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一副楹聯傳祖訓

一副楹聯傳祖訓

2018-01-14 12:11:10黑龍江/楊柏森中國楹聯報 0條評論

黑龍江省古驛站茂興鎮幸福村楊明飛家曾保留過百年之久一副楹聯,那就是茂興楊氏家族第八代傳人楊萬聰留給後人的家規祖訓: 
平生存公正,講道德,傳忠厚,家風永振; 
處事無私念,教子孫,學仁義,福祿長榮。 
相傳在1918年,老人家聘請一位藝術大師趙文德用文毫大筆寫在堂屋的楹柱上,至今字字醒目,熠熠生輝。 
楊明飛家庭是茂興鎮站人八大姓之一,曾擁有聞名遐邇的“楊家將”後裔記載。尤其在共和國建立前後,在家規祖訓的警示激勵下,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秉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赤誠報國,楊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優秀人才。 
先輩楊萬聰生於同治九年,是清末茂興驛站站丁,曾為朝廷到邊疆在驛路上跑馬送信,處在國家多難之秋,以驛務為天職,不忘報效國家,不忘做人之本。正所謂: 
朔雪邊關,烽煙滾滾傳軍報; 
西風古道,驛馬蕭蕭遞戰書。 
還經常教導後人要銘記祖訓,以德傳家,為人永厚,以恩報國,處事無私。所以興旺了一家,興旺了一族,造就了一大批精英。 
其身下五子,嫡孫十六,叔孫三十六。子孫們正趕國難當頭的三十到四十年代。但楊氏由於有良好的家規祖訓,先後出現了兄弟楊萬盛和侄輩楊青鈞參加了馬占山的抗日部隊,在齊齊哈爾“江橋戰役”打響了東北人民抗日第一槍。有聯所讚: 
鐵馬冰河懷壯誌; 
江橋炮火報英仇。 
其孫輩楊兆春1945年參加東北民主自衛軍(四野前身)任營長,二七炮廠總指揮,參加了遼沈戰役,中共西南局三線建設副總指揮,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工程副總指揮,被國防部認定為“兩彈一星”功臣。 
1946年嫡孫九人(七男兩女)同時參加人民解放軍,投身到解放全中國的戰爭中,可為古鎮第一家。楊兆景為獨立二十三團長。楊兆行為營教導教員,中共中南局政研室研究員。楊兆顯為1950年中國第一批空軍飛行員,任機械師,師參謀長。楊靜華(女)四野獨立師機要秘書,沈陽市公安局機要科長,哈市郵政總局處長。楊兆玉1950年由人民解放軍轉為抗美援朝誌願軍,任機槍班班長,參加過朝鮮清川江戰役。 
受這一代的革命英雄影響,第四代重孫輩也都緊跟崛起。 
楊明敏,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越鋼鐵運輸團營長,副團長,南寧軍管會軍代表主任。楊立俠(女),中國核工業部化興公司財務處長。楊明樹,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空軍獨立八團政委,大慶油田設計院院屬廠黨委書記。楊明毅,由人民解放軍某部營長轉業廣東國際信托公司任副總經理。在地方工作的有楊明飛本人,共產黨員,被連年評為茂興鎮農民企業家。 
重孫楊明仁,1976年考入海倫師範,在大慶市學校工作並任教務長。重孫楊明昭,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大二入黨,大三考入公務員,1988年被省政府選為跨世紀青年幹部,如今進入縣委班子工作。這一代人都有一個共同信念: 
努力在前,艱苦何曾懼; 
拚搏在後,甘甜定可求。 
楊明飛不但以自身行為體現了繼承先輩光榮傳統,以家規祖訓為鞭策,處事以德為仁,更注重培養好下一代。 
其子楊佳勳,由哈爾濱警察學校畢業,被聘為肇源公安局漢安大隊工作。第五代玄孫楊全超,曾以優異的百米短跑成績考入大慶體校,如今走上了體育教育工作。當可謂: 
長江後浪推前浪; 
沃土新苗替舊苗。 
茂興楹聯學會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模式,於是多次組織青少年學生到楊明飛家參觀這副楹聯祖訓,同時強調:這副楹聯不是普通的對聯,而是蘊含著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樹立仁義道德觀念和如何做人的意義。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下一代青少年的第一課堂,茂興楹聯學會進一步搞好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掀起一個以家風祖訓楹聯作為第一課堂,對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的新科目。筆者身為學會會長,即興寫到: 
一副楹聯,閃爍千秋錦; 
百年祖訓,頻催世代新。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祖訓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