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出句: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參評對句:243
入選最佳:6
本期評委:文武
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西風瑟瑟,沙平白骨寒【何濤】
簡評:“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陳陶《隴西行》)。這首詩的後兩句被王世貞評為“用意工妙”,而我每次想起這首詩的後兩句就有種傷痛的感覺。對句的“沙平白骨寒”應該是化自這首詩的後兩句。一邊是“將軍白發征夫淚”,一邊是“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其場麵之悲涼,情感之沉痛,畫麵的衝擊力,可以直抵我們的心靈。出句重在以情襯托景物,對句重在以景抒發情感。出句情悲而景悠,對句景傷而情痛。把一個曆史畫麵,以一種最常見,卻又是最刺痛人心的筆觸,描繪了出來。對句造語傷情動人,淒惻哀婉。佳對!
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黃沙漫漫,風寒塞夜孤【一南⭐】
簡評:對句以“黃沙漫漫”承接出句的“羌笛悠悠”可謂相得益彰,寒風凜冽,黃沙漫天,頗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的意境。如果說出句的悠悠羌笛之聲,增加了征夫老淚縱橫的思鄉之意和對連年戰火紛飛的怨意,那麼對句的寒風漫卷黃沙的夜晚更加深了邊關的寒意和孤獨淒涼。對句的亮點就在這個“孤”字上,孤寂、孤獨、孤淒包含了景色的荒涼空曠,也有時空的夐遼,更有情感的孤獨無依,和孤淒無助。就像王國維先生說的“一切景語皆是情語”,此對句同樣以景寄情,分句之間關聯密切,鑄詞造句奇特,聯語氣勢恢宏而又委婉淒美。佳對!
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雲天漫漫,雁斷霜月殘【石中梅花】
簡評:對句以“雲天漫漫”承接出句,雲天漫漫鋪設出征夫遠離故土戍守邊塞的時間長久及空間廣遠。以“雁斷”做為切入點進一步表達對思念家鄉的一種無奈,因為邊關的遙遠,一種“鄉書何處達?”的悲涼油然而生。斷雁是情感的共鳴,也是生活的共鳴。一個離家的人和一個失去伴侶的大雁都是在一種缺失的情感裏沉浮,都是彼此之間情感的知音。這種情感上所產生的共鳴也許隻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深切的體會到。所謂的觸景生情,不過是有了情感的共鳴罷了。這其實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最真實的世界。作者想用“舉頭望明月”用以寄托思念,但是作者看到的也是一輪殘月懸掛天邊,“殘月”襯托出作者不能與家人團聚的遺憾。對句以景托情,情景交融,鑄詞造句優美。佳對!
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邊風瑟瑟,聲悲驛路秋【Rain】
簡評:出句的羌笛悠悠是淚濕征衣怨的催情劑,以情而動情。而對句隻寫景,並且是著重突出邊風瑟瑟的秋景,也正是這種景色的襯托,才會更加激發一個人內心的情緒。聲悲未必是指人,而是世間萬物都會在這個瑟瑟的秋景中而放悲聲,更何況有情感的人,又怎能抵擋住這樣的悲聲而不禁淚濕征衣呢。整個聯句以情托景,以景激情,情深而意悲,景實而物虛。對句繪聲繪色,令人意逸。佳對!
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朔風獵獵,冰凝鐵戟寒【長發飄飄 張誌敏】
簡評:對句的“鐵戟寒”不是專指某一種兵器,而是一種具有概括性的說法。如果說出句重在情感的描寫上,而羌笛悠悠的襯托,就是為了棖觸一種情感的宣泄。情深則景被淡化了。對句的精妙之處就是不寫情。因為出句的情感已經很深刻了,再無論怎麼寫都很難與之相頡頏。對句的“冰凝鐵戟寒”就是在凸顯一種自然條件的艱苦,也隻有這種難以想象的艱苦環境,才會觸動到每一個觀者的心靈。想象一下在寒風呼嘯裏,到處都是冰冷冷的,而將士手中的武器都是鐵質的,在冰冷的自然環境中,會比其它東西更寒冷刺骨。為什麼要說“鐵戟寒”,而不說其他的,就是用一種更冰冷的東西,來為一種情感的需要,而去襯托更為深刻的情感表達。這種表達有一種震撼力和穿透力,可以讓我們觸目驚心,要比其它的描寫給我們心靈的衝擊更強大。對句狀物繪景,象意並茂。佳對!
羌笛悠悠,淚濕征衣怨【西貝】
平蕪寂寂,霞殘塞雁悲【旺旺TWO】
簡評:對句的“平蕪”之意指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用“平蕪寂寂”承接出句的“羌笛悠悠”合理自然。一望無際的原野寂靜、孤冷,遠處傳來悠悠的笛聲更平添了一絲悲涼之意。“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抹殘霞中偶爾有塞雁在天空飛過,塞雁的切入增加了戍客淚濕征衣的怨聲,塞雁悲與征夫的悲切的情感,相互輝映,更凸顯了情感的悲切,用塞雁悲將征夫的悲給予進一步的推波助瀾,這種加深意義上的渲染,使得整個場景的情緒表達更加的淋漓盡致。恰如一句話:“情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無聊。藝術沒有真相,隻有體驗。情緒本來就是一種藝術,它無需具體的載體,卻是可感的。”“悲”字用的貼切、傳神。對句借景抒情,感情表達細膩,讓人容易產生共鳴。聯語詩味頗濃,佳對。
1月28日出句:梅綻紅顏春不老【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