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貴精神,要抓住物的特點切入,透過物象發掘背後的人性。寫一碗小麵,其趣在生活,其雅在品格。融入作者的感情色彩後,我們看到的就不再僅僅是一碗麵,而是活生生的市井生活、暖洋洋的人間煙火氣。
一提起熱幹麵,大家都會想到武漢。武漢人對熱幹麵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寫麵,不可避免地要與鄉情、親情和地方聯係起來。如果太注重於寫麵的細節,甚至寫成了說明文,則是詠物聯的大忌。以下選錄的是武漢楹聯人寫的這碗麵:
街邊過早,叫一碗呈來,玉箸輕調金縷,濃鬱醬香,名頭三鎮蔡家響;
漢上解封,看滿城鼎沸,車流更伴人潮,縈牽心緒,老味十分鄉土親。
——程 平
此聯的特點是對比強烈,上聯寫小麵,下聯寫大城,以老味二字牽回主題。熱幹麵的特點,上聯用濃墨極力渲染,下聯筆鋒一轉以解封對過早,是作者狡黠處,也是提升立意、形成強烈對比的關鍵點所在。
一麵與塵氛,泛水蒔花,稱觴但愛江城暖;
方家且消受,陶然曠者,捫腹可思庚子寒?
——見 石
此聯寫麵僅點到為止,耐品在聯尾之寒暖二字,直切時事。在最艱難的時刻,大家最想念的就是這碗熱幹麵,而這麵也確實不容易,以反問留餘白,結合時事,人間冷暖滋味已不言而喻。
四季散晨香,一撈一拌,熱氣騰騰留客步;
千絲攜漢味,三品三思,濃情切切醉鄉愁。
——李家橋
上聯抓住麵的特點下筆,一撈一拌,吃過此麵者皆點頭稱切,極言其在市井之盛;下聯把它和城市聯係起來,因為熱幹麵已經是武漢的一張活名片,愛麵就是愛家鄉,其濃濃鄉情已躍然紙上。
每晨見滋味調和,且閑嚐豆角酸,條麵鹹,可口蘿卜生脆辣;
一碗涵光陰順應,當細品春蔥意,熱夏氣,宜人幹醬轉秋冬。
——嚴 泓
上下聯全是寫麵,因其角度不同,切入有實有虛,故不嫌其煩。起句總領,然後分而述之,字裏行間雖不見態度,其熱愛已不言而喻。
麵七分,醬三分,同拌得十分滋味;
名漢口,暖心口,終凝成眾口情懷。
——李 菲
此聯構思見巧,三個分、三個口恰如其分。麵以麻醬聞名,十分滋味足見其摯愛;而大城和小麵,關係密不可分,譽滿神州有口皆碑。聯意雖淺顯,最難得是流暢自然、白話親切,是以生趣。
大雅堂或可容膝,拾味於朝夕,猶記取劬影街頭、喧聲弄裏;
沉浮事攸然過眼,鑒心由冷暖,莫但賞鹹鮮縈麵、頰齒回甘。
——林清越
作者下筆巧妙,寫麵偏不直言,上聯先寫這碗麵受歡迎的程度,已是雅俗共賞;下聯談內心的感悟,回味悠長。勤勞的身影、其樂融融的食客,早晚都喜歡來上一碗,這碗麵儼然已成了武漢的象征,由市井而趨大雅。直到最後,才提及對吃麵的感受,讓讀者自行體會,字裏行間,似麵而非麵,是為佳作。
見大家這麼喜歡小麵,寫得是活色生香,筆者不覺想起了武漢老朋友的熱情、幹練,覺得熱、幹二字似能概括武漢人的性格特點,人麵合一。武漢人過早,就喜歡吃熱幹麵,看來是骨子裏的因素所致。故仍以自己最愛的巧趣風格湊成一聯,麵即是人、人即是麵,人麵江城相映紅,致敬從大風大浪中走過來的武漢人:
贏八方點讚,細品熱情,過早飄香武漢;
憑一麵結緣,高挑幹練,蠻多潑辣文章!
(武漢詩詞楹聯學會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