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村裏人以前是不貼春聯的。直到有一年,父親去縣城辦年貨時,在剛剛活躍起來的市場上買了一張大紅紙。拿回家裁成豎條,寫上字後貼在了大門上。到那一年我才知道春聯。
從那以後,我家年年都貼春聯。大紅紙每張可以寫三副,還能剩下一部分短的,正好用來寫橫批。
時間久了,父親的毛筆字在村裏出了名,許多親戚、鄰居都來找父親寫春聯。後來,父親就多買幾張紅紙,給大家夥每家都送一副。就這樣,村裏貼春聯的人家越來越多,從十幾副增加到二三十副。為了避免家家戶戶的春聯都一樣,父親買了一本《民間對聯薈萃》。看到村民家門前都貼著父親寫的春聯,兒時的我和哥哥不知有多興奮。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哥哥又要去送春聯了,我們一人跑河東,一人跑河西,可父親並沒有交代今年的春聯不送給哪一家。當我們送完春聯回到家時,大門兩邊的春聯已經貼起來了,上麵寫著“春風送春喜事多,喜鵲報喜春色美”,這不就是那副寫錯了的嗎?進屋後,我急忙問正和母親一起包餃子的父親:“爸爸,你怎麼把那副寫錯的春聯貼到我們家門上了?”“沒有錯!”父親答。
父親寫過的春聯,我以前都能背下來。但是,到現在還能想起的,就剩下那副寫錯的了。我覺得,“春風送春喜事多,喜鵲報喜春色美”是那些年父親筆下最好的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