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堂楹聯
僧寶肅威儀,但令根基無透漏
佛光圓聚戒,斯於定慧有因緣
戒堂說明
戒堂是沙彌僧、沙彌尼受三壇大戒(初壇沙彌戒、二壇比丘戒、三壇菩薩戒),成為比丘僧、比丘尼的地方。此聯清嘉慶四年(1799年)刻於戒堂廊柱,署“主席佛德立”,即當時主持寶光寺法席的佛德和尚立,未署撰書者姓名。
僧寶、威儀、根基、透漏、聚戒、定慧、因緣
注釋
僧寶:佛教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之一。佛是真理的發現者,法是宇宙的真理,僧是奉行真理的人。因僧才是世間難得的,故稱為僧寶。唐·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地靈步步雪山草,僧寶人人滄海珠。”
威儀:佛教指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莊重舉止,是對僧人的行為規範。如在戒律中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在行為中的“行如風、坐如鍾、站如鬆、臥如弓”四威儀等。
根基:佛教指道根、根性。《紅樓夢》第101回:“根基不淺,道行非常。”這裏指學佛的牢固信念。
透漏:因疏忽導致人或物的潛入或潛出。宋·司馬光《論西夏劄子》:“本地分吏卒應巡邏者,不覺透漏,官員衝替,關士降配。”
聚戒:指佛教戒律中的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攝眾生戒是廣修一切善法。詳見《瓔珞經·大眾受學品》第七。
定慧:佛教的戒學、定學、慧學稱為“三學”,簡稱戒定慧。戒即禁戒,律藏之所詮,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定即禪定,經藏之所詮,能使人們靜慮澄心;慧即智慧,論藏之所詮,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癡。修此三學,可以由戒得定,由定發慧,最終獲得成就。《翻譯名義集·示三學法》:“今謂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惑證真曰慧。”
因緣:佛學術語因與緣的並稱。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條件,緣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條件。有因有緣,必然成果。故產生結果的一切原因總稱為因緣。
上聯·下聯講解
僧寶肅威儀,但令根基無透漏
佛光圓聚戒,斯於定慧有因緣
上聯意為:僧寶是佛、法、僧三寶之一。僧人要整肅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學佛的基礎牢固,信念堅定,不出現任何有違佛教規矩之處。
下聯意為:佛祖的光輝和力量,使你圓滿受完包括三聚淨戒在內的所有佛教戒律,這對你下一步掌握禪定和智慧的學問也就有結果了。
楹聯點評
此聯以傳戒大和尚的口吻告誡新戒僧人:要看重自己,嚴肅威儀,由此奠定學佛的根基;承蒙佛祖的加庇,受了三壇大戒後,對於進一步學習禪定功夫和增長智慧是大有助益的。聯語在對仗和聲律方麵皆十分工穩,無懈可擊。尤以“燕頷格”嵌入“寶光”二字,使聯句更加貼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