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對聯之小記

對聯之小記

2016-12-21 10:07:57周靖輝wuyueaihao 0條評論

才疏學淺,不通文墨,如我,在這樣的情況下,懷著虔誠與親切的心情,去瞻仰一座可稱為文化地標的建築,且是一次又一次,一定是有不淺的緣由。故事要從千年前開始說起。

 

一身貧病的杜甫,或飄遊於江中小舟,或旅租於江邊小閣,留下了數十首不朽的詩篇,卻終因饑寒交迫客死舟中。往事越千年,但充滿使命感的湖湘人民沒有忘記這位偉大的詩人,為紀念他而在湘江邊修建的杜甫江閣,終於在本世紀初年,屹立在了湘江之濱。

 

有閣必有聯,正如,一條騰飛的蛟龍必有明亮的眼睛。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瑰寶。在麵向全球楹聯界聲勢浩大的征聯活動中,我姑父的一幅對聯脫穎而出,幸運中選。盡管這樣的事對於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古典文學功底深厚的姑父來說稀鬆平常,但我們還是不由自主地為之驕傲與振奮。

 

 

我還尚在念中學時,滿壁藏書的姑媽家,就是我非常羨慕和喜歡去的地方。在我印象中姑父挺嚴厲的,但是卻長兄如父一般地疼愛和照顧著姑媽的弟妹子侄。雖然與姑媽姑父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但他倆做為我們父輩的長姐長兄,已給我們這個大家庭滲入了一股書香的氣質。如果說我的父親著意將我引入了一個愛書的大門,我的姑父則不知不覺將我領進了一座文學的城堡。從他的談話間,氣質裏,我感受到了文學不同凡響的魅力。

 

而因為姑父對於楹聯極深的研究和極高的創作水準,對聯也成為了我們這個大家庭最常談起與最感親近的雅物。這必得讀多少書,做多少思考,才可濃縮成這個中國最小最精煉的文學體裁!可我管不了這些,甚至還由此默默地喜歡上了它。記得高二那年寒假,語文老師要我們每個同學都創作三幅春聯做為寒假作業。而我寒假又恰在姑父家裏經過了一陣對聯之美的熏陶。開學了,語文老師在黑板上謄寫了兩幅用來講解。我驚奇地發現,這兩幅對聯竟然出自於我的筆下。其中一幅我還記得——春雨一點千枝競秀,爆竹一聲萬眾歡騰。另一幅稍長,每聯有十一個字,已經一點都沒有印象了。老師那次很認真地將這兩幅幼稚的對聯當作範文來剖析,甚至我那個上下聯中的以“一”對“一”,他都給予了肯定。老師坦承這對聯並不是怎麼的好,可是他更知這隻是出自於一個十六歲的、初識文字的少年,她熱愛這樣的文學體裁,她需要很好的鼓勵……這必將銘記且感動一生的鼓勵啊!我也確信這件小事,這世上隻剩下我一人記得。

 

 

杜甫江閣建成後,姑父的對聯也被刻製懸掛上了江閣之上。大概還是二零零五年的時候,我的丈夫正在長沙工作。我們帶著孩子,越過橘子洲上宏偉的大橋,又漫步沿湘江來到了杜甫江閣之下。舉頭仰望,雖並不高聳入雲,但莊嚴肅穆,又因有親人的文跡留於此而倍感親切。一層層一幅幅地尋找,直到登上最高的一層樓,才看到了姑父的對聯。“江閣駐詩魂,合與草堂同不朽;星城舒畫卷,寧教天府獨爭先!” 姑父的對聯,與門楣額匾上的”杜甫江閣“幾個大字一起,形成了這座建築氣宇軒昂的封麵。腳下,湘江水湯湯奔流;對麵,嶽麓山巍巍聳立。杜甫的浩氣詩情,攜衡嶽之長風蕩過,亦剛亦柔亦悲憂,千年不止。

 

昨天,在時隔十一年後,我與姑父的女兒,我的表姐,再一次登上了杜甫江閣。表姐的心緒自是更甚於我之上的激動。這些年,表姐利用業餘時間,不懈地收集與整理她父親早年發表的散文、小說等作品,並一點一滴地寫下了許多回憶性的文字。她早已是她父母文學創作上的得力助手與傳承佳人。此次,她特意而來,登上江閣,撫摸著父親的名字,朗誦著父親的作品,讓做為旁觀者的我,亦為之動情動容……這隻是她父親浩浩的文學生涯中,安放於此的二十四個字而已,卻也令她格外地尊重與珍愛。這便也是每一位父親,對於自己兒女獨一無二的魅力。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小記對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