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有“綠色文物”之稱,在曆史悠久的廣袤華夏大地上數以萬計。中華民族始祖黃帝手植的柏樹,至今仍存活於陝西黃陵縣橋山黃帝廟中,已有五千餘年樹齡,約與中華文明史同齡,是世界上的奇跡。我國封建帝王為賞識的或立有功勳的樹木封王賜爵,則更是人類文明史所罕見。曆史上各方麵人士愛樹植樹的佳話、傳說見諸史籍記載的舉不勝舉,用詩文來歌詠的亦洋洋大觀。所有這些形成了我國光輝燦爛的“古樹文化”。“古樹對聯”是“古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灌縣青城山天師洞有被郭沫若稱為“中國人文有生命的紀念塔”的孓遺植物銀杏(俗稱白果樹)一株,傳為東漢張道陵手植。樹高五十米,胸圍八米,樹齡約一千八百年。樹旁有後人建造的銀杏閣一座。已故民盟主席沈鈞儒先生於一九四○年三月為此閣題書一聯,聯雲:
銀杏千年征道性;
青城一洞試幽深。
九江廬山東林寺影堂前有一古鬆,虯枝盤結,樹影婆娑。旁立一碑,上刻“六朝鬆”三字。此樹為東晉高僧慧遠手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它的卵形種子酷像人頭,種托初為黃綠色,終為紫色,似披袈裟的羅漢,故又名羅漢鬆。民國初年,粵人古層冰為古鬆題一聯:
蓮社獨尋千載後;
鬆柏猶響六朝前。
“蓮社”,指慧遠在東林寺創立的白蓮社。
梓橦縣七曲山大廟旁有晉柏一株,至今尚存。《梓橦縣誌》有記載。佚名題一聯雲:
如佛子身,不生不滅;
同孔壇杏,有幹有年。
“孔壇杏”,指孔子講學處“杏壇》之杏。《莊子·漁父篇》有雲:“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但據考,杏壇在宋以前被用於建大成殿,杏樹亦根除。宋天聖二年(一○二四),孔子四十五代孫道輔始複杏壇,並在四周植杏。
泰山靈岩寺內的摩頂鬆,樹齡至今已一千四百年以上。相傳唐貞觀年間,玄奘法師降錫靈岩寺,將往西域取經,時寺內有一小檜樹甚茂,玄奘手摩其頂曰:“吾西去,汝可西向;若歸,即東向。”玄奘去,樹枝果然西向。有一年,樹枝忽然東向,弟子們說:“我師歸矣”,果然應合。清乾隆帝東巡泰山,宿靈岩寺,題詠一聯,聯雲:
奇鬆爾日猶回向;
詭石何心忽點頭。
上聯用玄奘事,下聯用東晉高僧朗公在靈岩寺講經說法,用“猛虎歸伏,亂石點頭”典故。
新都縣新繁東湖原有唐代任新繁縣令、西川節度使和宰相的李德裕鑿湖時手植柏樹四株。清同治年間,泰州程祥棟知新繁,在四柏附近築古柏亭。程之友人顧複初為亭題一集杜詩聯:
柯如青銅根如石;
花為四壁船為家。
可惜的是,此四柏一九二九年全被焚毀,空餘一亭。
婺源縣虹關古樟園,有一古樟高二十六米,胸徑三點四米,冠幅三畝,栽於北宋,樹齡約千年,有“江南第一樟”之稱。據邑人詹佩弦編《古樟吟集》記載,它曾經幾度榮枯,均與當地興衰相應,村民因而奉若神明。曆代許多文人學士都曾來此參觀,吟詩作賦,其中有一聯寫道:
問年幾何,曰宋曰唐,古樟有數;
溯源淵遠,分吳分楚,浙水長流。
廣州市朝陽北路的六榕寺,始建於南朝梁大同三年(五三七)。北宋初毀於火。端拱二年(九八九)重建,稱淨慧寺,植榕樹六株。元符三年(一一○○)蘇東坡從海南貶所北歸,途經廣州曾寓於此。寺中僧人道綜請其留題,蘇見寺中矗立六株大榕,遂書“六榕”二字。明永樂九年(一四一一),寺改名“六榕寺”。後六株大榕先後死去,至清始又補栽六株,並建補榕亭以誌其事。清劍川趙藩為亭題一聯雲:
補昔之無榕,不限於六;
空諸所有亭,亦虛其中。
餘杭縣超山為觀梅勝地。梅林中有宋梅一株,挺崛饒古意,旁築宋梅亭。二十年代“齊盧之戰”時,吳昌碩之子吳東邁迎養其父至離超山不遠的塘棲,以避戰氛。身為書畫篆刻大師的吳昌碩,深為超山大片梅林花繁似海的景象所吸引,常徘徊其間,謂:“如此佳地,得埋骨其間,亦為快事。”並為宋梅亭撰書一聯:
鳴鶴忽來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
潛龍何處去?看蘿猿掛月,石虎啼秋。
吳昌碩病逝後,東邁即為營葬於宋梅亭畔,實現了其父生前願望。超山宋梅係果梅,至今仍在開花結果。
通海縣城南的秀山,有一宋栽古柏,旁建“秀山古柏閣”,供人賞柏之用。閣門懸一回文聯,可正反讀之。聯雲:
秀山輕雨青山秀;
香柏鼓風古柏香。
聯中散嵌閣名。
安寧縣城西北五公裏處的曹溪寺,始建於宋。元初寺僧在寺旁植梅一本,時邑文士劉繼方有一聯雲:
宋寺奪天工,邀月穿簷窺佛頂;
元梅舒地氣,綻苞迎客見冰心。
現此梅已七百餘歲,老態龍鍾,以一石墩支撐,斜臥如龍,皮幹肉結,但還暗藏生機,背吐青枝,小萼點珠,含苞如故。
洪洞縣廣濟寺旁,原有一株高大的古槐樹,枝葉繁茂,高聳入雲。明代初年,河北、山東一帶因連年戰爭,人口劇減,朝廷便命山西百姓東遷,規定以洪洞縣為集中地。在廣濟寺登記造冊,然後強迫遣送。移民一旦離開他們世代生活的鄉土,莫不難舍難分,留戀不前。便三步一回頭,五步一轉身地默默向古槐告別。這些移民的後代在事過許多年以後,仍沒有忘記這件往事。他們中間流傳著一句歌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京劇《玉堂春》,寫明代義妓蘇三被陷害而關進洪洞縣大牢,並判死刑。後來被解到省城複審,也是悲悲切切地告別這株古槐而去的。古槐下原有茶亭,亭懸聯二,其一雲:
香挹行襟留快飲;
蔭清古道倚針陽。
其二雲:
茶可解煩,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棲跡,綠槐夾道識鄉情。
古槐早已死去,現“古大槐樹處”石碑旁的槐樹為後人補栽。
我國古代僅次於“孔林”的一項特大型的人工森林工程“翠雲廊”,位於劍閣、閬中、梓橦三縣境內。從劍門關東南至閬中,西至梓橦,綿延一百五十公裏。道路兩旁,古柏參天,綠蔭夾道,樹冠相接,形成翠柏走廊。據《劍閣縣誌》記載,這些古柏為明代劍州知州李璧率眾栽植,至今已五百餘年。原本有十萬株,經曆代盜伐,現在還剩八千餘株,株株粗壯,蓬勃生長。有關部門已一一掛牌編號,保護起來。今人有許多詠翠雲廊聯,其二雲:
翠接藍天,綠紗古柏八千株,棲鸞宿鳳;
雲連碧海,華蓋驛程三百裏,臥虎藏龍。
其二雲:
翠柏森森,驛路險關,全賴綠蔭護;
雲天渺渺,民心深處,還須正道通。
北京景山公園景山東麓有一株歪脖子古槐。明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帝召各地發兵勤王,無人響應。召在京大臣進宮保駕,大臣避而不朝。崇禎帝自知大勢已去,在走投無路之際,於三月二十九日清晨,在一太監的陪侍下,來到景山東麓之歪脖子槐樹下,搭上白練,自縊身死。滿清入關,以此樹有罪,遂鐵鏈相加。有人感而題一聯雲:
君王有罪無人問;
古樹無辜受鎖枷。
這棵老槐在解放後死去,原有碑,上書“明思宗殉國處”。今在原地豎有一碑,上書:“崇禎自縊處,原樹枯死失存。”並補栽一株小槐樹。
婺源縣城北門外的木古靈壇,有數百年老桑,佚名題一聯雲:
穀有神,木且有神,六府三事允治;
民無恙,歲亦無恙,一年四季平安。
吳恭享《對聯話》在收錄此聯時謂:“枯寂題渲染亦工。”
相傳乾隆南巡遇大風,曾維禦舟於寶應縣汜光湖濱的一株榷樹,遂封此樹為湖神,並建榷樹湖神廟。清道光年間,麟見亭出守新安,阻風江口七日夜。夢三神同舟,許助順風。次日,果泊西梁山。後麟督河南,過寶應,入廟謁神,題書一聯:
示夢記江頭,曾許我一帆風順;
安瀾遍河上,願長此大樹春榮。
湖口縣石鍾山六十本梅花寄舫(現名梅花廳),乃清鹹豐八年(一八五八)以後彭玉麟率丁義方等建,四周原植梅六十株。清人沈葆楨題聯雲:
梅開六十本,雪是精神,夢寄羅浮忘物我;
航受兩三人,花為知己,笑經滄海載乾坤。
清人謝震亦有題聯雲:
三千裏萍梗飄來,重向山頭著屐;
六十本梅花開遍,好憑國手調羹。
(選自《對聯》199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