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廣泛地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成為助力學校德育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形式,擔負起“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時代使命。
在對聯的課堂教學中,運用故事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對聯的距離,邁進對聯的世界,對學生認識對聯、學習對聯、鑒賞對聯、寫作對聯,達成對聯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有著深入淺出的作用;同時,學生用學到的對聯文體,描繪學校和家鄉的風貌、分享青春生命的成長故事,學以致用,進而感悟對聯蘊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用故事的形式促進對聯教學
用故事激發學生學習對聯的興趣,是許多對聯老師常用的教學方式。傳統課堂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現故事,這種單調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閱讀能力好的學生,可以基本達到教學目的,但在不喜歡、不善於閱讀的學生眼中,文字則是乏味的。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普及,如果我們能將對聯故事以文字+圖片+聲音的綜合形式呈現,製作成生動的、有聲有色的課件,則可以激發所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度,提高對對聯魅力的體驗和感悟。
例如:用PPT呈現“朱項兩姓祠堂鬥聯”的故事(內容略)。首先,百度相關的圖片素材,並根據需要進行適當加工,製作成五頁的PPT,每頁一個圖片,置於上部,約占三分之二的頁麵,內容分別是:
朱氏祠堂掛有祠聯:
兩朝天子;
一代聖人。
項氏祠堂掛有祠聯:
烹天子父;
作聖人師。
其次,在每頁的下部配以與圖片內容相對應的文本。最後,將文本錄製成音頻,放在PPT首頁連續播放。這樣,一個簡單的集圖、文、聲一體的課件就完成了,其呈現的教學效果遠遠好於文字。
這樣的課件非常適合用於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當然,教學的重點還是利用其中的兩副對聯來學習對聯的形式要素,如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內容相關等基礎內容。
對聯的初級鑒賞也是對聯教學的重要內容,讓學生用“講故事”的方式解讀對聯、欣賞對聯,是一個很有效果的手段。例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引用對聯:
三杯竹葉穿心過;
兩朵桃花上臉來。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頭是百年身”
這樣就可以嚐試讓學生把對聯內容講成故事,從而體驗對聯的文字韻味和感悟對聯蘊含的哲理。
落實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達成課堂教學的高級目標。利用“朱項兩姓祠堂鬥聯”的故事,還可以設置以下一些問題:看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對聯有什麼作用?人們通過對聯要表達什麼願望呢?朱項兩家這種用對聯來爭強鬥勝的做法你讚同嗎?為什麼……使學生在學習對聯的同時,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2、用對聯書寫學生成長的故事
學習對聯知識的目的,是在鑒賞對聯美的同時,學會寫作對聯。目前,作為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對聯教學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的對聯興趣,以出、對句的方式來練習對聯寫作。這就要求出、對句的主題應該貼近學生和校園,內容由對聯輔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目標是引導學生愛對聯、愛學校、愛生活,分享青春成長的故事。
我們撰寫的出句,都是學生熟悉的家鄉或校園的風光景色,在與同學們共同用故事的形式解讀出句後,鼓勵學生用對句來補充或續寫這個故事。以下是一些學生的對句:
出句1:賞一嶺秋光紅葉;
對句1:醉滿園暮色黃花。
初一7班 盧心妍
學生的故事:出句是校園山坡上的遠景,對句是校園內的近景,好一幅秋天的美景。
出句2:古寺鍾聲輕入夢;
對句2:空山鳥語最出神。
初一4班 陳 顏
對句2:幽亭月色淡如煙。
初一6班 嚴芷蘆
學生的故事:出句是校外山中的唐朝古寺“資國寺”,對句是校園內的山光鳥語和小亭的月色,穿越時空的夢幻。
出句3:風過處桐江鷺起;
對句3:雨來時貫嶺雲飛。
初一7班 盧心妍
學生的故事:桐江是家鄉的水,貫嶺是家鄉的山,風調雨順的家鄉真可愛。
出句4:桃花十裏江南好;
對句4:燕子三聲柳外閑。
初一10班 黃文星
學生的故事:出句泛寫江南春色,對句是近鏡頭裏校園的春聲,這真是個有聲有色的春天!
出句5:兩岸潮音風送遠;
對句5:一川雷響雨來急。
初一6班 嚴芷蘆
對句5:孤舟浪跡雨飄零。
初一1班 莊舒蕊
學生的故事:什麼也阻擋不了,風雨故人來……
出句6:動筆能描千古事;
對句6:斟杯可解一懷憂。
初一6班 嚴芷蘆
學生的故事:一支筆穿越曆史,一杯酒消盡憂懷,這就是人生。
出句6:滄海桑田花落盡;
初一6班 杜樂樂
對句6:朝風夕雨葉紛飛。
初一1班 詹 穎
學生的故事:時光荏苒,縱是繁花落盡,樹葉還要飛舞,這不就是生命的頑強麼!
出句7:紅顏淚落胭脂夢;
初一6班 嚴芷蘆
對句7:白發笑觀天下局。
初一2班 林 琪
學生的故事:出句是青春的多愁善感,對句是老來的豁達,人生啊,且行且珍惜。
看了上麵這些學生的出、對句,以及他們講述的對聯故事,你是否會為這些可愛的文字和生命而感動?
學習對聯的路很長,青春的故事也很長……
(福建省福鼎市茂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