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也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麵。由於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安史之亂是中華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這場曆時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戰火不僅成為唐朝的轉折點,更是整個中華文明由開放轉向保守的轉折點。
本期楹聯以“安史之亂”為背景,欲提綱挈領撰寫佳聯,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各位聯友讀史明誌,亦能畫龍點晴,佳作紛呈,集得155副楹聯,有三副不合律者去之,存留140副,可謂琳琅滿目,蔚然大觀。(鬱犁)
優秀作品10副
1.趙誌君 黑龍江巴彥
禍患開安史,兵燹頻仍,紅門已蠹貪狼欲;
荒淫亂李唐,朝綱更替,青竹何堪裂帛聲。
簡評:該聯以紅門青竹喻國事,用“蠹”泛指蛀蝕器物的蟲子。引申比喻禍害國民的人和事。“裂帛”語出《左傳·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在指撕裂繒帛發出的清厲聲。麵對兵燹頻仍、朝綱更替,時人隻能忍氣吞聲,其淒慘之狀躍然紙上。
2.賈雲增 河北灤南
安祿如山,史思不明,宮內嬌楊空雨露;
隆基似海,國忠難再,江頭野老歎黎民。
簡評:該聯見巧思。安祿山、史思明姓名當中加字見哲思,一巧也;史思不明,國忠難再,言讀史若不明辨,若不思報效,則忠君愛國之士寥寥,二巧也;借江頭野老之歎,道盡和杜甫一樣的哀怨之情,三巧也。
3.雷向博 陝西
休說美色誤國,奸臣誤道,溯史覓因由,天子之失大矣;
遑論盛衰有據,治亂有憑,體民思載覆,人心豈可輕乎。
簡評:該聯可與政論詩媲美。點麵結合,論點殷實,令人信服。譬如後世人一談到安史之亂就諉過楊妃,大多是這種條件反射。而安史之亂+明皇楊妃,更成了唐詩中永不磨滅的主題。而該聯逆向推演,讀來暢快,可謂感同身受。
4.宋捍東 黑龍江哈爾濱
霓舞開元,千裏荔鮮妃子醉;
劍抽天寶,一邊禍巨帝王悲。
簡評:讀該聯與“閑坐說玄宗”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滿頭白發的宮女,閑坐無事幽幽談起唐玄宗的軼事,便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同時感歎帝王也有些許無奈。
5.薑保坤 天津
一罪定當誅,都說亂臣賊子;
兩情猶可敬,誰言禍國殃民。
簡評:該聯運用反詰句式,讓人想起李楊的愛情故事。天寶四年,27歲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冊為貴妃。楊貴妃天生麗質,堪稱大唐第一美女得唐玄宗寵幸。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 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思之可悲可歎。
6.邢偉川 河北曲陽
國亂民殃,卒讀誰能,三吏兼三別;
山盟海誓,忍看旦盡,一皇失一妃。
簡評:唐玄宗天寶年間,漁陽節度史安祿山起兵反唐,掀開了大唐王朝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唐朝由此由盛而衰,以致後來藩鎮割據。因此像“三吏三別”所反映的禍國殃民之事不忍盡讀。此時,就連曾經山盟海誓的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也不敢細看。隻一個“悲”字,豈能概述?
7.紀根起 天津河東
宦官寵,淫逸生,無非世亂;
朋黨爭,國家損,盡是人貪。
簡評:該聯用世亂、人貪構建了楹聯的骨架,讀之感慨萬千。是安楊之貪,導致李唐由盛變衰之亂。安史之亂的平定,並沒有為唐朝重創太平局麵。武將失控、藩鎮之禍頻仍,始終困擾朝廷,直到唐朝滅亡。甚至,五代十國時全國範圍內的軍事割據連綿烽煙,也是安史之亂的回聲。思忖至此,也就釋然了。
8.屈加保 湖南嶽陽
用佞信讒,致幹弱枝強,北地烽煙驚聖駕;
遵章守製,看德彰才擢,中華鐵律固金甌。
簡評:該聯一正一反,反襯得體。讒言是奸佞小人的專長,因其知道“聖駕”好大喜功,故他們巧言令色,曲意迎逢,無堅而不摧。小人得勢,致幹弱枝強,可悲!如果所有人都像君子一樣,遵章守製,以德才報國,才能金甌永固,可讚!
9.張金華 湖南株洲
語通五國而疏漢字?安之謊也明,謀也久,玄宗偏不察,終使江山易色;
情係一人而廢朝綱?學者言何誕,妒何深,吾輩且閑看,但將戒鑒銘心。
簡評:該聯采取設問手法,自問自答,層層遞進,相得益彰。尤其“不察”才使江山易色;“閑看”更能戒鑒銘心。因得失而更替,故愛憎而分明。
10.孫誌江 黑龍江哈爾濱
亂源於昏政;
安重在德才。
簡評:該聯言簡意賅,卻一語道破。安史之亂於唐人,如天外飛來的隕星,將盛唐曆史攔腰斬斷,把一個“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的錦繡帝國變成了噩夢般的苦境;皇帝被迫殺死自己的愛人,權臣曝屍荒野,太平生長不識幹戈的普通百姓,更成了任人踐踏的泥塵。好在人們痛定思痛,要想安居樂業,就要在居安思危中以德才兼備的睿智,才能防範金甌的破損。
入選作品130副
李軍法 河南扶溝
開元盛世起幹戈,鬆弛燃戰火,安史碎山河,一亂傷懷花濺淚;
背井流民分骨肉,輾轉唱離歌,田園悲草木,八年觸目鳥驚心。
吳金城 天津河北
居安而不思危,盛世也難長,養虎成為禍患,惶惶然似喪家之犬;
始亂必將終滅,大燕仍易逝,殃民造就瘡痍,攘攘矣如亡命之徒。
注:大燕,安祿山稱大燕皇帝。
楊遠建 湖南洪江
盛世起烽煙,惜百裏灞橋月缺,問詩哉,曲也,舞哉,幾度笑杏紅殿砌,柳綠宮牆,佳人已去誰能覓;
悲情生蜀道,痛一朝皇輦夢沉,踏露矣,霜乎,雪矣,千番對雲白江頭,風清嶺上,孤影難回雁自鳴。
石安輝 河南三門峽
驕奢寵信貴權,淫逸癡迷美色,羞為盛世帝王,無從悔恨留衰統;
叛亂難稱良將,反戈禍害黎民,恥作唐朝臣子,有愧忠誠落敗名。
唐格安 湖南株洲
迷後宮,荒朝政,豈不聞三吏三別,民危急盼回天力;
當仁正,應勤能,方可悟辨賢辨佞,權重尤須濟世心。
舒甘來 安徽黃山
縱色於宮內,縱藩於朔邊,江山衰盛笙歌裏,焉能怨漢女弱妃,胡兵叛賊;
亂朝識烈臣,亂陣識雄將,黎庶安危劍戟中,怎忍看張巡嚼齒,許遠掉顱。
王立州 河南三門峽
鼙鼓起漁陽,國破城頹,千裏哀鴻驚噩夢;
鑾輿通蜀道,香消玉殞,六宮白首說玄宗。
肖金良 天津河西
貴妃何罪?莫道紅顏禍水,雪膚花貌惜乎玉殞香消,大唐毀在婦人之麗?
鼙鼓動天!震驚盛世明皇,宇殿金鑾悲矣煙飄雲散,帝業危於朝政之昏!
董文學 遼寧喀左
國運堪衰危,歎明皇嗜美,社稷豈疏政而昌,江山豈寵權以繼;
民心可載覆,恨藩鎮起戈,風雲獨吊乎天地,詩酒獨悲此禍痍。
曾宜華 上海閔行
思雲橫秦嶺,雪擁藍關,雲雪難消安史禍;
慨腐蝕天衣,庸虐蒼生,腐庸直衝帝王殤。
注:天衣,此喻帝王所著之衣。 唐 杜甫《傷春》詩之三:“煙塵昏禦道,耆舊把天衣。”
10
曾正社 陝西渭南
奸臣當道,矛盾重生,政廢爭權安史亂;
皇帝喪德,荒淫無度,吏昏加賦禍殃頻。
劉丙菊 河北曲陽
開元盛世,西都宮內,貴妃起舞,引安史摧殘,惜唐朝轉弱;
當代神州,紫禁城中,百姓放歌,拒山河哭泣,祈祖國永昌。
注:安史之亂有感。西都指長安,長安的別稱。
李欽淵 青海西寧
王相淫權,節度擁兵,致邊塞烽煙燃盡方州沃野;
山河易幟,家園劫難,將李唐氣數折夭盛世華年。
張修順 江蘇
驕奢淫逸,眾叛親離,休將責任推妃子;
狼狽倉皇,形單影隻,惟把皇權讓逆兒。
崔鋼兵 湖南懷化
昏庸皇縱欲寵妃,李楊戀腐專權,天地暈兮,四海添憂也,大業深危雲黑黑;
節度使橫行霸道,安史逞強亂國,庶黎苦矣,千秋共歎之,盛唐漸敗雨潸潸。
張建設 福建永泰
總罵美人害國,誰責官家縱欲?節度爭雄,平章亂政,忍看胡禍蕭牆起;
須知天下豪奢,何如世上均平?文明法製,民主自由,定保華庭臥榻寧!
薑 誠 山西忻州
安史徬徨,對民而語不明白,對君而語論成敗;
詩聯呐喊,為國相安易認同,為我相安難永恒。
陳玉如 河北承德
歎前唐處盛遇亂,大業始衰微,今須鑒古;
儆後世居安思危,深基應鞏固,此更圖強。
王家祥 天津南開
一亂大唐盛轉衰,皇帝悔之,妃相誅之,後二百年江山不穩;
幾平良將謀而定,肅宗代也,繁華逝也,前四三代富麗難回。
孫汝瑛 吉林扶餘
楊家攬政,唐帝倦朝,淫色龐奸殃社稷;
藩鎮專權,賊臣欺主,苦民禍國亂江山。
20
石光明 廣東珠海
將相不和,太平搖落,安史起兵藩鎮亂;
綱常無序,盛世式微,李楊尋樂大唐衰。
楊鐵良 河北河間
皇王厭政,奸腐專權,安史掌軍存異誌;
衰敗有因,刀兵遺患,人民受難起悲聲。
李小傑 江西石城
安史國亂,民殃苦難終成禍,今朝當須鑒;
李楊淫歡,色樂皇昏總釀災,後世應深思。
孫芸香 遼寧朝陽
交頸鴛鴦,坡上陰陽兩隔,餘世相思長恨起;
弄權楊李,人間禍亂頻生,八年動蕩盛唐衰。
顏學生 湖南沅陵
昏君怠政,重色輕邦,社稷衰微天道內;
奸相專權,殃民禍國,江山破敗自然中。
劉奎禮 黑龍江蘭西
皇帝寵奸,酒色沉迷,內輕外重安生亂;
宦官擅政,鎮藩割據,國禍民殃盛轉衰。
蔣誌良 湖南洪江
明皇怠政,奸相弄權,一己之私重外族,盛世衰兮自天寶;
藩鎮割據,荒淫毀將,八年因亂苦中原,悲吟歎矣興唐風。
吳立新 山東煙台
安史禍殃,盛唐不複;
水舟載覆,後世常思。
注:水舟句指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陳寶林 甘肅定西
廢政縱淫,隆基瞬喪時,玉環寸斷;
忘恩謀亂,史若思明處,安失祿山。
馬開民 河南虞城
居安不思危,迷酒色,寵奸佞,兵強馬壯能成禍;
防患沒杜漸,弱中樞,遠賢良,物阜民豐也有災。
30
衛 國 河北邯鄲
隱患多乎!聚重重矛盾,又荒怠國維,禍根始種;
異心久也!窺大大利權,終衍生兵變,戰亂紛呈。
梁鳳崗 天津河東
安史同謀,毀唐朝盛世;
李楊共腐,生戰亂根苗。
許征武 湖南株洲
滿目繁華,升平歌舞,一夢總沉酣,我恨明皇昏以憒;
漫天烽火,遍地幹戈,千秋仍浩歎,誰教邊將寵而驕。
李顯增 山東臨清
天子樂霓裳,歌舞升平,淫逸誤國疏理政;
藩臣生逆誌,刀槍林立,驕蠻發難久傷民。
盧曙光 江西修水
鑄錯或群小而為,醉眼昏濛,空餘蜀道千年恨;
轉危因二賢之力,藎臣堅韌,莫忘睢陽十月功。
白朝勇 浙江杭州
明皇攤大事,養奸遺患,安史兵戈終盛世;
危局見忠臣,抗賊捐軀,顏張血肉築長城。
王東兵 天津
安史興兵欺主,哀民殃國禍天下亂;
李楊亂改專權,歎臣侫君昏世間哀。
彭大慶 湖南長沙
內憂兼外患,導致傾亡,朝代原來分再合;
國戚作權臣,催生變亂,李唐自此盛而衰。
周國卿 河北張北
歎開元盛,憂天寶殃,欺綱首怨生悲主;
方奸相爭,又寵妃惑,誤國當思釀恨歌。
陳東明 山東臨清
君昏朝敗;
臣亂民失。
40
陳 鑫 雲南鎮雄
玄宗怠政,外重內輕,盛世烽煙起,燕皇兩任自封而弑,花濺淚,鳥驚心,權利相爭民受苦;
侍將變兵,人傷天惜,新愁戰氣騰,太子三番同剿以成,樹生悲,雲回首,國家共困史流寒。
周 英 河南開封
國破;
唐衰。
張項學 河南三門峽
兵熊一個,將廢一窩,昏君早晚亂朝政;
文有奸臣,武存奸賊,美媚纖柔背黑鍋。
楊叢孌 河北曲陽
聖主失聰,禍起蕭牆,將相不和危社稷;
邊疆作亂,浪掀血雨,生靈盡毀遍荒蕪。
李際亮 湖南嶽陽
杜老詩中濺淚,顏公筆底招魂,安史亂中唐,戰火連綿家國恨;
明皇旨下誅妃,逆賊刀尖向父,風雷摧盛世,開元敗落海天寒。
林征宇 福建福州
大唐盛世衰安史;
天寶春聲笑帝妃。
鄒衛東 甘肅舟曲
青春作伴,天子馬嵬失寵愛;
白日放歌,將軍安史亂戡平。
於 祿 內蒙古赤峰
黎民之痛;
社稷之殤。
扈金海 山東臨清
貪圖享樂依庸吏,由盛轉衰,玄宗怠政留遺患;
蓄意奪權恃重兵,起戎興變,安史反唐亂世間。
李粉良 湖南汨羅
十年楊國忠相逼,由得祿山尋活路,起反誅奸;開寶雲翻塵事異;
千載李林甫構冤,可鉗胡將奉良臣,平明作監;史安亂後遜荒同。
注:唐書雲,李林甫遭楊國忠陷構,“天下以為冤”;李林甫死後,安史一亂,身名更被誣千百年。
50
鄒有宇 湖南雙峰
親賢遠佞,國興之根本;
好色貪聲,禍亂之源泉。
賴義總 哈爾濱
放縱招災,鼙鼓震天生戰亂;
尋歡惹禍,朝綱敗政止國昌。
範 榮 山西偏關
矛盾使然,衰敗使然,如落花流水;
奸臣當道,昏君當道,似惡夢殘春。
李貫軍 山東泰安
自古行舟尊水性;
由來縱欲誤江山。
譚國泰 湖南株洲
亂稷亂綱安史繼;
淫妃淫政肅玄衰。
注:肅,肅宗。玄,玄宗。
傅青鬆 天津河東
玄宗無德政,大唐衰落;
聖武有狼心,亂世浩劫。
注:聖武:安祿山稱帝年號。
王永祝 廣東五華
官吏愛財謀,安史爭權戰;
玄宗貪色樂,唐朝遭難衰。
商建麗 河北廊坊
親佞疏忠傷眾將,逆臣造反;
窮奢極欲亂朝綱,大廈臨危。
林維金 福建泉州
生死難量,敗馬嵬懲罪首,香消玉殞鑄冤情,千年未雪;
興衰有據,親宵佞遠賢臣,福淡禍滋成亂世,百姓長悲。
注:冤情事件,指時人將罪責推給楊貴妃(認為冤情純屬本人愚見);宵佞,指宵小佞人。
閆桔林 甘肅天水
沒有風流史;
何來長恨歌。
60
郎紅文 河北廊坊
安史紅顏招大亂;
玉環薄命赴黃泉。
王海波 河北廊坊
《清平調》裏逆臣反;
《長恨歌》中宏業衰。
施華石 山東臨清
凶殘埋恨,內劍寒慘,終將野夢焚絕境;
暴亂殃民,根基塌陷,豈免怒潮覆漏船。
張秋紅 河北定興
玄宗耽色,安史戀權,萬般苦難皆因欲;
祖業成殘,人民避亂,百歲繁榮秒作灰。
趙金旗 山東臨清
忠奸不辨,寵妃重戚傷社稷;
割據漸隆,養癰遺患毀長城。
王瑞華 遼寧
我道不公,罪加女子,看曆史長河,敗亂君王皆好色;
何談忠義,禍在明皇,養範陽豎子,爭奪帝位盡失魂。
張俊華 廣東惠州
嬪妃之讒,社稷之患,孰重孰輕?後世明君知鏡鑒;
興盛由儉,衰亡由奢,何非何是?先朝聖哲著箴言。
陳 光 湖南長沙
疏賢近戚,重色輕朝,安能不覆?
老帝無招,隨奸不正,豈有民言?
鄧紹林 湖南懷化
馬嵬此殤,哀哉貴妃,惜哉貴妃,榮因國姿枯因度;
天寶之亂,盛也玄帝,衰也玄帝,成以勤政敗以奢。
胡永春 江西泰和
天寶作殤,殃民禍國;
黎民做主,堯地舜天。
70
李樹傑 遼寧朝陽
君昏也!極欲窮奢,忠奸不辨民心背;
臣佞哉!寡廉鮮恥,道義無存社稷傾。
趙國防 天津
寵妃無度,親佞疏忠,風流一地馬嵬坡,蕃鎮強而叛;
懶政有加,奢華腐化,矛盾多方安史亂,大唐盛而衰。
王繼榮 黒龍江哈爾濱
奸侫專權朝綱毀;
帝王貪色鞞鼓傳。
陳建軍 新疆可克達拉
亂史鑒心猶可借;
安邦定國夢相隨。
李 萍 天津河東
奸臣當道,國戚徇私,安史亂狂禍國;
玄帝縱情,民田兼並,根基損毀殃民。
周德合 河南南召
藩鎮割據,擁兵自重,養虎終成患;
朝廷腐敗,貪樂政衰,覆舟不為風。
許玉書 海南儋州
政衰唐室恨安史,殃連黎庶;
魂斷嵬坡怨李楊,罪問玄宗。
注:李楊指李林甫和楊國忠。
呂鵬飛 新疆烏魯木齊
豪富並田,暴發戶稱王,不期興兵,龍爭虎鬥烽煙起;
宦官亂政,專橫人惑主,憑寵誤國,狗盜雞鳴氛祲生。
李誌紅 山東臨清
近戚疏賢安史亂;
輕朝重色李唐悲。
陳 默 山東臨清
親妃近宦,奸佞當朝,江山終被美人誤;
怠政遠賢,安史叛國,社稷卻由盛唐衰。
80
楊立欣 河北灤南
昏君縱欲驕淫,朝臣貪腐成風,使節爭權奪利,因而矛盾重重,盛唐始亂;
奸相損綱壞紀,安史掠地伐城,黎民失所離家,以至傷痕累累,帝業終衰。
鄒照明 河南濟源
巨唐皇帝,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東土太平,定邦安庶趨鼎盛;
天寶玄宗,沉淪聲色,寵信奸臣,史安之亂,國弱民貧向衰亡。
戴成龍 河北灤南
居穩要思危,未雨要綢繆,切記太平盛世易積弊;
無德則喪誌,極奢則混沌,猶如黃海平潮時起濁,
閆汝明 新疆伊犁
馬嵬坡上泣聲隆,安史殃民亂像;
天寶殿前箴言滅,楊妃禍國傾城。
樊協平 江西修水。
內戰八年,衰盛世,人民苦,不堪言,少陵淚寫《石豪吏》;
縱情廿載,誅愛妃,美女冤,無處訴,居易呤成《長恨歌》。
翟玉喜 河南開封
帝王寵妃安史亂;
李楊專政山河悲。
注:李楊指李林甫和楊國忠
範衛平 山西芮城
奸相弄權,藩鎮擁兵,侯相嫌隙生禍亂;
貴妃奢侈,玄宗喪誌,君妃憂樂係安危。
蔡秀紅 黑龍江哈爾濱
貞觀拉開鼎盛江山序幕;
權爭引發兵興安史烽煙。
秦清華 山東臨清
楊妃受寵,皇帝昏庸,豈料鼙鼓聲聲驚春夢;
節鎮膨權,佞臣亂政,方看叛兵步步反大唐。
鄭翠娟 河北邢台
長安生痼疾,自病難醫,反將乘機叛亂;
久固造荒淫,賊覦何阻,逆兒就勢登基。
90
崔萬祿 黑龍江肇源
玄宗庸碌、難保晚節、君昏朝亂賊當道;
盛世無為、必留後患、妃寵臣淫寇作凶。
張亞娟 北京朝陽
玄宗怠政,將相不和,國家難盛,矛盾千重成浩劫;
燕帝爭權,江山欲碎,血淚橫飛,煙塵八載漫大唐。
劉玉嶺 山東菏澤
老杜詩哀,太白殃傷,七年苦雨少高雅;
明皇曲斷,貴妃舞止,一陣淒風多怨愁。
注:曲斷指唐玄宗寫的《霓裳羽衣曲》,在安史之亂後失傳。
聶 丹 黑龍江大慶
帝王縱欲,安史易旗,戰火烽煙花濺淚;
官吏貪婪,李唐變政,泣妃月夜草含悲。
張力平 湖南郴州
禍福由人,當帝佚將驕相佞,霓裳舞裏,三撾鼙鼓刀光顯;
盛衰分野,竟都殘國弊民凋,鐵騎聲中,一夢繁華泡影消。
譚桃女 廣東新會
帝妃奢侈荒朝政;
安史橫行亂大唐。
胡鶴鳴 山東臨清
開元天寶盛唐去,試看沉香凝碧;
胡馬秋風顰鼓來,聊聽長恨餘音。
張立國 黑龍江巴彥
親賢相,宋姚輔政始勃興,一朝明主開元稱盛世;
縱小人,安史擁兵終作亂,兩隻惡狼天寶奏衰音。
曹玉蘭 河北廊坊
暗地招兵買馬,安史施毒計;
整天作樂尋歡,隆妃亂大唐。(新聲)
注: 隆妃,指李隆基和楊玉環。
張建國 湖南湘鄉
鼙鼓摧殘百姓,空唱清平調;
霓裳舞破江山,唯吟長恨歌。
100
秦鎮源 湖南嶽陽
盛世隱危機,怠政驕奢,朝會杳人君,豈怨楊妃春色?
胡兒懷禍意,爭權跋扈,漁陽傳鼙鼓,何堪百姓愁容。
郭東升 山東臨清
禍生藩鎮;
權重中央。
施前進 江西餘幹
朝庭腐朽,政體缺衡,激湯天下引兵亂;
安史篡權,領旂造變,遍地狼煙致國衰。
黃保權 雲南玉溪
因成割據,頗怪紅顏嘲禍水;
遂有幹戈,須知玄帝戀迷樓。
劉宏道 湖北監利
象闕笙歌,霞裳舞破開元治;
漁陽鼙鼓,蜀道霖餘天寶悲。
王芷琴 天津
佞臣當道,玄宗怠政,成安史開元之亂,亂世之殤,殤民之痛;
美女擾朝,國戚投機,引君臣異族以爭,爭權以盛,盛景以衰。
劉養芬 天津
玄宗貪色,親佞疏忠,朝綱亂;
安史爭權,起戎興變,社稷衰。
穀麗峰 山西芮城
一笑散千金,素凝多少士兵辛、黎民淚;
頻爭禍萬眾,徒受幾回離亂苦、家國愁。
田 雨 浙江黃岩
漁陽鼙鼓響;
蜀道雨鈴哀。
周玉芳 湖南邵陽
安史亂唐千古恨;
子儀平叛萬年功。
110
李存固 北京東城
悲安史之災,看幹戈擾攘,禍亂頻仍,蒼黔凋敝,田野荒蕪,教治世花落春殘,風光不在;
嘅家國之難,緣藩鎮擁兵,昏君縱豫,奸倿專權,朝庭怠政,令盛唐時移勢去,殷鑒猶存。
注:新韻。
馬成君 黑龍江大慶
奸臣誤國,矛盾疊加終致患;
聖主棄朝,兵戈四起必傷民。
尉官保 山西運城
唐藩做大伐安史;
國力衷竭恨佞奸。
劉明鬆 湖北荊州
治吏親賢體民情,喜看世盛開元景;
養癰縱欲荒囯亊,恨聽時衰天寶音。
董永峽 河南三門峽
疏政亂;
貴妃殤。
李中軍 湖南臨湘
不助信仁賢,則國其虛,錯有擁兵安自亂;
唯圖貪豔美,勞心乃廢,繁多挫力代從登。
李雪瑩 黑龍江哈爾濱
武力可平安史亂;
靈魂未讓帝妃寧。
王長城 河南三門峽
史禍安殃,壯盛衰微分水嶺;
楊刁李聵,忠奸善惡試金石。
李彥民 黑龍江哈爾濱
當道侫臣,奪勢爭權兵暴亂;
無良庸主,縱情貪色國遭殃。
楊學軍 江蘇南京
由盛而衰因亂世;
易勤向逸為佳人。
120
魯元平 江蘇常州
蕭牆起禍;
美女誤國。
肖林盛 福建周寧
亂而禍民,執政堪需謀永久;
安亦愁國,興邦幸有氣恢宏。
張識 河南太康
安賊起兵,大唐強轉弱;
楊妃誤國,小命有成無。
曹向立 河南扶溝
胡子謀朝,時時策劃夷狄處;
唐皇倦政,日日沉迷樂色中。
孫福奎 黑龍江雙鴨山
淫色寵奸,戰亂忽驚酣夢;
臨朝倦政,盛唐已入衰門。
羅善德 江西泰和
千家灑淚安史亂;
萬裏含悲華夏殤。
孫幼明 廣東
異族若同心,人間遍布長生殿;
神州終合抱,世上多栽連理枝。
周 鈞 江西餘幹
八年內亂民生苦;
一代君昏國勢衰。
金光瑜 黑龍江大慶
歌舞升平,居安享樂必留後患;
江山動亂,處險遭殃定有前因。
王 波 黑龍江哈爾濱
昏君怠政終成亂;
佞賊謀權始釀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