人敬佩他的政績和節操,便在他少年讀書學習的地方建祠紀念。




同樣位於博山秋穀荊山腳下,後樂橋以南,與範公祠毗鄰的是清代著名詩人趙執信的故居,它坐落在博山著名的古代園林——因園舊址之上。趙執信故居大門兩側立柱上懸掛著這樣一副楹聯:與昉思聽曲竟被罷官曾自比傷弓斷燕,同貽上論詩獨成妙解至今想抵掌談龍。要想明了這副楹聯的含義,還得先了解一下故居的這位主人的經曆。趙執信是清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還是當時詩壇盟主王士禛(號漁洋山人)的甥婿。趙執信天資聰穎,十四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後任右春坊右讚善兼翰林院檢討。二十八歲因佟皇後喪葬期間觀看洪升創作的戲劇《長生殿》,遭彈劾革職,離開京城。此後他漫遊全國各地,徜徉林壑,晚年返回故裏博山定居因園。他雖為王士禛的甥婿,並曾一度交往甚密,但其詩歌創作主張卻與王士禛的 “神韻說”大不相同,他強調“詩之中須有人在”、“詩外尚有事在”、“詩以言誌,誌不可偽托” 的詩學原則,後與王士禛發生過激烈的論爭。趙執信的著作現有《飴山詩集》、《飴山文集》、《談龍錄》等。了解了以上情況,我們再來看這副楹聯,上聯中“昉思”是趙執信的好友清代劇作家洪昇的字,上聯反映的內容是趙執信因與洪昇一同觀看戲劇《長生殿》,以致斷送功名到白頭的傷心事。下聯中“貽上”則是“神韻說”的倡導者王士禛的字,下聯反映的內容是趙執信堅持現實主義詩歌創作主張,批評王士禛的“神韻說”,與王士禎展開論爭的典故,趙執信的詩歌理論保存在他的詩話作品《談龍錄》裏麵。這副楹聯分別以摯友和論敵入上下聯,典型概括了趙執信一生中最重要的兩段經曆,立意奇巧,對仗工整,令人拍案叫絕。另外,在趙執信晚年著書立說的正堂“磺庵”裏,懸有趙執信的畫像,兩旁楹聯是“夢拋濱海三千裏,身耐風霜七十秋”,表現的也是他因觀戲被貶,漫遊江湖的人生悲劇。




作為美食之鄉,博山餐飲行業非常興盛,無論是在繁華鬧市還是偏僻小巷,大大小小的各色酒店星羅棋布。這些酒店以其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吸引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客人。雖是酒店,但店鋪的主人卻非常注重文化品味的追求,他們大都在店堂內裝飾以當地名人書法繪畫作品,使食客們身在其中,品味美食的同時,有一種精神的陶冶與愉悅。博山的酒店主人尤其重視店鋪正門兩側懸掛的楹聯內容與書寫形式,因為店門楹聯最能突出醒目地展現酒店的格調品味、待客理念、美食特色,所以店主人往往會以不菲的報酬請當地書畫名家為其創作並書寫楹聯,這其中不乏內容精煉、意味深長之作。現特舉幾例,以饗讀者:

博山老字號“回民飯店”的楹聯是:孝水流長碧波沉香陶然兩岸人家,歲月有情風雨入饌回味百年春秋。上聯表現了博山孝婦河畔百姓怡然自得的淳樸生活,下聯表現了“回民飯店”曆經百年滄桑為博山人民奉獻美味佳肴的一片深情。

 位於顏文薑祠附近的“文薑大酒店“的楹聯是:昔孝今賢人文盛況,北滋南味美食大觀。此聯緊扣博山孝文化傳統,展現了酒店的美食大觀。

“延亮水餃”酒店的楹聯是:世傳佳肴博山菜,到此方知魯菜鄉。此店門麵雖然不大,楹聯卻一語道出了博山是魯菜之鄉的真諦。




另外,“因園酒家”的楹聯是:因園流水四時潤百卉,酒家泉源一脈傳千年。“粗茶淡飯”酒店的楹聯是:粗茶細品天漿露,淡飯常餐地寶糧。這兩家酒店楹聯的上下聯分別以店名的前後各兩個字開頭,既能醒目彰顯酒店名號,又可表現各自的經營特色,構思可謂巧妙。

博山,一座美麗的山城,一座充滿文化韻味的城市。大街小巷那一副副各具特色的民間楹聯,蘊藏著博山的一段段悠遠曆史與文化。你如果踏上這片土地,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她隱藏於質樸外表下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



作者: 王博  副教授  齊魯醫藥學院中文教研室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博山楹聯話說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