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泮中,不僅村前的三座祠堂及祠堂前的廣場很氣派,而且老家“李氏祖祠”(習慣叫太祠堂)的春聯也很有文化底蘊。太祠堂春聯的寫和貼是很講究的,一年輪一房下支係負責寫和貼春聯,古時太祠堂的春聯一旦寫錯或貼錯了,都要受處罰的。所以每年寫太祠堂春聯是嚴肅而又隆重的大事。輪到為太祠堂寫春聯的房下支係由毛筆字寫得好的執筆,年輕人負責張貼,本房係的老成、斯文到場指導和把關。
今年輪到我們房下為太祠堂寫和貼春聯。房下支係有空的老成、斯文、字寫得好的和年輕人來了三十餘人,中餐開了四桌。
寫春聯時裁紙,折紙,寫字,牽紙一條龍,大家都很認真。現場熱鬧而喜慶。
說到太祠堂的對聯,得對太祠堂的結構作個簡單介紹。泮中太祠堂為前中後三棟連接,後再帶泮中講堂(泮中講堂於2012年進入永新文物保護名錄)。棟與棟之間以天井采光和走屋麵水,中後棟之間的天井中有一造型叫六角坊;三棟的地麵逐棟而高成級梯狀;前棟分為門廊和前廳,中棟以擁板隔為兩部分,前部分與前棟相連,後部分與後棟相接,後棟配有左右耳房。門廊有廊(空)柱兩對,牆柱四對;三棟廳堂共有牆柱十五對,廳(空)柱八對。以前是每一對柱子和門上都貼對聯,現在簡化為十八副。
老家太祠堂的春聯什麼地方寫什麼內容經由數代紳士編撰和錘煉而成,也相傳已久,現已固定化了。其內容歸納起來大致分三大類,一是概括村莊的地形地貌;二是介紹泮中李氏淵源,三是引領啟迪後人。
十八副對聯字數最長的為門廊的旁柱聯,單聯22字,上聯“泮宜邑邑宜眾長幼有序序天倫感恩愛序天地感生存”,下聯“中成樞樞成運循環得理理時節施事情理邦國施政令”;最短的為大門聯,單聯隻有兩個字。上聯為存誠,下聯是起敬。
這十八副春聯內容很有內涵,順序也有講究,廊中柱對聯是“前獅峰後鵝嶺……,左淇澳右菩泉……”,介紹泮中村古時的環境地形。接著是鑲嵌村名“泮中”的門廊旁柱聯,上聯“泮宜邑邑宜眾長幼有序序天倫感恩愛序天地感生存”,下聯“中成樞樞成運循環得理理時節施事情理邦國施政令”,這副頂針聯字意不深,含義深廣,旨在引導後人。大門聯為“存誠,起敬”,告誡後人懷著敬仰和嚴肅的心情打開大門走進祖祠。
走進太祠堂,有兩副對聯特別醒目,因為這兩副對聯的字是這十八副對聯中最大的,那就是中棟廳柱聯,這兩副對聯介紹泮中李氏的淵源,如“派衍西平,二十六代”等。
中棟中堂的柱聯是一副以“耕讀”起頭的鑲字聯,上聯是“耕堯田憂水耕湯田憂旱耕方寸田水旱無憂”,下聯為“讀兵書懼凶讀刑書懼殘讀道德書凶殘不懼”,據傳出自明代進士之手。竊以為這是引領啟迪後人聯中最具代表性的。
老家太祠堂的春聯不僅展現了中國對聯文化,而且還蘊含了孝的傳統精神。具有一種凝聚力。
年複年的隆重而又嚴肅的寫和貼春聯,體現了泮中人對“根”的堅守,孝的傳承。也是一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踐行。
這也當是泮中李氏枝繁葉茂、源遠流長的內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