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題目都備受社會關注,今年也不例外。全國高考甲卷的作文題目,節選自文學巨著《紅樓夢》,別具一番深意。
大觀園裏,賈政在試才;高考場上,國家在試才。高考是成長的重要節點,懷揣夢想的寶玉們必將脫穎而出。梁啟超曾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高考題目走進藝術大觀園,讓舉國師生更加重視中國古典文學這一璀璨寶庫,數百年乃至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與生命力生生不息,曆久彌新。文之妙者為詩,詩之妙者為聯。這個作文題考察的是學生的詩聯鑒賞水平,值得關注。題目引用的章節中所題三個亭名,其實各有看點:
翼然,講外貌,有出處。側重於外在之美,靜態之美。
瀉玉,講靈動,有畫麵。側重於點睛之美,動態之美。
沁芳,講韻味,宜細品。側重於通感之美,詩意之美。
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這幾個名字,更有意思:
所謂快餐文化,就是有亭翼然的感覺。小網文,十萬+,賺打賞,有錢翼然,人皆仰之。
所謂唯美景致、雞湯文藝,就是瀉玉的感覺。比如霓虹燈,PS照片,VR等讓人眼花繚亂,感覺美好的東東。未必真實,但讓人沉醉其中,是為瀉玉。流光溢彩,人皆求之。
至於詩詞楹聯,是漢語濃縮的精華,才最講究沁芳的感覺。詩意人生和感悟修為,隻能自己從生活中體會,妙處難與君說。耳濡目染且日積月累,是為沁芳。人皆愛之,謂之詩與遠方。計其利能獨善其身,論其用則不名一文。
紅樓夢中,作者借寶玉之口,繼續給“沁芳”的注釋,是一副值得深思的對聯:
繞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脈香。
每一個讀者心目中,必有自己的大觀園,無關境遇,無關貧富。閑時撐一隻長篙,向青綠更深處漫溯,徜徉在湖光山色中,輕輕地走,一如輕輕地來。三篙照應前麵的“瀉玉”,借竹篙之長,喻水流之深遠;一脈卻是若有若無,寫法上由外而內,由景及人。全聯最耐品的是一“借”一“分”:翠從柳借,香自花分。隻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真善美的心,繞堤也好,隔岸也好,照樣沁人心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所以,摒棄浮華,此心安處是吾鄉。現實生活總會有些不如意,經濟建設也絕不應該是全部,步履不必太匆匆。靜下心來,弘揚傳統文化,守護我們心靈深處的文化自信與平和寧靜,時不我待。
筆者有一副高考聯,送給參考的莘莘學子。願同學們考出水平,蟾宮折桂,走進大觀園,踐行中國夢:
秉神來筆恒心以赴,地傑物華,寫意覽千山,淩雲試看誰家子?
有文曲星一路相陪,天清氣爽,讀書破萬卷,折桂今攀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