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明朝大儒王艮據此寫成《樂學歌》:“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讀書貴在能從中尋出樂趣來。
陳寅恪先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曆史學家,甚至有人認為他是繼司馬光之後,最偉大的曆史學家。民國時期,他曾在清華大學任教,是著名的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一九三二年夏天,他應中文係主任劉文典之邀,為該係招生擬定語文試題。除了一篇命題作文——《夢遊清華園》之外,他隻出了一道對對子的題目。上聯是“孫行者”。有人大惑不解,甚至懷疑他是以舊學的看家本領,向新文化挑戰。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對偶是中國傳統語文——文言文區別於外國文字的最大特點。他擬定的答案是“王引之”與“祖衝之”,而有個名叫周祖謨的考生給出的答案是“胡適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周祖謨後來成為著名的語言學家。
陳寅恪先生
現在,我就將湊泊的一幅對聯獻給諸位讀者:
出師未捷身先死
重整山河待後生
上聯出自杜甫的《蜀相》;下聯則出自著名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的主題曲。這可算是一副流水對。僅以此聯獻給從古至今那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將軍們。
南宋 宗澤將軍含恨離開人世
另外,我還集了幾幅成語對聯,一並獻給讀者諸君:
第一組成語對聯
女媧補天
精衛填海
第二組成語對聯
狐假虎威
狗仗人勢
第三組成語對聯
望梅止渴
畫餅充饑
第四組成語對聯
吳牛喘月
蜀犬吠日
南宋詩人陸遊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對聯也是如此。中國的典籍浩如煙海,其中必有許多天造地設的對聯等待著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