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對聯文化:新月朝霞

對聯文化:新月朝霞

2017-01-04 22:24:05漁歌子家長國學堂 0條評論

對聯,是中國最獨特的一種文學形式,廣布於廟堂和江湖,長期流行於文人圈和民間,是一個人學養、智慧、才情的瞬間爆發。

家長國學堂,我們今天學習明朝狀元施槃的一副諧音雙關聯,看看古代才子的際遇、才氣和為人。

新月朝霞

施槃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施槃,明朝狀元,蘇州府吳縣人。自幼家貧,但過目成誦,穎悟過人,號稱神童。23歲高中狀元,入翰林院,第二年即因病去世。少年高中,英年早逝,朝野共惜之。

據清人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施槃考中狀元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殿試之後,原擬昆山人張和為一甲第一名即狀元,但英宗不放心其外表,派貼身太監去考生住處看長相,回來稟報說張和的一隻眼睛有毛病,相貌最好的是第四名施槃,年僅23歲。英宗皇帝朱祁鎮大筆一勾,欽定施槃為狀元,入翰林院任編修,而把張和降到了第四位。

據說明朝開國後,從朱元璋起就以才貌雙全作為錄取狀元的標準。以朱元璋長相之奇崛,偏對狀元有此要求,真是奇哉怪也。查明朝狀元表,明朝確因相貌及姓名而多次而改變狀元人選:

洪武四年,原取郭翀,但因其貌醜而改為吳伯宗;

洪武十八年,原取花綸,但因明太祖朱元璋夢見殿中有巨釘而取丁顯為第一;

建文二年,原內定王艮,但因王艮其貌不揚而改擢胡廣為第一;

永樂十九年,原取劉矩,但因明成祖朱棣夢見鶴翼而取曾鶴齡為第一;

永樂二十二年,原以孫曰恭為第一,但因其名不為帝喜,遂改取邢寬,邢寬有足疾;

正統四年,原取張和,因張有眼疾而改取施槃;

景泰五年,原取士丘浚,因其貌不揚而改取孫賢;

天順四年,原取祁順,因與皇上朱祁鎮之名相近,遂改取王一夔;

弘治十二年,原取豐熙,因豐腳跛而改取倫文敘……

有關明成祖朱棣禦批邢寬為狀元,據說還有個故事。殿試結束後,原擬取孫曰恭為第一,但那時文字豎行直寫,“曰恭”兩個字上下一連,一眼看去成了“暴”字,與姓連起來,成了“孫暴”,怎麼看怎麼別扭。往後一翻,跳出個“邢寬”,孫暴哪如邢寬,就邢寬吧!邢寬就成了狀元。《明史》中專門記載了一筆:“己卯,賜邢寬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取天下之士,尤其是狀元魁首,竟然因相貌或姓名而反複,實在荒誕得厲害。明朝竟如此之明!

不過自古以來的所有考試或競賽,所有標準都是人為的,所有選拔都是人來落實的。第一名進士和第四名之間距離能有多遠?本來難分伯仲,硬要分出一二三四,於是就有了最大的受益者和相對的受害者。

以今天這副對聯而論,施槃確實是大才子。不過此聯來曆又有兩種傳說:一種是施槃小時候,張都憲來到蘇州,看施槃不凡而出的上聯;一種是考上狀元後,第二天去拜訪張都憲,張款待中出的上聯。以對聯內容而論,我覺得後者可能更大,更符合新中狀元的語境。

上聯寫月相。“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新月是上弦月,殘月是下弦月,新月如弓,殘月也如弓。既準確,也很有意境。但這裏麵應有諧音雙關,可能寄寓更多。弓諧音公,弦諧音懸。新進者如公,如新月初升;衰退者如我,如殘月西沉,我們雖然都是“公”,但一個走上坡,一個走下坡啊。見新科狀元年少才俊而令人生遲暮之感,這也是人之常情。

下聯對以錦。“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朝霞像錦,晚霞像錦,東川有錦,西川有錦。以霞對月,以錦對弓,顯然更有氣象。同時也有諧音雙關,錦諧音進,川諧音全。朝霞似錦,我如朝霞;晚霞似錦,君如晚霞,但不管是朝霞還是晚霞,不都前程似錦?不管是東川錦還是西川錦,不都光彩如錦?

在轉瞬之間答以妙對,且對出聯者既讚美又安慰,看來這施槃不僅是做對子的一位高手,也是做人的一把好手。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朝霞新月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