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山之勝,在俯臨揚子江,從水次送睇,樓觀皆作飛動之勢。山有明月亭,伊墨卿知府秉綬署聯雲:“月明如晝;江流有聲。”用成語雄桀驚人。
一點想法
這八個字看上去實在是很簡單。但仔細一想,又不是誰都能隨便寫出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喜歡用思力,不免著相,畫地為牢。而這八個字,純任自然。
但似乎也不是完全如此,“晝”字似乎費了些琢磨的,“雄桀驚人”的感覺特因這個字而帶出。有的版本作“月明如畫”,“畫”字溫麗,味道也更自然些。但我還是覺得“晝”好。曾聽人討論,覺得挺對:“金山之勝,在俯臨揚子江,從水次送睇,樓觀皆作飛動之勢”,這是這個聯的地理背景。“俯臨”,樓觀“飛動”,可想見山勢之峻。因此,下一“晝”字,聯的氣勢便沉雄,與其地風物的精神正相亢。而“畫”字則顯得柔弱了,放一秀麗園林或可,放在此地卻不佳。這番議論,殊值玩味。
貳
潘偉如題江天一覽亭聯雲:“天鏡照晴空,李白乍來又坡老;石鍾留勝跡,小姑依舊對彭郎。”語亦新穎。
一點想法
度娘了一下,說鎮江金山山頂有江天一覽亭。但從這聯本身的內容來看,這亭應該是位於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鍾山的。
“天鏡”代指月亮,李白有“月下飛天鏡”之句。天鏡、石鍾之對工極。李白、蘇軾都曾到石鍾山攬勝,蘇軾還留下了《石鍾山記》這一散文名篇,上聯便是這樣的來曆。“小姑”為小孤山之諧音,“彭郎”為彭浪磯之諧音,兩地均處江西彭澤,遙遙相對。蘇軾乃有句雲“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這個聯開拓的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都很闊。“天鏡照晴空”看似平平之語,但一個“天鏡”綰合了李白與蘇軾(兩人都是愛月之人),故而後麵這一句的推出簡直勢如流水。“李白乍來又坡老”,似乎什麼也沒說,但什麼也不必說了:李謫仙何等人物?蘇坡仙何等人物?他們足履所至的山水又是何等山水?你們且自去想象吧。“石鍾留勝跡”單拎來看甚至有些笨相,但作下聯起首一墊再合適不過,以迂緩之態調和流利之氣也。“小姑依舊對彭郎”,化的是古人現成的句子,然風味更佳,在全聯颯爽的氣質裏,又揉進了一些旖旎的風情。斯處山水滋味,自不待言矣。
叁
山又有皇帝行官,或署聯雲:“江澄萬頃淨如練;峰峙一拳高入雲。”視伊作較遜,然不害為秀語也。
一點想法
為啥說比尹秉綬的聯遜呢?因為一個語出自然,一個曲盡人工。
上聯還是比較自然的,化自謝眺的“澄江淨如練”。但“江澄萬頃”這語序一顛倒,頓挫之感就出來了。下聯發力就更猛了。“峙”字直是力透紙背,“一拳”“高入雲”造語更奇崛險峻。幸而金山這江這山,能穩穩把這聯壓住。
吳恭亨說“不害為秀語”,這個“秀”字,當是句秀吧。
肆
陶潭題安慶大觀亭聯雲:“倚檻蒼茫千古事;過江多少六朝山。”雄兀隻絕六合。
一點想法
大觀亭臨長江,其史起於東漢,盛於唐宋,往來騷人吟詠不絕;元末更有餘闕盡忠殉城之事,為此地添得許多壯色。而上聯但以“蒼茫千古事”一筆鉤抹,個中悲喜渾茫莫辨。下聯轉寫眼前景物,然下“六朝”二字,頓覺化實為虛,滋味愈長。此聯筆力蒼勁,造境雄渾,“雄兀隻絕六合”,的評也。
伍
江湘嵐峰青題揚州二十四橋聯雲:“勝地據淮南,看雲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人吹到月三更。”都是尋常字麵,一經名手烹調,便若清脆可口。
一點想法
江湘嵐頗多才子氣,其聯多情韻翩翩,此聯可謂代表。
上聯化自王勃的“秋水共長天一色”,下聯則用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所謂尋常字麵,雲也,水也,秋也,舟也,簫也,月也。烹調之技如何?即筆共神行,以一片清氣禦之。下聯特為靈動瀟灑,不著點塵。若要摘瑕的話,上起“勝地據淮南”畢竟有些板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