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聯緣,讓我遇到80歲高齡的湖北鬆滋覃章俊先生,與我一個40來歲的中年漢子結為忘年交。對聯,讓我們相遇,相識,相知。
相遇
我們的交往通過微信平台進行。記得是2017年11月2日,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楊祖新老師發布的幾張朋友書法的照片,我細細品味其中一副書法作品,之後,在評論中題寫了一副對聯:
章法依循針砭得;
俊才鬥量砥礪來。
這副對聯中鑲嵌了覃章俊先生的大名。隨後,楊老師在微信中發話:“朱老師好!覃章俊先生很想結識您,請加他老人家的微信!”於是我與覃章俊先生便相遇了。後來,在百度百科中,我查找到覃章俊先生有關信息:正直坦蕩,博學多才,治學嚴謹,著作豐富,是鬆滋教育專家、雜文名家及書法行家。
相識
在微信朋友圈中,我幾乎每天看到先生的人生感悟短篇連載。從我們相遇的那一天起,我堅持結合先生連載的主題進行聯語評論點綴,總讓先生高興得合不攏嘴,我亦樂在其中。
如主題“漢字”配聯:
年輪無價磨日月;
漢字有心究曲直。
主題“情誼”配聯:
情深患處多關愛;
誼重歡時少閑言。
主題“貪欲”配聯:
今時藏貝非手段;
穀體欠流是峽山。
主題“隨意評價”配聯:
做人自律莫隨意;
處事謹言勿妄評。
主題“相遇”配聯:
木目同音,難為一物;
遇愚異意,豈有二心。
不一而足。
相知
前天,覃章俊先生的人性感悟主題為“信”,為難了我。其文:
信,人們以為,信與不信,誰管它?不,信,相當重要。信,分兩個層次:一是信仰。二是信己。人,可以沒有信仰。人,不可不信自已。信,是人的力量。無比的力量。你信什麼,就要為之而奮鬥,就可得你所期待的東西!故,信,人的動力!
我思忖良久,人言為信。信有誠信與非誠信之分,守信與非守信之分。那麼,用何字與之相對呢?我想到“誠”、“善”、“仁”等等,均不妥。後來,憶起清朝學者鄭板橋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於是,我選取了“岩”字,山石為岩。欣然題聯:
人言謂信,二意三心,非人言終可信;
山石稱岩,千磨萬擊,乃山石始熔岩。
昨天,覃章俊先生在微信中給我發話:朱老師,我的自傳《故事·人生》特請您題詞。雖和您交往不久,但您的人品和學識已了如指掌。不能忘了您。因為是關門著作。先生還交待:我的自傳,全是用一個個故事講我坎坷,曲折的人生。我把人生的三分展示給人看,把七分撕開給人看。我的小說,學術,雜文,書畫等,都達到了頂峰。60年代就出版70萬字的長篇小說,學術研究獲中國文獻出版社編輯的文獻人物大型辭典,《中華文化傳承》封麵人物。書畫上了世界文化藝術出版社的《中華文藝巨匠》編在古代書法家王羲之等人一起,同時,還編了我兩千字的雜文。這在全國極少。
覃老先生委托,感到非同小可意義非凡。我征求先生意見,由我撰寫對聯,請楊祖新老師書寫,如何?楊老師是書法名流,也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更是覃老先生的摯友。覃老先生坦言:“朱老師,大可不必!我就是要您的真跡。這不是書法賽,是情和義!”我的題聯是:
妙趣人生,坦然麵對陰晴圓缺;
微型故事,娓也道來離合悲歡。
用宣紙書寫後,快遞給覃先生。三天後,先生在微信回複:“題詞已收到。您太客氣了,真是情深義重,太感謝您了!來日方長,我會答謝的!”先生再三囑咐我:“朱老師,不止我對您的對聯感到極大興趣,我的文人之友,說您有對聯的天賦,少有人超過您!故,建議您就定格在‘聯’上!‘聯’是文學的寶塔尖。故,很少人碰它。古人流傳下來的詩詞多,聯少。‘聯’,在《紅樓夢》中獨樹一幟,是極品,您可讀讀。”
先生的教誨是指路明燈,永遠激勵著我,鞭策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