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用典這一手法,就是在對聯中運用典故。什麼叫典故呢?簡言之,典故就是出於古典書籍中的軼事、趣聞、寓言,傳說人物或有出處的詩句、文章,都可以當作典故運用。我國舊體詩文中多喜用典,對聯亦如此。但對聯不一定都要用典,不少對聯因為用典而使其光彩奪目,文情雋永。如用典不當,也會使作品褪色。用典要講技巧,必須做到恰當合理,有的放矢,過分和不及都將成為敗筆。
一、用典要有思想性
如鄭板橋為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寫的一聯:
曾三顏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參。他說過:“吾日三省我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複習三個方麵,此為“曾三”。“顏”為孔子弟子顏回,他有四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故稱顏四。“禹寸”,是說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陰。《遊南子》謂:“大聖大責尺壁,而重寸之陰”。陶分,指學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時光。他說過,“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鄭板橋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簡練的語句,囊深邃之內容,此聯在於激勵人們,珍惜時光,思想積極,值得效仿、學習。
二、用典要準確
用好典故,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然而,必須做到用典準確,切不可典義失調。
請看小鳳仙挽蔡鍔聯: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袁世凱本想利用小鳳仙以磨洗蔡鍔心誌,但小鳳仙與蔡鍔相識後,結為知音,愛憎同道,視為患難知己,後來小鳳仙冒險救蔡脫身,完成倒袁大業。不幸蔡病逝,作者將蔡比周郎歲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凱是曹操,用典貼切;下聯將自己比做紅拂,將蔡鍔比做李靖。兩喻中人物同是在政治上做過一番大事業的英雄,所以此聯用典貼切、自然,令人生發聯想。
三、用典要新穎
典故是靜態的,用典貴在活用,可使典故鮮活起來,給讀者以新鮮、真實、完美的感覺。這就要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將自己的主客觀意識融進典故中去,使它具有獨特的韻味。
如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馬一浮贈毛澤東聯:
旋乾轉坤,與民更始
開物成務,示我周行
這副聯用了四句成語,“旋乾轉坤”出自韓愈《潮洲刺史謝上表》一文,這裏是說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全國軍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從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民更始”出自《漢書·武帝》,這裏是喻毛澤東帶領全國人民改造舊的社會麵貌,除舊布新。下聯的“開物成務”出自《易經·卜辭上》,這裏是說毛澤東通曉萬物之理,按理辦事,從而得以成功。“示我周行”,出自《詩經·大雅·鹿鳴》,這裏是說毛澤東為全國人民指出了很好的建設新中國的方法和道路。這些典故,一字不改,現成照搬。整個對聯對仗極其工整,氣魄宏大,用典貼切,出語自然,既是用典之妙品,又是集成語聯之佳作。
成都武侯祠聯寫得出人意料: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作者趙藩借鑒清末岑春煊、劉丙章先後任四川總督,其一寬一嚴、盡失其度,終至失誤的教訓,托出諸葛亮的治蜀之道,針貶時政,頗有餘味。趙為岑春煊老師,聯語一語雙關,明寫諸葛亮治蜀之功,暗示岑治蜀之過,致使岑後來迷路得返,當歸功於此聯之妙力。此聯作為墓祠聯,不見悲寒之色,用典奇絕,筆法乃聯中稀品。毛主席當年遊武侯祠時,對此聯極為賞識。
下麵談談用典的幾種方式:
【拈用】
將古詩文中的原話照搬或稍加改動而成聯,稱拈用。
如杭州嶽廟聯:
天下太平,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
乾坤正氣,在下為河嶽,在上為日星
上聯引自嶽飛的話:“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太平矣。”隻將順序顛倒一下,屬拈來之筆,下聯引自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隻改動幾個字、即翻成新聯。
【掇合】
在一聯裏,將不同作品中的互不相幹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典故掇在一起,為同一主題服務,即稱掇合。
如安徽霍山縣韓信祠聯:
生死一知己
存亡兩婦人
此寥寥十字,便全麵概括了韓信一生中的重大經曆。上聯“生死一知己”,是說韓信得以重用及後來謀反被識破者,均為蕭何一人。世人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此理也。下聯是說,韓信在早年因家貧挨餓,幸被一洗衣婦人救助,才保全生命。後韓謀反被捕,被呂後所殺,存亡都在兩個婦人之手,即是下聯的含義。
【出新】
即用原來的典故翻出新意。
如河南南陽臥龍崗諸葛廬聯: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有何辯襄陽南陽
據傳此聯為清代鹹豐年間的南陽知府顧嘉衡所做。有關部門對茅廬的所在地,多有爭議,一說在湖北襄陽的隆中,一說在河南南陽。顧嘉衡是清襄陽人,當時他正在南陽任職,地方人士要他證明茅廬的出處,顧頗感為難,於是便撰寫一聯於臥龍崗處。意思是說既然諸葛亮對政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功績揚名天下,又何必去為茅廬這一小事而爭論不休呢?此聯句顯示了作者的大度胸懷。
【脫化】
即用典用得不著形跡、使典故原來的風貌不易被人察覺。
例如湖南嶽陽樓一聯:
四麵湖山收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乍看不見用典,其實不然。下聯應是將範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脫化。重在“憂樂”二字。二字關情,用得極巧。
【改造】
即對所用典故的內容做一番改動,以為己用。
請看下聯:
不明才主棄
多故病人疏
傳說此聯為清代大學土紀曉嵐所做,因他的府上人多次被庸醫所誤,故對不學無術的庸醫恨之入骨。為此,他將孟浩然的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改變成一幅嘲諷庸醫的妙對。按原詩的意思是說,因為沒有才華而不被當權者重用,因為身體多病,連老友也疏遠了。改聯不變一字,隻調換了“才”、“明”、“病”、“故”四字的位置,意思則變成為由於庸醫所致遭財主嫌棄,由於總出事,故病人都不來求醫。可稱神來之筆,令人稱奇。此為改造典故的很好範例。當然,對用典的改造,不僅在於動字,有的可用原意,有的反其意而用等等。這要作者通曉典故,掌握好用典的分寸及典故的內涵及外延特點,才能得心應手,改出新意,不落俗套。
【修飾】
修飾即摘取原文中、詩詞中的句子加以修正,以符合對聯的要求。
下聯是清末秀才許經明為明誠學校所題之聯:
明以辯之,學以聚之
誠者成也,校者教也
聯中四小句,形成字句對,集引對,聯首二字藏“明誠”二字,以譽明誠學校之意,後半句首字冠“學校”二字,主語誠、校與謂語成、教分別構成疊詞,妙趣橫生。上句“明以辯之”,出自《禮記·中庸》原句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誠之”,在明辯之句中加一“以”字。“學以聚之”語出《易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下句“誠者成也”,出自《禮記》,原文為“誠者,自成也”,刪去一個“自”字。“校者教之”出自《史記·儒林傳》正文。上句的意思是說,學者要對所學知識必須加以分辨以求其解。學者以學而聚,亦學問之聚處。下聯的意思是說教育十分重視“誠”的,隻有講誠,方成大器,聯語典雅自然,主意深邃,堪稱奇絕之作。
四、用典要照應主題
做對聯,不僅形式上要對稱,內容上更要講對稱,用典時特別要注意它的對稱形式,即文與義的關係。如上下句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典故,典故之間內容要和諧,性質要對稱,不要生拉硬扯。典故的引用必須服務於主題,這是關鍵。因為用典的作用是讓人們從典故中更深刻地領悟聯語的旨意。如果用典失誤,文義錯節,題典火調,必然使讀者誤入歧途。
如廬山白鹿升仙台(又稱街碑亭)一聯寫的與內容十分貼切:
故從此處尋蹤跡
更有何人告太平
史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之時,有一名周顛的瘋和尚,於南京處唱太平歌,歌詞大意是說:“朱元漳當了皇帝,天下會得太平”。朱聽說後,派人將其招至軍中,隨軍而行。在朱元璋橫渡長江時,狂風大作,兵馬難行。周顛立於船頭,向天大叫數聲風雨驟止,順利渡江,後周顛告辭要走,朱元璋問去何方?周答:我是廬山竹林寺僧人。後來人們傳說他在仙人洞北竹村等處騎白鹿升天而去。朱元璋為他在此建升仙台和禦碑亭。此聯之妙,在於它全麵地將故事化為聯內,文辭緊扣主題,語言平中具奇,非大家所不能為。
五、用典要自然得體
要明白用典不是點綴作品更不是炫耀文采,賣弄風騷。用典隻是一種手段,為了達到作者所要表達的目的。作品是給人看的,用典必須做到不生澀、不枯燥、不失度、不牽強。中國曆史典故浩若煙海,我們用典的範圍畢竟有限,使用典故必須避免那些生澀、偏頗、繁亂、含義不清以及不稱為典故的“典故”入聯。更不能隨意串聯一些成語、典故或者人名以成聯,使人讀之生厭或不知所雲。典故要給人以美感,要成為點睛之筆。
如蒲鬆齡的鎮紙銅條聯寫的就十分成功:
有誌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聯語中連用兩個典故,上聯借用項羽救趙過漳水後,沉船、破釜、背水一戰,終獲大捷的典故,無半點雕琢之感。下聯借用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苦熬十年,絕不罷休的頑強意誌和遠大誌向。
六、用典要積極上進
典故是幾千年文明史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但由於它產生於封建社會,有的典故有很濃鬱的封建落後色彩,如“人生如夢,攀龍附鳳、黃金屋、男尊女卑、黃道吉日、蓋棺論定、金榜題名”等等,用這些詞時必須慎之又慎,否則會陷入封建思想的團圓之中。古為今用必須注意思想性和政治性。毛澤東是用典的高手,在他的詩作中,典故屢見不鮮,像吳剛、嫦娥、孫大聖、唐僧、神女、湘妃、牛郎、盜蹠、玉皇、五帝、孔子、陶令、曹操、霸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在他的筆下運用得十分自如、自然。例如,“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聯句。如何做好對聯,無捷徑可走,必須平時多讀一些名詩、名句、名聯,久而久之,會得悟其真諦。多寫,首先應在多讀的基礎之上。總之,在用典方麵要提高自己的創作出新的膽識,不要在別人的陳詞濫調中爬行。這是我們的寫作水平得以提高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