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下半年至辛醜年,我在客居蘇州張家港期間,訪其古跡名勝,幸睹明清對聯幾副,並究其背後曆史人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太平古橋清代對聯
庚子歲末探訪蘇州張家港楊舍鎮蔡港河太平古橋(蘇州與無錫交界處),拂石上灰塵,幸睹清光緒對聯兩副,南側明柱上刻“人傑地靈慈善業,年豐民樂太平時”,北向明柱上刻有“潮分南北舟口興,路轉東南客去來 ”。賦五絕並錄對聯以紀之。
太平古橋清代對聯(新韻)
何宏江
蔡港太平橋,滄桑雨露澆。
拂塵南北柱,對句韻風騷。
辛醜春日尋滄江書社
隨著曆史的變遷,長江的北移,當年的滄江書社已經不複存在,它像許多亭台樓閣一樣,湮滅在曆史的風雨中。現在的滄江書社,是後人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它坐落在張家港沙洲公園的西北角,沿著暨陽路往西走,進入公園中部就可以看到幾間仿古式建築,大門前懸掛有一副楹聯,上曰“讀宋學士讚言高風世仰,觀施耐庵卜兆大地名揚”,上麵題名為“滄江書社”四個大字,筆勢雄奇,遒勁有力。據說這副楹聯原來懸掛在許氏宗祠內,因為建了新的“滄江書社”才搬遷過來。對聯說的是元末明初的兩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文學家宋濂、施耐庵與許家的關係。宋濂家貧好學,刻苦攻讀儒家經典,學有所成,後擔任東明山白麟溪講舍的教席。宋濂留下為數眾多的詩文作品,著有《宋學士全集》等。他的學識人品為人稱道,傳說許氏青年時曾拜宋濂為師。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晚年因同當道權貴不合,掛印而去回到蘇州著書。他生活在江南一帶,曾到大宅裏當私塾先生,給許家看過風水。
滄江書社碧瓦朱簷,珠窗網戶,秀麗古雅。它的前麵是遊人如織的小路,小路兩旁是參天的古樹,鬱鬱蒼蒼;再往前是一座小橋,跨過小橋是一個小廣場,場地的正中央有施耐庵的塑像;後麵是一條小河,水緩緩地向東流去,它們見證了滄江書社的變化,也見證了曆史的風雲。
辛醜春日尋滄江書社
何宏江
碧瓦朱簷雅韻來,閣亭競秀樹爭開。
為聽書社聲聲誦,躲過群芳覓講台。
【注】江南沙洲名門許氏建滄江書社(舍),乃名士雅集之地,如宋濂、施耐庵等,故有門聯曰:“讀宋學士讚言高風世仰,觀施耐庵卜兆大地名揚”。
近川堂聯
近川堂坐落在張家港沙洲公園,其大門聯為:
春雲夏雨秋月夜;
唐詩晉字漢文章。
春天的雲,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夜,景色最美麗;唐朝的詩,晉朝的書法,漢代的文章,最為精彩。這是吳添章的對聯,此聯表達的意義:比如我們看《三國》裏麵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是說,人中呂布最勇,馬中赤兔最快。同樣,這副對聯列舉的,都是最好的,詩中最好是唐詩,字最好是晉王羲之,文章最好是漢代的賦,等等。
這副對聯雖然經典,但對仗方麵亦有微瑕,且此聯被書家與文人廣泛應用,顯得缺少原創性與針對"近川堂"主許蓉的生平、人格等諸要素的概括。此處倘若引用許蓉本人的對聯或者後人創作的關於許蓉的楹聯,似乎更為精到。
近川堂為紀念當地明代抗倭名士許蓉所建,因許蓉號近川,故曰"近川堂"。許蓉(1513-1582),字子城,號近川,今楊舍鄉斜橋人,好古博聞,通文知武,豪俠而有智略。明嘉靖年間,倭寇屢犯江南,許蓉聚集族眾,組織鄉民,自發抗倭,屢敗倭寇,在楊舍一帶頗有名望。
許蓉為地方辦事,功績卓著,各級官員多次向朝廷舉薦,他都婉言謝絕。晚年許蓉,定居許氏前園,即今之橫河裏。前園廣五畝有餘,種植菊花、玉蘭、牡丹、芍藥各一百多株,史稱此園花木之茂,“盛冠三吳”。許蓉尤喜購置古書名畫,並邀集一時名流飲酒賞畫,吟詩作對,並自撰墓誌銘,記述生平。許蓉詩詞由其後裔收集整理,彙編成《近川公詩集》。
觀許蓉諸多詩詞,感其以詩言誌,尤具家國情懷,筆者從許蓉下麵這首詩中擷取兩行對仗的詩句:“功多斬首誰從錄,死並埋名孰與鐫。”以概其生平及氣節,並鬥膽建議有關方麵用此聯替換原來的對聯。
嘉靖癸醜(1553年)五月十八日,閩人王直招誘倭夷入寇,太倉族叔棖、義兒朱貴應募赴援,六月四日遇寇於海口,官兵千艘,怯莫敢進,獨二人奮勇爭先,殲夷無算。眾忌不援,卒為寇乘,俱重創死,倭亦宵遁,主帥解某申為己功,莫知二人力也。身死名湮,慟紀以詩。
單舟奮勇逐夷船,誓滅妖氛靖海煙。
拚擲一身期獻捷,空聊群舸莫爭先。
微功枉自沈三島,片牘無由達九天。
姓氏悠悠將泯泯,為留遺跡在詩編。
仗義從戎敢獨先,捐軀殉國護東偏。
功多斬首誰從錄,死並埋名孰與鐫。
望斷碧江波渺渺,坐殘銀燭淚漣漣。
山人欲記當年事,總為諸軍怯不前。
謁明抗倭英雄許蓉塑像
何宏江
斜橋許氏盛滄江,倭寇頻來梓裏殤。
為救庶民圍固堡,丹心壯舉美名揚。
【注】許氏自唐以來為江陰名門,曾舉族修兩斜橋,創辦"滄江書院"與別墅群落。明代倭寇幾度來犯,精文通武的許蓉聚集族人,築建城堡,譜寫了抗倭壯歌。
【作者簡介】 何宏江: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湖北省楹聯學會會員,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宜昌市楹聯協會理事,宜昌市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