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散文 | 春聯那點兒事

散文 | 春聯那點兒事

2018-04-04 23:41:46王國琦歲月耕者 0條評論

  寒假最閑。


    去商業街逛了幾次,大紅燈籠高高掛,春聯福字滿街路,就連賣襪子、鞋墊、短褲的攤子也被鮮紅色占滿。


    鮮紅鮮紅的中國年悄然來了。


    五歲那年春節前兩天,哥哥帶我去遠房四爺家求寫春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寫春聯的場景。


    寫手是我的遠房四爺。四爺個子高高,身體瘦瘦,愛留胡須,是屯子的“最後文化人”,讀過幾年私塾,對對、寫詩、填詞,可謂出口成章,就連平時說話,也文質彬彬。四爺喜歡我們這些小孩子,尤其喜歡愛讀書、學習成績好的小孩子。


    每到寫春聯的日子,四爺家炕中央放一張八仙桌子,四爺坐在桌子東側,口裏念念有詞,手握毛筆,不停地寫呀寫呀。我們這些小孩也被四爺排上用場,小一點的,研墨,鋪陳大紅紙;大一點的,剪裁大紅紙,疊字塊;再大一點的,隨著四爺讀他剛剛寫好的春聯,而且要大聲讀出來,四爺做我們的裁判,看誰讀得好。


    滿腹經綸的四爺真的令我佩服。“兄弟同心山成玉,父子協力土變金”。多好的春聯,既有新春的祝福,又有美好的期冀,更有長輩對家風、屯風的傳承,通俗易懂,正好適合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屯村民。


    我異常喜歡這場景。經常早早來到四爺家,站在四爺旁邊,看他寫字,聽他說對,也樂得四爺摸我的腦袋。那時我幼稚地認為,被四爺摸過的腦袋會變得聰明起來。


    四爺漸漸老去,手不能握筆,眼看不清物體,二十三歲師範學校畢業那年,我專門去了趟四爺家,抄錄四爺積累的老對。之後,便接過四爺的毛筆,給屯裏人寫起了春聯。但我的所寫,已不再有四爺寫對聯的那股子文化氣啦。


    貼春聯,可謂有趣。春聯要貼在門框上,裏屋門、外屋門、院子門、倉房門,是一家的主門,貼寬對長對。園子門、豬圈門、雞架門或貼上一副小尺符的對聯,或隻貼上“金雞滿架”“肥豬滿圈”等祝願的詞句。


    供奉家譜的供堂是必須張貼一副春聯的,內容大都是祝福家族興旺、俎豆千秋、萬代永續的詞句。我愛讀這裏的春聯,每天早起默念一邊,晚睡前也默念,一天中不知讀過多少遍。讀它,仿佛自己的內心一下子莊重起來,與先祖對話,接受良好家風的洗禮,傳承優秀家族遺風。


    三叔沒讀過書,也不識字,有一年貼春聯,竟然把“肥豬滿圈”沾在裏屋門楣上,幸好被我們幾個剛剛上了幾天學、讀過幾頁書、識了幾個字的學生發現。從此三叔不在粘貼春聯,還經常自黑,告訴我們不要像他一樣,兩眼米黑,鬥大的字不是半籮筐,要好好學習,要識字,有知識,有文化。我們點頭稱是,笑眯眯地看著三叔,三叔也樂嗬嗬地看著我們。


    春節剛過,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溜達起各家各戶,先是讀各家大門上的春聯,比賽看誰讀的準,讀得好,讀得有感情。我善朗讀,每每成為勝者,甚至成為夥伴們爭相效仿的榜樣。現在想來,這不就是非常有效果的快樂玩耍中學習嗎!


    讀春聯的日子過不了幾天,我們便偷偷的撕春聯啦。走家串戶,一個門一個門的撕。撕春聯的目的很簡單,為了疊紙片,留到開春時玩扇紙片遊戲。你看,就連撕人家門上的春聯都是在為迎接新春做打算呢!


    寒假還有些時日,距離春節還有些時日,明天還得上街,不為別的,隻想看春節,讀春聯,品春韻。

2018年1月25日(農曆臘月初九)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春聯散文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