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青藏鐵路
(2005北京中楹會《對聯中國》全國征聯大賽一等獎)
豈不偉哉!於地球屋脊,南攜喜馬,北挹祁連,玉帶係青蕃,從此康莊通絕域;
何其勇也,在生命禁區,軌越危巒,隧穿凍土,彩虹飛穀塹,居然人力勝天工。
【注】南攜喜馬,南邊拉著喜馬拉雅山;北挹祁連,北邊牽著祁連山。南攜喜馬,北挹祁連是一種形象思維。玉帶,指鐵路。青,青海。蕃,西藏古稱吐蕃。康莊,康莊大道。絕域,極其邊遠的地方。危巒,高山。彩虹,橋。天工,大自然。
這是一副描寫在西部大開發的滾滾熱潮中,修建舉世聞名的“天路”——青藏鐵路的對聯。在巍巍群山,綿綿雪域,茫茫戈壁,沉沉雲海之中,一條鋼鐵巨龍蜿蜒前行,它通渡昆侖,翻越唐古,彩虹飛架天塹裂穀,真可謂“鞭石千山飛穀塹,連天萬裏壓青蕃”,喚醒了塵封已久的亙古荒原。成為21世紀第一個春天裏震驚寰宇的偉大壯舉。世界輿論稱其可與“長城媲美”。
對聯用倒敘法,起句“豈不偉哉”(難道這還不偉大嗎!),首先把讀者引入對青藏鐵路成功修建的驚奇和興奮之中。接下來的四句寫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上,這條鋼鐵巨龍“南攜喜馬,北挹祁連”像一條玉帶把青海和西藏連接起來了,康莊大道直通絕域。28個字勾勒出一幅西部萬裏江山圖。
下聯的起句和上聯一樣,一句“何其勇也”(多麼勇敢啊),從內心發出由衷的感歎,把青藏鐵路建設者們那種不畏艱險,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慨一下子表現出來了。接下來的四句是敘述築路的困難和艱辛。在世界屋脊這個生命禁區,建設鐵路麵臨高原凍土,高原生理(缺氧),環境保護三大世界性技術難題,也是對人類生命極限的挑戰。
二、題三峽大壩
(2008北京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文學征文一等獎)
橫空出世,雄五洲大壩,挾嶺成湖,喜鼓棹輕舟,破浪巨輪,安渡三重峽穀;
立地敞懷,吞萬裏長江,抑洪興利,看穿雲電網,摩霄鐵塔,光輝半壁河山。
【注】橫空,橫在空中,指大;出世,聳立人間,指高。橫空出世是形容三峽大壩的磅礴氣勢。雄,這裏作動詞,稱雄世界的第一大水電站。挾嶺,大壩的兩端挾著山嶺,擋住了長江水流,而成為高峽平湖。棹,船槳。鼓棹,劃槳。三重峽穀,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裏,多急流險灘。是長江中最為艱險的一段。半壁河山,指華中、華東、華南地區。
這是一副描寫三峽大壩雄偉氣勢和巨大功能的對聯,上聯說航運效益,下聯說防洪和發電效益。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它征服了奔騰不羈的洪流,平息了千古不息的水患,造福於億萬百姓的生活,圓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從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設想修建三峽大壩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提出實施至大壩建成已近百年)。
三、題國慶六十周年大閱兵
(2009北京國慶大閱兵全國題賀藝術大賽二等獎)
千聲雷動,叱吒變風雲,華夏長城民族膽;
萬戟林行,披靡雄宇宙,井岡種子太行魂。
【注】千聲雷動:隊伍整齊的口令像雷聲。萬戟林行:戟,槍。萬戟,持槍的隊伍。井岡種子太行魂:2009年的參閱部隊都是來自井岡山鬥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獲得英雄模範稱號的部隊,意為紅軍和八路軍的後代。
四、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
(2005湖北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全國征聯大賽優秀獎)
八年抗戰震天威,終雪馬關恥、蘆溝恨、金陵仇、爾曹棄甲丟盔,且舉降幡皆北去;
四海歡歌慶盛典,勿忘鬼社妖、大和魂、武士道、我輩強兵富國,豈容倭寇又西來。
【注】 倭:指日本國和日本人。馬關恥:指《馬關條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滿清政府北洋艦隊全軍覆滅,中國失敗。日本強迫清政府訂立結束甲午戰爭不平等條約。清政府被迫於1895年4月派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赴日本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條約,共十一款。主要內容有割讓台灣全島和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軍費二萬萬兩;開放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商埠等等,這是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國恥。蘆溝恨:蘆溝恨即蘆溝橋事變,也稱“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日軍炮轟宛平城和蘆溝橋,這一天是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開始,全麵抗戰爆發。金陵仇:(南京古稱金陵)金陵仇指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在華中派遣軍司令鬆井石根和第六師團長穀壽夫的指揮下,對中國人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血腥大屠殺。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調查報告稱;中國軍民被集體槍殺和活埋的有十九萬多人,零散被殺的居民僅收埋的屍體就有十五萬多具。共計三十多萬。這是中國人民世代難忘的深仇大恨。爾曹:你們。鬼社妖:指參拜日本靖國神社的日本右翼分子,大和魂:日本大和民族。這裏指大日本帝國的好戰本性。武士道: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和行動準則。
五、題中鐵大橋局建局五十周年
(2003湖北“雲鶴杯”暨首屆“大橋杯”海內外征聯大賽一等獎)
憑八般奇技,一旅精兵,萬千裏跨穀淩波,異域揚鞭添勝跡;
看四座豐碑,百條彩練,五十年披霞映日,神州勒石領風騷。
【注】跨穀淩波,指在水上和狹穀中建橋。異域,國外。彩練,指橋。有人把橋比作長虹,虹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因此又把橋比作彩虹、彩練。勒石,豎碑刻字。
說到中鐵大橋局就不能不說武漢長大橋。新中國誕生不久,黨中央決定首先發展交通,打通扼中國發展之咽喉的長江天塹,決定在九省通衢的大武漢修建萬裏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1953年2月,毛主席專程來漢,聽取初勘設計情況彙報,並登上蛇山,視察了大橋橋址。1953年4月,周恩來總理親自來武漢,宣布批準成立鐵道部武漢大橋工程局。第一任黨委書記由當時的武漢市委書記王任重兼任,局長由鐵道兵副司令員彭敏出任。大橋局局址設在漢陽龜山腳下的蓮花湖畔。當時可以說,鐵道部武漢大橋局就是專門為武漢長江大橋而成立的。
1955年9月1日,舉世矚目的萬裏長江第一橋建設拉開帷幕。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此刻,西方建橋權威所謂“長江橋、建不了、修不好”的論斷,隨長江波濤東逝,中國人數千年的夢想化作現實。跨越天塹的武漢長江大橋,成為新中國經濟起飛的重要角色,是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它聚集了50年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軍事的諸多力量,比之其它建築物,它具有更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內涵。
九省通衢的大武漢,自古“兩江隔三鎮”,20年代興建的京廣鐵路,遇到長江便有了斷口,隻好在粵漢碼頭由舟船接通。現在,這一切都成為了過去。毛主席的不朽詩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成為了現在繁忙大橋的寫照。
六、題江西萬載中學百年校慶
(2007江西萬載中學海內外征聯大賽三等獎)
水抱山環,百年穆穆黌宮,鷹揚馬腦;
露滋雨潤,三萬彬彬學子,鯤化龍河。
【注】穆穆,恭謹、嚴肅。黌,古代的學校。黌宮,高大的校舍。鷹揚,威武的樣子,馬腦,贛北馬腦山。育才三萬,萬載中學從建校以來共畢業了三萬多學生。彬彬,形容文雅的樣子,彬彬有禮。鯤化龍河,鯤,指傳說中的大魚。鯤化,典出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徙於南溟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書中向人們講述了鯤由魚轉變為大鵬的故事。
江西萬載中學是江西贛北的名校。建校已有百年。這所學校的地址很有特色,背靠馬腦山且足踏龍河,名苻其實的山環水抱。在這樣的環境裏念書,加之一群敬業的老師,能不被人向往嗎?能不出人才嗎?因此,這個中學曆屆高考成績在江西省名列前茅。不少學生分別在全國各地省、市、縣擔任了領導職務。這副對聯獲獎原因有二:一、對仗工整。一副對聯除了縱向聯語(節奏點)平仄交替,橫向聯語(節奏點)平仄對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對仗。上麵講過,對仗分為詞語對仗和事物對仗。首句“山環水抱”和“露滋雨潤”,既屬詞語對仗,又屬事物對仗,既可以橫向正對,又可以縱向句中自對。從橫向看,“山水”屬於名詞,“露雨”也屬於名詞。屬正對;從縱向看,“山水”同屬地理類,“露雨”同屬天文類,屬於邊對式的事物句中自對。第二句“百年穆穆黌宮”和“三萬彬彬學子”,既有(百年、三萬)數字對,又有(穆穆、彬彬)疊字對,同時還是形容詞相對,其中還有(黌宮、學子)的正對。二、切時切地。最具特色的是第三句,“鷹揚馬腦”對“鯤化龍河”。鷹、馬、鯤、龍四個動物屬既橫對又縱對的動物對。鷹揚馬腦,是說萬載中學的校貌在馬腦山中十分威武。鯤化龍河,是說萬載中學的學生都變成了大鵬,喻意為前程遠大的有用人才。不愧為“育才三萬,名重江西”的名校。這副對聯,切時切地,銅澆鐵鑄,使本聯具有不可動搖的特指性,不僅隻能萬載中學用,而且隻能掛在馬腦山,不可挪作它地。
七、題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2009北京國學研究會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詩書畫大賽一等獎)
秉筆春秋,著且有評,常令亂臣聞史懼;
設壇洙泗,教而無類,首將私學向民開。
【注】秉筆春秋:秉筆就是執筆寫字。春秋:儒家經典之一。現存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相傳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著且有評:這部書記述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哀公十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史事,內容包括周王室及各諸侯國的朝聘、會盟、戰爭等政治、軍事活動及日食、地震、水旱災害等自然現象。記事極簡單扼要,每條最多四十餘字,最少僅一字。相傳寓有褒貶之意,後世稱為“春秋筆法”。西漢武帝時被奉為經典,列為五經之一。亂臣聞史懼:語出《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章(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意為孔子著成了《春秋》,使那些作亂的臣子,不孝的兒子感到害怕。設壇洙泗:設壇,壇一般指講台,意為辦學。洙泗,孔子辦學之地。《史記》:“孔子設教於洙泗之上。”洙泗指兩條河,即洙水和泗水。孔子辦學之地在這二水之間。以後洙泗成為孔子辦學之地的代稱。教而無類:不管什麼樣的人都願意教。首將私學向民開:孔子是我國古代第一個辦學向民間開放的教育家,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子弟壟斷學校的局麵。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平民子弟。《史記》上說:“孔門賢人七十,弟子三千。”
孔子在辦學方麵,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強調“學”和“思”相結合。將教育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項科目,並設置禮、樂、射、禦、書等課程。漢代以後,其學說成為我國二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至今仍有影響。曆代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為聖人。現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其學說的主要資料。
八、題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
(2008福建尤溪《朱熹杯》海內外征聯大賽一等獎)
理注四書,出孔孟而精深,遠超洙泗三千士;
學承五子,集周程以博大,獨領風騷七百年。
【注】 理注四書:理,即理學,相當於現在的哲學。理在這裏有兩意,既指理學,又指講理。理注四書,即解釋的意思。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始定。注釋中酌取前人見解而發揮理學家的論點。更加精辟的闡述了孔孟學說,遠遠超過了孔子的學生對孔子學說的解釋。洙泗:(見前注)學承五子:五子指北宋的五位哲學家和理學創始人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周為理學開山祖,史稱“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淵源於此五人並成為集大成者,最後成為考亭學派領袖。七百年:從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朱熹的《四書》被列為國學起,此後,始終是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標準書。直到中華民國建立,開辦新式教育為止,時間長達七百多年。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十五日出生於福建尤溪。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曆任同安縣主簿、知南康軍、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知漳州、煥章閣待製兼侍講等職。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九日卒於福建五夷山下的建陽。
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他窮研孔孟之道,繼承二程(程頤、程灝)和佛、道思想,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其一係列思想理論在中國哲學史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南宋之後七百多年的中國與東南亞社會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主要著作有《四書集注》等一百多卷。他是我國封建社會與孔子齊名的兩個“萬世聖人”。雖然他們兩人被神化,但有一個事實人們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長河的大浪中,武夷與朱熹正如泰山與孔子,是洶湧卷起的兩座洪峰。在長達幾個世紀的發展中,朱熹的文化思想積澱成為中華民族深層次的心理結構,潛移默化著民族的思維模式、心理習慣、性格氣質和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朱熹生前並不得誌。仕途坎坷,幾次被朝廷罷官回鄉。他在五夷山下的建陽辦學,雖然名聲很大,學生很多,但他的一些理學觀點與當朝權臣韓侂胄相悖,韓侂胄依仗權勢,在開科取士時凡朱熹的學生不取。從而使在校學生離他而去,想來校的學生轉投他人門下。這樣一來,使朱熹經濟來源斷絕,生活十分窮困,在晚年貧病交加的淒涼中死去。
朱熹死去四十多年後,封建統治階級突然發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鞏固他們的封建統治有很大的作用。於是,當權者們發起了一個莊嚴輝煌的造神運動,這一運動整整延綿了七個世紀。
南宋嘉定二年(1209),朱熹賜諡曰“文”。從此被尊為“朱文公。”
南宋嘉定五年(1212),朱熹的《四書集注》被列為國學。
南宋寶慶三年(1227)朱熹被贈太師,追封信國公,紹定三年(1230
),改封徽國公。
南宋淳祐元年(1241),理宗下詔學宮將朱熹從祀廟堂,朱熹取得了與周張二程並列的五大道統聖人的地位。
南宋鹹淳五年(1335),度宗下詔賜婺源朱氏故居名“文公闕裏”,同孔子闕裏並列為二。
元至元元年(1335),惠宗下詔興建朱熹文廟,次年改封齊國公,從此朱熹也象孔子一樣受到頂禮膜拜。
明永樂十三年(1415),由明成祖作“禦序”的《四書五經大全》頒行於天下。從此開始,朱熹的《四書》始終是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標準書。
明景泰六年(1455),代宗下詔建陽朱熹後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嘉靖二年(1523),又詔婺源朱熹後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兩地世襲一直沿襲到清末。
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下詔升朱熹配祀孔廟“十哲”之列,朱熹的牌位從孔廟東廊進入了大成殿。接著,康熙又命李光地等編《朱子大全》,頒行全國,並親作禦序,稱朱熹:“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朱熹死後的哀榮是朱熹生前絕對沒有想到的。
九、紀念明詩書畫家唐寅誕辰540周年
(2009北京國學研究會紀念唐寅誕辰540周年全國征聯大賽一等獎)
大比年崢嶸初露,那知冤案纏身,隻落得麗句清詞,供後學文壇叫好;
不平世坎壈飽經,若是科名到手,怎成就法書院體,讓先生藝苑稱奇。
【注】大比年: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泛稱。麗句清詞:指詩詞。坎壈:壈,(讀音欖)。困頓不得誌。法書:有一定書法藝術成就的作品叫“法書”,與名畫對稱。院體:唐寅的著色山水被後世稱為“院體”。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據傳,他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寅屬虎,所以字伯虎。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其祖籍晉昌,即今山西晉城一帶。所以在他的書畫作品落款中往往寫的是“晉昌唐寅”。唐寅從小聰明好學,十六歲在蘇州秀才考試第一名,二十九歲時在應天府(今南京)公試又中第一名解元。初露崢嶸。躊躇滿誌的唐寅三十歲赴京會試,因受考場弊案牽連被斥到浙東為吏。遭此羞辱,心高氣傲的唐寅從此絕意仕途,漫遊名山大川,致力於繪畫,並以此為生。他“賦性疏朗,狂傲不羈”,曾鐫一印,自稱“江南第一才子”。他的文章詩詞,雖不被朝廷重視,但在民間卻被文壇後學叫好,當成學習的範例。他的繪畫在明代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風靡江南。
曆史上的唐寅盡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一位天才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晚年生活困頓,最後窮困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陰間陽間俱相似,隻當飄流在外鄉”。
這副對聯在聲律上也是運用的馬蹄韻,在對聯創作手法上運用的反襯法。如上聯的“大比年崢嶸初露,那知冤案纏身,隻落得麗句清詞,供後學文壇叫好”和下聯的“不平世坎壈飽經,若是科名到手,怎成就法書院體,讓先生藝苑稱奇”,概括了唐寅的傳奇人生。正是因為“冤案纏身”科名未就,才使得唐寅擺脫了名疆利鎖,放浪山水,畫出了大量的山水畫和寫出了大量的優秀詩篇流傳後世,不然中國文壇和藝苑就少了一位偉大的畫家和詩人。而多了一位碌碌無為騎在人民頭上當官做老爺的宦吏。
十、紀念朱德陳毅湘南起義80周年
(2007湖南郴州紀念湘南起義80周年全國征聯最佳楹聯獎)
建不世之功,起義震三湘,肇開鐵血英雄史;
立非常之業,會師興五井,始有工農子弟兵。
【注】 衡嶽:衡山。江右:江西的別名。古人在地理上以東為左,以西為右。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南、東北北流向,東漢時是南北往來渡口所在。因此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所以江東又名江左。江西在江東之西,故而江西又名江右。此名不僅切合實地,而且與上聯的湘南形成工整的方位對。三湘:三湘有多種說法,近代一般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總稱。泛指湖南全省。肇:開始。五井:即井岡山的別名。以茨坪為中心,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名,所以井岡山又稱“五井”。
八十年前,湘南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即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轉戰廣東,經韶關樂昌,過莽山進駐湖南宜章,發動了“年關暴動”,從而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起義軍氣勢磅礴,在短短的三個月中,革命風暴遍及湘南二十二個縣,參加起義的人數達到一百多萬人。建立了六個縣的蘇維埃政府和湘南蘇維埃政府,擴建了三個農軍師兩個農軍團等革命武裝,並在各縣展開了土地革命運動。湘南起義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波瀾壯闊的武裝起義。
這次武裝起義,由於反動派調集數倍於起義軍的兵力,實行南北夾擊,起義軍不得不於1928年四月下旬撤出湘南,此時,正好遇到毛澤東派去聯絡他們的人。朱德、陳毅率領一萬二千多人向井岡山彙合。四月二十八日,朱德和毛澤東在礱市龍江書院實現了曆史性的會見。“朱毛”會師,催生了中國革命的重大轉折。湘南起義部隊和秋收起義部隊共同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政治部主任陳毅。這是中國有史以來,開天辟地第一回,有了工農自已的子弟兵。這支部隊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20年後終成燎原之勢,摧毀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肖克將軍在《湘南起義史稿》中說:“湘南起義,它為武裝鬥爭與農民運動相結合提供了範例;在建黨、建軍、建政、分配土地等各方麵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時也為我黨和毛澤東同誌科學地總結出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這一光輝理論,提供了寶貴經驗。曆史已經證明,有了湘南起義,才有井岡山會師,才有鞏固的井岡山根據地,甚至可以說,才有輝煌的井岡山時代。”
十一、題浙江省永康市
(2007浙江永康“五金杯”海內外征聯大賽三等獎)
古邑從三國走來,雄踞吳中,山水同蘇杭並麗。有淩空方柱;有拔地天門;有絕壁飛虹;有懸岩煥彩。石奇峰險,洞秀穀幽。更添十八曲嵐氣氤氳,煙雲漫卷,點綴這丹崖碧嶂。如此崢嶸勝景,眄睇娛遊,置身若入蓬萊境;
新城靠五金興起,名揚域外,品牌與德日齊榮。或冠奪步陽;或先爭星月;或會間博覽;或網上經營。納海彙川,報單簽約。尤喜萬千家工商俊傑,科技精英,遠略那北美西歐。好個卓犖永康,騰驤奮發,出口頻增禹甸光。
【注】吳中:泛指春秋時的吳地。後因三國孫權占據江南八十一州,國號稱吳,所以稱為吳中。十八曲:永康的一處名勝風景。眄睇:朝兩邊看,目不暇接。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德日:德國和日本。步陽:永康步陽五金有限責任公司。產品以防盜門為主。星月:永康星月神五金有限責任公司。產品以電動車為主。這兩家企業都是世界聞名的五金企業。禹甸:中國的古稱。
永康位於浙江省中部,建縣於三國吳赤烏八年(公元245年),相傳孫權之母因病曾乘座三馬九鈴的禦輦來縣城萬安山上的寺廟進香,祈求“永保安康”,遂得名“永康”。永康現改縣為市,人口54萬,外來人口30多萬,麵積1049平方公裏,全國百強縣市排名第46位。永康市境內多丹霞地貌,山川秀美。曆來名人眾多。然而使永康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最負盛名的是永康的五金。市內有全球著名的“中國科技五金城”,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僅2007年的交易額就達到了一百六十多億元。譽為“五金之都”的永康,全市有五金企業近一萬家,從業人員達30萬人。生產機械五金、裝璜五金、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小家電等一萬多個品種。其中有多種競爭力很強的產品。電動工具年產2300萬台,總產值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產品與德國、日本並稱為全球電動工具三強。永康生產的建築銅條、防滑條、燃器灶具爐頭以及銅類產品占全國銷量的百分之七十。小家電類產品占全國市場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電動剃須刀出口全國第一。防盜門市場占有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在中央電視台打廣告的企業就有十家,知名品牌有步陽防盜門、星月神電動車、王力門鎖等。產品出口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中國馳名商標三個,五個產品成為中國名牌。1992年,永康市圈地500畝建設中國科技五金城,並於同年舉辦了第一屆中國五金博覽會。
十二、題山東省微山縣
(2006山東微山縣礦業杯海內外征聯大賽三等獎)
秀美山川豈虛傳?看青螺聳翠,微湖躍鯉,蓮蕊飄香,煤海騰龍,八百裏皆稱寶地;
風流人物應不朽!欽殷啟高賢,漢傑奇才,子魚論戰,劉洪殺寇,數千年共耀瑤天。
【注】微山縣位於山東省南部,麵積1780平方公裏,其中微山湖麵積1266平方公裏。是我國長江以北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微山縣是商紂王的庶兄殷啟的封地,殷啟又名微子,他的封地就以他的微字而得名。境內的山就叫微山,湖就叫微山湖。微山湖中有一個小島——微山島。在碧波蕩漾的湖水中,“蒼碧空中飛白練,水晶盤裏聳青螺”(飛白練指風激湖水浪花飛向空中,微山島就象水晶盤中聳起的一個青螺)。置身其中如同進入蓬萊仙境。再加上微山湖十萬畝荷花連片盛開,燦如雲霞,蓮叢泛舟,水波溢香,大自然的無窮魅力讓人樂而忘返。景色十分優美。這裏正成為生態自然保護區和著名的旅遊勝地。微山縣還是濟寧市和山東省重要的煤炭產區。
微山縣名勝古跡眾多。最主要的有三賢墓。一個是微子墓,(微子即殷啟)翠柏環繞,殿堂輝煌,含於萬頃碧波之中。二個是目夷墓,目夷字子魚,微子十七世孫,春秋五霸之一宋襄王的庶兄,古代軍事家,其戰略思想可從為人諳知的《子魚論戰》中窺見一斑。三個是漢傑張良墓,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另兩個是簫何、韓信)。他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以後,劉邦將留城封給了張良。留城距微山島二十公裏,現屬微山縣。這三個人都是當時的賢人。還有伏羲廟、仲子廟(仲子即孔子的學生子路)。劉洪:劉洪是小說《鐵道遊擊隊》中的主人公,鐵道遊擊隊隊長。他雖不是一個真人,這裏用他代表鐵道遊擊隊。瑤天:瑤本指美玉,但常用來形容潔白無瑕。稱天為瑤天就是後一種意思。
十三、題北京延慶龍慶峽鎮山如來
(2005北京延慶縣龍慶峽海內外征聯大賽三等獎)
笑問如來,久別雷音,舍寶殿禪堂,何屈尊身居野嶺;
喜看龍峽,今成勝景,媲漓江陽朔,當招貴客賞奇峰。
【注】雷音:即雷音寺。如來佛講經說法和居住的地方(見西遊記)。漓江陽朔:廣西桂林的兩處風景區。龍慶峽和這兩處有點相似。
這副對聯的修辭藝術叫設問。設問是本無所疑,故意事先提出問題然後再自已作答,或對提出的問題不需確定答案而不作答的修辭方法。設問有問而不答、上問下答、自問自答三類。設問可在聯語的開頭、中間、末尾,也可連連設問。運用設問可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思考,或引發下文,提示本聯主題。能加強語氣,加深讀者印象。
從北京德勝門出發,經八達嶺便到了延慶縣龍慶峽。龍慶峽是人工與大自然相結合的產物。1958年為抗旱蓄水,延慶縣在峽口修建了一百二十多米高的大壩,攔住了從山上下來的水,從而形成了今日的龍慶峽。龍慶峽全長十四公裏,最深處水深達60多米,上遊最淺處也有三米。峽中碧波蕩漾,清風習習。兩岸嵐氣氤氳,山坡上的樹木蒼翠欲滴。在峽中七公裏一個轉彎處,一座大山的半山腰立著一塊巨石,形態十分像釋迦牟尼(如來佛),遊船每至此處,遊人紛紛到船頂觀賞、拍照。景區管理處將此處景點取名叫“鎮山如來”。對聯用設問的修辭藝術,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一問一答,十分幽默有趣。上聯問如來,你為什麼不住在雷音寺,怎麼到這荒山野嶺來了?下聯如來回答,這麼好的風景,像漓江陽朔一樣,你們怎麼不邀請遊客來欣賞呢。在對聯揭曉的頒獎典禮大會召開時,作者有幸受邀到龍慶峽風景區一遊,才真正領略了鎮山如來的風采。
十四、題河南淅川荊紫關鎮白浪街三省界碑
(2008河南淅川荊紫關鎮海內外征聯大賽二等獎)
問三省界碑,街連三省,誰是主人誰是客;
看千秋鄰裏,民睦千秋,互為益友互為親
【注】在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白浪街十字街口,立有一座界碑,這座碑被稱為三省界碑,這條街分屬鄂、豫、陝管轄,在中國這是一種少有的奇特現象。荊紫關鎮在海內外征聯中,特別要求針對這一現象作一副聯。按照這一要求我創作了這副複辭聯。全聯三十二字,其中有十六個字連續重複了兩次。…三省……三省,…誰是……誰是…。…千秋……千秋,…互為……互為…。但它並不顯得重複,反而構成了一副意味獨特的對聯。對聯是不允許重字的。有重字這副對聯就不合格。但是,有規則的重字,不僅允許,而且是一種寫作技巧,重字必須在同位上重字,不能錯格。這副對聯用設問的方式,一街連三省,(即鄂、豫、陝)那誰是主人,誰是客人呢?下聯作了回答,他們相互為生活、學習中的益友和親戚。雖分屬三省,但親如一家。
十五、題中國革命博物館
(2007湖南絕對佳聯全國征聯大賽銀獎)
近代中華曆史,載體斯存,溯崢嶸歲月,莫漫觀故紙襤衫,大刀土銃;
今朝黃帝子孫,神州奮起,建錦繡家邦,須牢記虎門楚望,延水井岡。
【注】上聯寫的是革命曆史博物館的作用。人們在參觀過程中,溯崢嶸歲月,切莫小看了這些無言的曆史文物,它見證著中國那段不平凡的歲月。下聯寫當前,全國人民同心攜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仍須借鑒曆史成功的經驗,言簡意深,渾然一體。載體斯存:載體,中國革命博物館。斯存,存放在這裏。莫漫觀:不要小看。故紙:指一些革命的舊書、文件、書信。襤衫:指舊軍裝、舊衣服。大刀土銃:中國農民鬧革命時用過的武器。虎門:中國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銷毀鴉片的地方。代指第一次鴉片戰爭。楚望:楚望台。地址在湖北武昌。湖北清軍工兵營的駐地。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發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在湖北武昌楚望台工兵營打響了第一槍。延水井岡:代指革命聖地延安和紅軍革命根據地井岡山。
十六、題戰國秦丞相呂不韋
(2004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海內外征聯大賽三等獎)
一計登天,半是君臣半是父;
千金改字,即為商賈即為儒。
【注】 一計登天:說的是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人(今河南濮陽西南),原為陽翟(今河南禹縣)大商人呂不韋,在趙國邯鄲經商遇見入質於趙的秦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認為“奇貨可居”。便心生一計。他一方麵和子楚交好,吃喝玩耍;一方麵將他的寵妾趙姬(據說已有身孕)送給子楚作妃子(後生下一子,即秦始皇)。然後入秦遊說華陽夫人(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寵妃,無子),說:華陽夫人你現在年輕美貌,能得安國君寵愛,如果年老色衰呢?何以為靠。華陽夫人說,依你之見呢,呂不韋言道,收異人為養子。華陽夫人應允了。秦昭襄王死,安國君繼位是為秦孝文王,立子楚為太子。孝文王死,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為報呂不韋幫立太子之功,子楚繼位後封呂不韋為相國,加封文信侯。秦莊襄王卒,秦王政年幼繼位,呂繼任相國,趙姬要秦始皇稱其為“仲父”的故事。所以說呂不韋和秦始皇半是君臣半是父。千金改字:說的是呂不韋命門下賓客編著《呂氏春秋》,彙合先秦各派學說,有雜家之稱。書成,公布於鹹陽城門,稱有人能增刪一字者,賞千金的故事。
此聯是個複辭聯,抓住呂不韋一生中最顯著的兩個閃光點,對其進行描寫。對聯一比隻有11個字,其中“半是”……“半是”……;“即為”……“即為”……。重複了兩次,它對呂不韋的一生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