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看,短小精悍是楹聯的特點。長聯比較特殊,留到後麵說,這裏先說說一般楹聯使用句式的情況。為討論方便,把以幾種句式歸為文句、詩句兩大類。
1. 純用文句。
在駢文裏句式組合主要有四言、六言、四四、四六、六四、六六等幾種。短聯用駢文句式的較多。
四言:四言聯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較少采用,但也不乏佳作。
如杭州黃龍洞聯:
黃澤不竭;
老子其猶。
清代伊秉綬題鎮江金山寺明月亭聯:
月明如畫;
江流有聲。
武夷山天遊峰前一覽台聯:
遺世獨立;
與天為徒。
桐鄉張某題秋瑾祠聯:
六月六日;
秋雨秋風。
也有單用六言的。
如劉基自勉聯:
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方叔遠題蘭陵酒寮聯:
不問神似形似;
相期醉鄉故鄉。
春聯:
爆竹一聲辭舊;
桃符萬戶更新。
四四也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駢文句式組合。
如曾國藩自題聯:
不為聖賢,即為禽獸;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湖南桃花源聯:
紅樹青山,斜陽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四六是駢文典型組合,但用於楹聯的並不多。
如曾國藩題江西省奉新九天閣聯:
百戰山河,剩此樓頭煙樹;
九天珠玉,吹成水麵文章。
六六:這種組合念起來缺乏變化,如果結構相同,尤顯板滯。偶爾使用,以有所變化為佳。
如梁止水中翰題隨園聯:
雲山金石圖書,此地可稱三絕;
循吏儒林隱逸,先生自有千秋。
至於六言以上的句子,或用古文,或用白話;兩句以上的楹聯,用文句進行組合:均視句意表達的需要和作者的匠心,難以歸納為幾種固定模式。
如《對聯話》載佚名撰聯,用散文句式:
大海有實能容之量;
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顏伯燾題滇南巡撫堂聯,用駢文和散文句式:
彩雲見處,先後六十年中,三世建牙,宜何如效涓埃以肯堂構;
湛露承來,縱橫八千裏外,百蠻稽首,所願與興禮讓而廣農桑。
乾隆帝禦書大成殿聯,用駢文句式和散文句式,盡顯正大雍容:
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有的純用四言,但結構有所變化,如《對聯話·題署一》載長沙天心閣聯: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來日大難,登斯樓也;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群兒相貴,卜之鬼乎?
有純用三言的,如顧晴穀題電報局聯:
發乎邇,見乎遠;
觀其器,知其工。
2. 純用詩句。
理論上講,凡會作律詩者,都會撰五言聯、七言聯。當然,同樣是五言、七言,作為律詩中的兩句有可能無法脫離上下文而獨立存在,而作為楹聯必須“意足”,在創作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楹聯中純用詩句的情況比純用文句的要多很多,這也是有些人會將楹聯視為“詩詞分支”的一個原因。
五言,如鄭燮自題聯: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七言是運用最廣泛的楹聯句式,數量上居於首位。推其原因,在於舊時文人把近體詩作為基本功,用律詩句式撰聯駕輕就熟,即便對楹聯撰法沒有深入研究,也能寫出像樣的聯作;而五言容量小、難以施展,就讓七言律句獨領風騷了。
七言聯傳世佳作很多,如王夫之題衡陽草堂聯:
清風有意難留我;
明月無心自照人。
杭州西湖慕才亭聯: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
五言詩句與七言詩句組合,如峨眉山報國寺聯:
秋月朗晴空,五夜山風獅子吼;
菩薩開覺路,千年花雨象王宮。
也偶有五言與五言、七言與七言組合的,這種組合聲律上缺乏變化,很少有人使用。
偶有使用的,如俞樾題杭州九溪十八澗聯: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
明代佚名撰元宵節聯:
謾設燈火向天開,隻喜月明無犬吠;
任是笙歌隨處滿,何如雨足有牛耕。
五言聯、七言聯與五律、七律中的頷聯、頸聯在形式上(包括聲律規則)看是一樣的,有些律詩中的兩句抽出來也能獨立表達完整的意境,往往被人用作楹聯。
如杭州靈隱寺聯: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這是宋之問五言排律《靈隱寺》中的兩句,相傳是駱賓王替他續的。這類“楹聯”,如果不問其出處,完全符合楹聯的各項要求;但它們本來是作為詩句而不是楹聯創作的。由於它們是上下句一起從原詩中取出,與上下聯分別取自不同詩作的集句聯不同。集句聯是一種創作,而這種“楹聯”隻能稱之為“發現”,其“著作權”還是屬於原詩作者的。
3. 雜用文句與詩句。
雜用文句與詩句,能調節好節奏,張弛有度,寫出多種風格和韻味。這也是最具楹聯本身特色、區別於其他詩文體裁的組合。
四七式是常見的文句律句組合,這種格式結合駢文與律詩的特點,典雅而具風神,端莊而不板滯,很受作者和讀者的歡迎。
如杭州西湖湖心亭舊聯:
四季笙歌,尚有窮民悲夜月;
六橋花柳,渾無隙地種桑麻。
齊梅麓題蘇州滄浪亭聯:
四萬青錢,明月春風今有價;
一雙白璧,詩人名將古無儔。
四七式不全是用七言律句,如方萱年題濟南大明湖曆下亭聯:
獨上高樓,是山色湖光勝處;
誰家畫舫,正清歌美酒良時。
聯中的七言句不是律詩句式,而是詞曲句式,“是”、“正”為領字,節奏點為“色”、“光”、“處”,“歌”、“酒”、“時”。
也有用四五式的,如合爾濱極樂寺聯,用四言駢文句式和五言律詩句式:
永世有因,大悲觀自在;
諸天無相,極樂仰文殊。
這種組合往往不如四七式那樣氣足神完,用得較少。
稍長的楹聯,往往是詩句、文句組合使用。
如明代金聲自題聯,前二句用文句,末句用詩句: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紹興右軍祠聯,依次為詩句、文句、詩句:
陵邑久蒿萊,緬江左衣冠,尚有文章傳勝遠;
登臨餘感慨,望中原戎馬,莫教人物負溪山。
仔細體會不同句式的特點,我們能感受到楹聯特有的張弛有度、抑揚有致的韻律美。
選自尚佐文《楹聯概說》,經作者授權發布,略有變動,題目為公眾號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