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楹聯創作中,我們的節奏點一般以馬蹄韻來差別,但也有一些聯是以意節來劃分節奏點。在實際運用中,常遇到連續兩個節奏點為平聲或仄聲,為了不破壞聯意,且確保節奏之美,我們常常在非節奏點上做文章,並輔之以虛詞,以糾正聯中節奏點連平或連仄現象。要注意的是,這種以虛詞來輔助節奏的,要上下聯同步。
下麵以古廣祥聯為例進行詳細闡述。
例聯:古廣祥
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
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此為二句聯。就上聯而言,第二分句若無“之”字,其節奏則為:平(領字)+仄仄+平仄,因“祚”“盡”均為仄聲字,節奏點連仄打破了馬蹄韻的節奏美。但聯家在連仄的第二節奏“將盡”中,將非節奏點字保持與節奏點相反,即“將”與“盡”為一平一仄,對節奏美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此基礎上,再用一個虛詞“之”,則將節奏調整為:平(領字)+仄仄+平+平仄,全句實現了兩仄兩平交替,達到了馬蹄韻要求。
下聯則將節奏調整為:仄(領字)+仄平+平+仄平,也使節奏點實現了平仄交替。
當然在聯句中,聯家先將“將”“遽”預設為平與仄,預設了這樣的平仄調節後,節奏成為“仄仄+平仄”,再輔助以虛詞“之”,能使節奏更趨完美。如果不事先預設,就形成連續四個字為仄聲,即“仄仄+仄仄”,這時就更需要加入一個虛詞對節奏進行調節,即“仄仄+平+仄仄”,以盡量保證聯語的韻律美。
由此可見,虛詞在調節楹聯的節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調整節奏,甚至可以救詩聯中的孤平問題,從而較好地保證詩聯的節奏美。
(作者係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楹聯研究會執行會長。此文摘自作者《楹聯十講》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