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巔峰在清代,這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相比而言,民國對聯技法更成熟,但氣象、學養方麵多有不逮。但是如果反過來,有人提出清代的主流文學是對聯,這是我堅決反對的。一種文體在某個時代達到巔峰與其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文學是完全不等價的,就像小說雖然在明清達到巔峰,但同樣不能說明清的主流文學是小說。
雖然清代對聯的藝術成就難以超越,但我認為對聯這個文體並沒有在清代完全成熟。原因至少有三:文人不重視,許多人不將對聯結集,大量對聯也找不到作者或者張冠李戴現象嚴重;題材單調,以題署和應製為主,甚至有不少人的聯集中隻有挽聯一體;缺乏理論研究,即使是著名的《楹聯叢話》和《對聯話》,主要的功用也是記錄對聯作品而已。
其實,民國時的對聯發展已經超過清代,可惜由於政治變局的原因,民國文人沒有清代文人深厚的學養,對聯水平也難以相提並論。可以這樣說,對聯這個文體遠未達到它的巔峰,原本可以預見的對聯創作和對聯理論高峰並沒有如期到來,而是在攀登高峰的過程中不幸滯留在半山腰。
即使創作水平難以比肩清人,但僅從文體發展而言,當代對聯已經遠較清代和民國成熟。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對聯由實用性向文學性的演變,其題材的擴展、風格的變化、語言的豐富、思想的交融等,都是對聯文體更加成熟的標誌。對聯的外延在不斷擴大,如果永遠在所謂的傳統桎梏裏打轉,對題材、風格、語言、思想等方麵的嚐試和創新視如虎豹,不得不說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那麼,與傳統對聯相比,當代對聯已經有哪些嚐試,又應該有哪些創新方向呢?
題材創新
傳統對聯的題材並沒有標準分類,隻能從三部著名聯話《楹聯叢話》、《對聯話》、《古今聯語彙選》中尋找一些端倪。
《楹聯叢話》:故事、應製、廟祀、廨宇、勝跡、格言、佳話、挽詞、集句集字、雜綴諧話。
《對聯話》:題署、慶賀、哀挽、雜綴、諧謔。
《古今聯語彙選》:名勝、園林、祠廟、刹宇、慶賀、哀挽、廨宇、學校、會館、戲台、雜題、投贈、諧謔、諺語、雜綴。
不得不說,這些分類有些並不在一個維度上,但綜合籠統看來,仍然可以勾勒出傳統對聯的大致分類:勝跡、園林、祠廟、格言、投贈、慶賀、哀挽、學校、會館、集句、諧謔,等等。當然,也可以粗線條地分為題署、交際、行業、諧謔、文學等門類。
在這些分類之外,當代又有“詠物”、“懷古”二體,佳作頗多。
詠物
詠物是古人詩詞中的常見題材,有些是單純描摹事物的形態,有些是借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感,也有些將作者的誌向、襟懷融入事物之中。如果不算詩鍾,古代對聯中詠物之作很少見,有些所謂的詠物聯其實是行業聯。比如“宇內江山,如是包括;天涯骨肉,到此團圓”其實是餛飩店的對聯,“發於聲如雷如電;其為氣至大至剛”則是花炮廠的對聯。
當代有許多純粹的詠物對聯,上承詩詞餘脈,茲舉幾例:
大瀑布(無窮江月)
未沸騰時原腆靜;
大跌落後轉從容。
龜(懷抱昆侖)
四海亦何遙,若堅忍堪能量以;
萬年則太古,非泰然不足處之。
頭發(莫非)
若春雲來馬嵬坡前,隱隱何堪柔繞指;
擬秋草立嶽家墳上,蒼蒼猶作怒衝冠。
紅豆(何愁)
才解紅塵一種,便繾綣愁生,玉顆春風掌上;
不知白發幾何?料蕭騷倦讀,青燈夜雨江南。
詠物聯也有再進一步的創新,比如“李白與馬”一題,細雨沾衣寫道:
浮生本天地之塵,十萬裏被發行吟,不溺於心,則溺於俗;
君子有達窮之惑,一百年與時俯仰,世無伯樂,敢謂良材?
這是一個很抽象的題目,作者將李白與馬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聯意又不限於此,而是通過對“浮生”、“窮達”等的描寫、生發,將聯語引入更宏大的思考之中。
又如,“挽一隻在秋風中死去的蝴蝶”,一脈花香寫道:
莫可辨卿如葉、葉如卿,涅槃證此生,比翼秋風歸幻夢;
從來知汝戀花、花戀汝,蕭瑟傷明歲,孤身春野悵繽紛。
誠然這是一種不常見的題目,也曾經有不少批判的聲音,但是同樣可以融入許多情感,比如對淒美凋落的惋惜、對朝暮生死的哀傷。無論如何,嚐試一些多元化的想法總是好的,如果隻看題目就否定作品,實在是不可取的。
懷古
杜甫雲“側身天地更懷古”,其“詠懷古跡”五首可謂懷古詩作的典範。古人往往對一個人物、一段史實心生感慨,或抒發誌向,或映射現實。比如杜牧的《烏江懷古》、王安石的《金陵懷古》等,都是懷古佳作。
當代對聯最典型的懷古是“人物”聯,傳統對聯中也有涉及人物的作品,但大多是祠廟一類,與純粹的人物對聯還是有所差別的。祠廟類對聯注重實用性,以敘述所供奉人物或神靈的生平為主,而詩詞中涉及祠廟的懷古作品則注重感發。從文學價值而言,寄托作者情感的作品無疑是勝過單調的敘事或議論。
唐伯虎(林南)
天助清狂,竟許其謝公屐、江郎筆、劉伶酒;
世知寂寞,故佐以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
曹操(老雨)
我公乃不世出之雄,政餘試作四言詩,獨承風雅;
人力有不可及之事,天令未成一統業,豈在孫劉。
李賀(李深秋)
避諱絕功名,奉禮郎早負初衷,懶向終南尋捷徑;
招魂餘恨血,唱詩鬼竟成奇讖,劇憐一葉到秋風。
金聖歎(鳩竹)
人間幾伉聲,狂狂狂狂狂,卅五英年,批史講經,高奇闊落;
刀下重眅眼,罷罷罷罷罷,兩三係事,割頭飲酒,痛快淋漓。
相比於人物對聯,針對某個曆史事件的懷古作品更複雜一些。與詩詞的多層次架構不同,對聯的行文相對比較直線化一些,所以如何在錯綜複雜的曆史事件中,完成取材、敘述、議論、感發等環節,成為對作者的一個考驗。我曾經寫過一組“崖山海戰”的對聯,不揣淺陋,聊作一例:
家國喪胡塵,猶瀝寸丹,危岩古木龍旗動;
江山餘烈氣,試澆杯酒,海雨天風戰血腥。
天地存不屈氣,慨十萬哀兵,宋室將傾寧蹈海;
風雷發太息聲,激三千濁浪,厓山危峙與招魂。
蹈海寧何辭?彼強寇使華夏亡,節烈長存,十萬蒸民死宋室;
招魂唯一哭,我悲歌與英雄祭,旌旗不折,三千濁浪激厓山。
北望皆虜騎煙塵,愾然衣甲同仇,崖石自崔嵬,來憑吊薤露悲涼、國殤慷慨;
南渡有滄波島嶼,恨未旌旗重整,海潮猶激越,空喟歎龍鱗戰血、馬鬣劫灰。
文字創新
文字是文學的載體,作品的意境營造、思想寄托等都需要通過文字來表達。隨著對聯文體的不斷成熟,對聯的文字技巧也更加豐富,在古人的基礎上,當代對聯作者也有許多嚐試和創新。
句式變化
古代對聯以七言為主,根據對《楹聯叢話》和《對聯話》中對聯作品的粗糙統計,七言對聯占了四分之一左右,如果再加上五言和四七、五七幾種常見句式,幾乎包含了一半數量的對聯作品。其實,對聯句式的豐富和變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長聯為例,早期長聯句式隨意,讀之頗有氣息混亂之感,自孫髯翁“大觀樓”之作出,長聯句式逐漸嚴整,體式也端莊大方起來。
當代對聯的句式的變化較古人更為豐富,而對某些句式的研究甚至超越古人。比如“五五七”一體,較之五、七言短句更利於鋪排又不嫌累贅,已經成為當代對聯最偏愛的句式之一,而在其基礎上變化而來的“五四七”、“五四四七”、“七五七”、“七四四七”、“七七七”等句式,也有許多心得和研究,詳情請猛擊“掌握一種句式,打通對聯氣脈”一文。
由於句式使用更加靈活,當代對聯非常注重自對的使用。對仗美是對聯的核心審美之一,但是如果對聯句數較多,很容易影響上下聯之間的對仗美,因此長聯大量使用自對就成了一個解決辦法。此外,嚴謹的對仗有時會造成氣息板滯的問題,這時使用自對打破固有的對仗模式也是非常有效的。
以自對的運用為核心,當代對聯有幾種創新句法,簡述如下:
鬱孤台(林南)
名州攬章貢風煙,襟古帶今,近則撫匡廬,遠則視吳楚;
壯氣激山川懷抱,充天塞地,凝而為台闕,發而作詩篇。
起句用散句起,如果按照“套路”,結語一般是七言律句,這樣一勁健一穩重,章法井然。作者顯然對這種常規寫法並不滿意,希望加重結句的分量。古人以四言自對收結的對聯並不少見,但拓展到五個字,行文的感覺就有了明顯變化。此聯以“近”和“遠”、“凝”和“發”對舉,從抽象中提取出具象,又與前麵兩個分句遙相呼應,頓增奇崛之氣。
題鴻雁(寒天)
北來恒綠,南去衡青,倏爾何時,春秋如夢;
獨則孤鳴,群而比翼,恍然一顧,荏苒在衣。
首先要說明的是,四個四言分句並不是當代人的創舉,古代對聯便有一些這樣的作品,比如吳恭亨題天心閣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來日大難,登斯樓也;人心唯危,道心唯微,群兒相貴,卜之鬼乎。”但一來數量不多,二來各分句間的變化不如當代豐富。此類對聯,既有前兩分句或後兩分句自對,也有通篇自對或通篇不對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上麵這副對聯就是典型的前兩分句自對破題,第三分句轉折的要點在於靈動地承上啟下,尾句則從虛處進行收結。
陶然亭(金銳)
由嶽麓楓林愛晚,至琅琊泉釀貪歡,原無論江北江南,雅趣陶然同白傅;
飲酒篇適意青山,漱玉集銷魂佳節,聊與說唐前唐後,幽懷各自托黃花。
對聯講究多分句之間的句法變化,所以起結都用七言的情況,往往一句用散句一句用律句。這副陶然亭對聯是我曾經的一個嚐試,連用四個七言分句,這樣就尤其考驗變化的手段。因此,前兩分句用自對取其整飭,但句子本身卻用了散句又希望不那麼呆板,第三分句、第四分句則是一散句一律句,同樣是為了增加聯語的變化。這副對聯修改最多的是前兩個分句,力圖達到句中自對而上下完全不對甚至節奏都打破的效果,最終的成稿也隻能算差強人意而已。
語言風格
每種文體都有自己的體氣,對聯也不例外。但對聯除了主流風格外,還吸收了詩、詞、曲、文、賦等文體的語言風格,可謂海納百川、兼容並包。像詩的作品很多,不必贅說。像詞之對聯溫婉曲折,比如江峰青悼亡之作:“論心曩日,願與卿鶴算平分,撒手竟歸休,僅遺冷翠零香,續命無湯春去早;稽首慈雲,乞還我鴛盟如舊,慧根應不昧,可憶輕羅小扇,憑肩有約晚涼初。”像曲之作通俗流轉,比如李篁仙贈妓之作:“種柳自成春,掛起長條短條,化作離緒別緒,綰住郎心妾心,千三百裏東風,總難解恨;吹簫人似玉,聽殘前曲後曲,想到此生他生,忘卻今夕何夕,二十四橋明月,都要銷魂。”像文之作雅健渾成,比如俞樾自挽之作:“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書,流傳人間,是亦足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浩蕩蕩曆半生三十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乎。”像賦者鋪排典麗,比如孫髯翁“大觀樓”長聯、鍾耘舫“望江樓”長聯。此外,尚有類民歌者、類白話者、類戲文者、類燈謎者,不可一一數也。
五四以來,白話文盛行,自然白話對聯也越寫越多。但是,對聯終究以凝練、典雅的風格為主流,如何寫好白話對聯對作者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此外,古人也有不少白話對聯,比如王闓運題土地廟之作:“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因此,白話對聯似乎也算不得什麼特別的創新。不過以白話為基礎,融入歌詞、新詩的風格,倒是有許多佳作頗值一讀:
詠柳(雪舞麝夢)
多少年過去,我守著陽關,看你離開的方向;
東西客走來,誰停下腳步,折些傷痛的情懷。
沉醉(謝青堂)
吹我以風,葬我以雲,向天之盡頭,那裏有個無名海;
抱蕊如睡,開花如醒,在誰的掌上,偶然寫滿一生香。
遺失(燕七)
看著無助的人潮,許多背影漸行漸遠,想起你曾說:你注定隻能流浪;
透過慌張的城市,那處街燈忽暗忽明,其實我知道,我應該怎麼堅強。
挽邁克爾·傑克遜(無字)
夢回故裏,撣落憂傷,我記得,我和藍調;我記得,小溪和我的童年,山野和我的夙願;
站在鏡前,看著自己,我知道,我是黑人!我知道,大地是我的聽眾,天堂是我的舞台。
內容創新
我曾經被問到在文學領域人和機器誰能更勝一籌,當時我的回答是:“人類熾熱的情感會戰勝機器冷冰冰的邏輯。”姑且不論日後是否會出現同樣擁有情感判斷的人工智能,僅就文學藝術而言,將情感融入作品之中肯定是非常重要的。遺憾的是,由於對聯天生的實用屬性,很多對聯過於“無情”,甚至如吳恭亨所說,“凡流連風景語,最忌無寄托、無注射,兀然空作一攝影器”。
王國維引尼采所言,“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可見真切和深摯是情感表達的關鍵。我以為,對聯的情感,可在傳統風格的基礎上,繼續向內和向外拓展。所謂向內,就是叩問內心,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比如鍾耘舫題龍川頂之作:“西川以此地為雄,勒馬問河山,誰漢誰唐,拋灑古今無限淚;東望覺吾鄉不遠,持螫念親故,我歌我哭,思量仙佛有情天。”所謂向外,就是將個人情感融入社會、文化、曆史的大背景之中,比如彭玉麟題鎮海樓之作:“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鬥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在我看來,向內與向外的情感可以通過“關注生活”和“反映社會”來表達。
關注生活
古人對聯涉及生活的,無非格言作品和一些賀聯、贈聯、挽聯,但總覺得隔靴搔癢,不甚過癮。孔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當對聯作品習慣了冠冕堂皇的創作,關注生活中一些細碎的事物、幽微的情感,也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陽台(鳩竹)
收不十重煙景;
看第一日春花。
古人關於住宅的對聯,以大門、廳堂為多,偶爾有一些“小地方”的對聯,也大多是就其功用而言,或以戲謔的方式闡發某種哲理。但這副陽台對聯,就完全是作者內心的真實寫照,既沒有大場麵,也沒有大道理。小小的陽台,不似古人登高遠眺,一覽蒼茫,而是目力所及的普通景色而已。這種普通景色是人人都能看到的,所不同的是作者那顆向往光明、充滿希望的心,這種情懷也通過下聯表達得唯美而動人。
春節回家(劉鬆山)
催我無非夢,身上行囊,除卻孝心何必滿;
有娘即是家,杯中鄉酒,自多春意不須溫。
春節回家探親是中國人的傳統,忙碌了一年的人們,收拾行囊,回到故鄉,回到父母身邊,無論多少疲憊、辛勞、煩悶、委屈,也都可以暫時拋在一邊了。這種情感是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如何通過對聯表達出來呢?作者上聯先下一“催”字,那種歸家的急切之情躍然紙上,然後寫行囊中裝滿“孝心”,生動新穎。下聯則寫有親人處即是家鄉,又將“春意”與“鄉酒”巧妙地揉捏到一處。此聯行文樸實通俗,也是努力將情感與文字風格保持一致的做法。
族譜補文(何愁)
二十年來家室,有生、有歿、有婚、有學,即今小字摩挲,試與辨心中滋味;
四五戶之柱梁,曰砥、曰擎、曰鎮、曰持,已此白頭憔悴,將誰補身後文章。
族譜是中國傳統家庭對於祖先血脈傳承的一種記載,所謂“補文”,就是家族有出生、嫁娶、過世等重大事件時,需要在族譜上補充記載。一段段的“補文”,有喜有悲,仔細讀來,無異於一幕幕場景在腦中回現,其中滋味,甘苦自知。上聯是就“補文”本事而言,下聯則是將情感升華,作者感慨家族中的柱梁漸漸老去,後繼無人,徒生喟歎。這種由淺到深、由淡轉濃的情感流轉,寄托於一件似乎平常的事物之上,卻能給人感同身受的體驗。
反映社會
我們每每強調文學的“時代氣息”,我從不反對這一點。但事實上,“時代氣息”並不是表麵上那麼簡單,也不是用一些新名詞、寫幾件剛發生的事情,或者幹巴巴的喊幾句口號那麼膚淺。很多人可能混淆了“時代感”的意義,認為“時代感”就是直接、淺白、通俗,而一切溫婉、曲折、回旋的風格就是“食古不化”。其實,“時代”與“傳統”並不矛盾,所謂時代,是關於時代的敘述、反思、批判、沉澱等,而其行文同樣應該符合傳統審美,即內斂、沉鬱、典雅等語言風格。
詩可以“興觀群怨”,其中“觀”和“怨”便與社會緊密相連。古代詩作中不乏反應社會的詩篇,或讚頌或諷喻,各盡其能。傳統對聯也有一些與時事相關的作品,但近乎諷刺戲謔,比如劉師亮“自古未聞糞有稅;而今隻剩屁無捐”諸作,每每被視為遊戲文字。當代對聯則有許多作品對某一具體事件展開,深入挖局其背後的內涵,表達自己的思考和觀點,其風格則守中取正,與古人大不相同。
以下作品,由於“你懂的”原因,不加解說,僅作一觀:
題重慶“史上最牛釘子戶”(一散人)
骨以人而立,人以骨而撐,物權即是人權,三載艱辛驚萬眾;
家為國之基,國為家之本,命運豈非國運?滿城風雨湧孤樓。
京中事(金銳)
垣壁竟何存,使山川為棟宇,天地作屋廬,家無家矣長顛沛;
妻兒安得顧,望道路斷肝腸,風塵橫涕淚,悲莫悲兮生別離。
錢雲會(懷抱昆侖)
殺錢雲會不獨黑車,不獨惡吏,不獨歹徒,須先究六十九條暴法,使天道滅;
亡我中華必從思想,必從良知,必從血性,而後剩十三四億行屍,作陌路觀。
需要說明的是,反映社會既可以從正麵反映,也可以從負麵反映,並非負麵反映便是思想深刻。即使從負麵反映,也不是每一個題目都適合,先決條件應該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如果不論題目是什麼,不論題目和議論之間的聯係,一味作“苦大仇深”狀,那自然屬於牽強刻意,隻能列為下品。古人雲“怨而不怒”,文學作品的情感流露和文字把控都要注意分寸,有時過於亢奮的宣泄未必是好事,至少不符合“溫柔敦厚”之旨。如何通過雅正的文字,讓情感表達更加內斂、沉鬱、深邃,由內而外地緩緩道出而又不失力量,這對作者的綜合素養要求極高。總而言之,文學不是謾罵,也不是辯論,如果偏執一端,或成市井無賴,或淪為“杠精”之譏,皆不可取。在我看來,這類對聯除了需要一雙敏銳的眼睛發現問題,更需要一顆悲憫之心對苦難感同身受,煥發一種博大的愛、一種溫柔的力量。
結語
當代對聯的創新還有很多方向,這裏不可能一一列舉,況且有些創新還處於嚐試階段,未能形成氣候,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總結。回顧這些“創新”,又生出一種感覺——於對聯可謂創新,於詩詞則是傳統,大多時候都可向古人取法。即使“創新”,也應建立在“傳統”的地基之上,如此才不至於枉作“空中樓閣”。
對聯的創新,未嚐不是一場回歸傳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