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類文體中,對聯顯示出其獨特性;而在各種韻文中,它又有極大的相容性。就是說,它不但不“排斥異己”,反而能將各種其他文體的特點和優點最大限度地吸收,“改造”成對聯,可謂很好的“拿來主義”。
其“相容”之一,就是具有豐富的筆調。筆調,說通俗些,就是“像什麼”。既像別的文體,又不失自身特點。
筆調如詩
五七言聯與詩更為接近,如詩般的筆調,可能成為短聯的主調。但也並非五七言聯一定具有詩調,沒有詩的韻味,詩的情感,僅堆砌文字的對聯,是不會像詩的。如以下兩聯,便有詩的筆調:
春風放膽來梳柳
夜雨瞞人去潤花
(鄭燮聯)
煉盡陰陽出火獄
留存清白在人間
(磚瓦行業聯)
前聯的“放”“梳”“瞞”“潤”幾個動詞,確如詩眼一般,體現了“板橋體”的風骨;後聯會令我們想到於謙那首著名的“石灰詩”來。這是與整個“詩風”進行比較。由於各時期(各代)詩調有別,這類的對聯,也勢必受到影響。唐人與清人對聯雖都如詩,卻如法不同,筆調必不同。
筆調如詞
詞在宋代有嚴格的格律,明以後便隻按平仄聲填長短句了。直至今日,長短句仍然是詞的重要特點。長短句的對聯,並不都具有詞的筆調,隻有那些對偶、用字、用詞、用韻都比較講究的,才像詞。如何澹如題廣東佛山賽會聯:
新相識,舊相識,春宵有約期剛直,試問今夕何夕?一樣月色燈色,該尋覓;
這邊遊,那邊遊,風景如斯樂未休,況是前頭後頭,幾度茶樓酒樓,盡勾留。
白居易有詞《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何聯(尤其前三個分句)與白詞,在韻味上頗為相似。
筆調如賦
賦是一種講究文采、韻節,兼具詩歌與散文性質的文體。其發展或走向駢文,或進一步散文化。長聯之善於鋪陳,極似賦的氣勢,而其若幹句式,亦類賦體。試看昆明大觀樓長聯: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氣力。侭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在這以四字句為主的長聯中,我們可以發現漢魏六朝賦的深重的影子。
筆調如唱詞
戲曲中的唱詞,多為“三三四”句式,一些對聯也是如此。如春聯:
迎新歲,舉金杯,春滿萬戶
賀豐年,傳笑語,喜盈千家
又如婚聯:
心靈美,行為佳,英華鸞鳳
情意投,誌趣合,氣味芝蘭
筆調如政論
以議論入詩詞,古已有之,對聯之議論,多出於政界人物筆下,用於題贈、哀挽等。如孫中山先生聯:
革命尚未成功
同誌仍須努力
這是中山先生遺訓,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又如成都武侯祠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這裏所闡述的觀點,意味深長,頗似警策,能令治理國家、管理地方的政治家們深思。
筆調如白話文
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興起的白話文,給予對聯以深刻的影響,使一些對聯運用口語,明白如話,卻意遠蘊深。如陶行知自題: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又如黃興挽宋教仁聯:
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殺宋教仁
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趙秉鈞,我說是袁世凱
筆調如俗語
對聯使用群眾中約定俗成的固定語言,更便於在民間流傳。如寺廟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又如佛家勸善聯: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沒得
東風東倒,西風西倒,無風直倒
筆調如諺語
諺語是流傳民間的簡練通俗而富於意義的語句。它反映人民生活和鬥爭經驗,常富有哲理性,對做人處事有著“座右銘”的作用。它常以對偶形式出現,很容易改造成聯。比如為衛生部門題聯:
有病早治
無疾先防
又如諺聯:
犬有義而可養
蛇無頭而不行
筆調如歇後語
這類對聯也象歇後語一樣,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麵是比喻或隱語,後麵是對前一部分的解釋。如巧聯:
琴瑟琵琶,一般頭麵
魑魅魍魎,各樣肚腸
又如解縉所作巧聯: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們還可以舉出其他筆調的例子,但以上已足能說明問題了。而且,隨著韻文的發展,對聯的筆調也會更加豐富起來。
常江文集
《常江文集》正在接受預訂,由印刷廠從鄭州全套快遞(不訂單冊),為方便快速寄出、避免計算繁瑣費用,一律“運費到付”;全套定價600元,為減少訂戶負擔,凡訂者可按原價8折付款(480元),訂五套以上的按原價7折付款(每套420元)。訂戶付款時請告快遞地址(包括所在區名)和聯係電話。
聯係人:成其昌,1571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