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23日處暑,處暑是24節氣中由暑熱變涼爽的一個重要節氣,我們在對聯天地微友群和中華楹聯微友群發起群內同題:處暑,並提倡寫短聯,得到大家積極響應,一天時間收到楹聯作品近200副,經過下載整理編輯,入編174副,一人一副,按來稿先後排序。不合律、網名姓名地址不詳的未錄。這些楹聯不論字多字少,多數寫出了處暑的特點特色,有的還富有詩意,讀來耐人尋味。
1.邢偉川 河北曲陽
秋意臻濃涼表白;
金風送爽綠趨黃。
2.房家維 雲南龍陵
氣爽秋高處;
暑消雨少時。
3江 明 安徽宿鬆
暑氣剛辭職;
菊香即上班。
4.劉士傑 天津紅橋
處在今時離暑熱;
迎來他日落霜寒。
5.石安輝 河南三門峽
雨一番,寒一番,早晚清涼別夏夢;
花幾處,歎幾處,身心靜爽浴秋風。
6.孫汝瑛 吉林扶餘
暑氣消時秋意美;
金風漫處稻禾香。
7.李小傑 江西石城
金風送爽高無俗;
暑氣臻涼廣有情。
8.董永峽 河南三門峽
時臨處暑驅煩熱,
節至秋分盼薄涼。
9.周 英 河南開封
煙雲四起圍村柵;
涼月半圓送雨秋。
10.石光明 廣東珠海
秋虎將歸攜熱退;
爽風欲至帶涼來。
11.孫福奎 黑龍江雙鴨山
愜意暑消爽至;
怡心逛水遊山。
12.張傑安 河南濟源
赤日遇秋消暑氣;
爽風有意掘炎根。
13.肖林盛 福建周寧
稻彎腰,棗紅腚,爭秋奪暑豐收景;
風斜影,花瘦身,醉月添霜錦繡圖。
14.張鳳武 黑龍江大慶
秋臨催暑止;
露重借涼生。
15李鑒明 江西萬載
顧名思義當消暑;
即景生情便有詩。
16吳成偉 廣東普寧
天地肅秋今始見;
瓜粱成熟古言登。
17.趙理真 青海西寧
乾坤始肅棉花盛綻;
黍稷乃登暑氣隱消。
18.吳金城 天津河北
暑盡風涼,喜看稻菽千重浪;
秋高氣爽,欣采江河萬朵花。
19.孫芸香 遼寧朝陽
爽氣消殘暑;
秋光映菊花。
20.康錦榮 廣東深圳
每至涼秋迷畫韻;
一登秀嶺漾詩情。
21.朱啟亮 河南南陽
秋高氣爽《齊天樂》;
暑往涼來《醉太平》。
22.曾正社 陝西渭南
暑退秋風爽;
露生午夜涼。
23.陳東明 山東臨清
皓月送別老暑;
香菊笑伴嫩涼。
24.李軍法 河南扶溝
颯爽金風辭暑熱;
晶瑩玉露謝秋涼。
25.王宗伯 黑龍江富錦
暑熱即消贏客意;
秋涼已至爽吾心。
26.付貴寧 青海西寧
處逸煙波幽白嶺;
暑消雨色冷黃花。
27.耿戰浩 河北邯鄲
暑伏燥熱隨雲去;
處所清涼伴月來。
28.井春生 黑龍江哈爾濱
月來新雨後;
蟬咽晚風中。
29. 王雪原 黑龍江牡丹江
暑氣初消天始肅;
秋聲乍起稻方登。
30.張建軍 浙江寧波
暑處秋高,霜雪隨風鑲玉;
朝涼午暖,林禾連夜生金。
31 孔維清 河南信陽
扇底起涼風,萬樹金蟬聲漸咽;
農家傳喜訊,千疇香稻穗初黃。
32.孫幼明 廣東
黃花美酒添秋蟹;
玉露金風伴月華。
33.郭新華 河南三門峽
酷斃伏天誰處暑;
霖滋甘露月中秋。
34.楊開茂 山西運城
處暑無三日;
新秋有一涼。
35.劉紹波 陝西安康
處暑漸濃秋氣象;
聽蛩已老夏風情。
36.吳立新 山東煙台
皇天始肅;
禾稻乃登。
37.張 識 河南太康
暑歸秋意至;
禾熟穀神忙。
作者注:穀神指收割機。
38.辛良銳 湖北武漢
無欲秋風,如期惠送百天爽;
有功夏暑,因熱勤催五穀熟。
39.熊漢濤 廣東揭陽
暑氣隨秋散;
金風促菊開。
40.葉傳德 湖北廣水
處暑納涼聆爽籟;
深秋觀稼望豐收。
41.徐學利 山東泰安
嫩涼生處暑;
淺醉伴高眠。
42.曹鴛姣 浙江金華
喻言秋老虎;
驚起苦寒蟬。
43.付誌穩 湖南瀏陽
暑氣初收辭酷夏;
金風頻送入涼秋。
44.張項學 河南三門峽
蟬聲漸盡,誰傳暑後秋涼至;
翠葉將黃,風送月前爽意來。
45.張繼和 青海海東
處日黃花辭末暑;
清風白月接新秋。
46.江 海 江蘇南京
日丸彈暑去;
鷹眼射秋來。
47.馬開民 河南
禾香悄溢;
秋意漸濃。
48.薑少華 山東煙台
夜聽跫鳴,新涼入戶偕朗月;
晨賞鶴舞,殘暑襲人帶炎雲。
49.劉奎禮 黑龍江蘭西
暑退天高酬歲月;
秋來稻燦煮田園。
50.楊鐵良 河北河間
蛙臥蓮池,已知半月秋風爽;
荷藏玉體,再等幾時白露來。
51.方留聚 河南三門峽
長天始肅;
玉穀漸黃。
52.金光瑜 黑龍江大慶
淡淡稻黃,陣陣果香,欲演秋收大戲;
悠悠雲白,輕輕風爽,正播暑去新聞。
53.楊遠建 湖南洪江
千年易水行,一懷誰遣涼風至;
萬戶秋聲賦,四壁我聽急雨來。
54.郭豔傑 河南扶溝
群鷹獵;
五穀登。
作者注: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
55.徐生力 河南信陽
長天擺尾,處暑三伏猶老虎;
大地隨心,收成七月又豐年。
56.王鐵勞 河南三門峽
暑遠秋光近;
天高詩意生。
57.李顯增 山東臨清
秋風驅剩暑;
四野待金黃。
58.李翠蘭 河南濟源
秋果枝頭吟處暑;
蛐蛐大地唱豐收。
59.楊 稊 河南油田
菊韻飛揚,綻放青春潑半壁;
蟬聲嘹亮,敞開生命唱一秋。
60.蔣誌良 湖南洪江
處秋還暑,金風送爽秋如畫;
至夜趨涼,紫玉飄香夜適人。
61.杜興民 甘肅靖遠
物凋謝;
禾乃登。
62.周國卿 河北張北
暑氣隨風去;
秋聲伴露來。
63.張修順 江蘇宿遷
暑盡當心秋老虎;
禾登著意舊鐮刀。
64.張新芳 河南三門峽
菊笑秋來日;
蟬悲暑去時。
65.王鳳茹 河北曲陽
別後炎炎秋著色;
歸來脈脈月知音。
66.張海萍 黑龍江富錦
田園送暑黃花燦;
天地如詩黑土香。
67.楊學軍 江蘇南京
雨落天將冷;
風吹穀見黃。
68.王西川 河南三門峽
陣陣蟬聲仍奪暑;
萌萌菊蕊已爭秋。
69.白朝勇 浙江杭州
蟬語將稀,暑熱已然臨末尾;
桂香即盛,清涼兀自啟開端。
70.喬徳紅 黑龍江龍江
秋行,綠帷謝幕;
暑止,彩帛登台。
71.陳寶林 甘肅定西
香飄小院菊花燦;
韻逸微群聯語紛。
72.周文舉 山東臨沂
暑盡風涼,晨起微聽池水漲;
秋高氣爽,夜深細品稻花香。
73.李欽淵 浙江杭州
風搖雨灑葉才落;
意爽神清氣始嫻。
74.衛 國 河北
露滴蛩聲啞;
雨澆暑氣消。
75.周 鈞 江西餘幹
熱暑隨風去;
涼秋帶露來。
76.宋貞漢 安徽巢湖
炙我炎威逞幾日;
宜人涼意是三秋。
77.林國斌 黑龍江肇源
晨間有霧,新秋款款驅殘暑;
午後無風,蟬噪聲聲催葉黃。
78. 王國仲 黑龍江大慶
金風托暑報捷去;
清月彎鐮斂果來。
79.徐玉基 上海長寧
終於離盛夏;
始信入金秋
80.王長城 河南三門峽
熱浪悄悄退,樹上蟬聲強變弱;
涼風緩緩來,坡前柿色綠成紅。
81王 波 黑龍江哈爾濱
暑去蛙鼓噪;
秋來雁思鄉。
82.劉迪文 廣東廣州
處暑南疆依似夏;
此時北國早為秋。
83.鍾建冬 天津
暑去蟬聲靜;
秋來稻穀香。
84.劉增才 河北灤南
立秋之後,白露之前,炎涼世態轉折點;
風爽於今,雨淫於昨,苦樂人生路線圖。
85.曹叢林 河南鄭州
颯颯金風驅酷暑;
綿綿桐雨洗高秋。
86.劉 麗 黑龍江富錦
虎躍金秋,威風不減;
黍思土夏,玉露常加。
87.鬱 犁 黑龍江延壽
暑氣將消,因思人走茶涼事;
晨光又聚,不怕風吹雨驟時。
88.朱華茂 廣東韶關
暴跳之雷,贏得了幾絲淚雨;
強留之暑,處不來一陣秋風。
89.周明揚 河南扶溝
三分暑氣煙雲裏;
四野清風稻浪中。
90.耿士鋒 黑龍江肇源
禾熟葉萎豐收望;
暑退涼襲天氣爽。
91.張淑梅 河南三門峽
憑欄雁去漁家傲;
聽雨秋思天淨沙。
92.陳 璣 甘肅定西
將消暑氣食蓮子;
又借涼風賞鳳仙。
93 唐世友 貴州凱裏
秋風勁;
暑氣消。
94.陶大明 新疆烏魯木齊
電扇隨同蒲扇懶;
荷花讓與桂花香。
95.高鳳瑞 石家莊鹿泉
暑去翻衣櫃;
秋涼賞燕歌。
96.萬嶽興 湖南嶽陽
暑去金風爽;
秋來月色迷。
97.肖德飛 湖南臨武
風舒萬籟驅炎氣;
暑退千山引冷煙。
98.熊心全 湖北麻城
處變不驚,謹記初心謀福祉;
寒來暑往,忠於使命為人民。
99.王東海 海南儋州
物象雙奇變;
炎涼一節分。
100.楊世澤 湖南永順
已覺蟬聲咽;
應知秋景微。
101.鍾誌誠 江西泰和
身臨蒸籠,暴日夏天炙如火;
手至溫泉,秋風處暑熱變涼。
102.李金梅 青海西寧
處暑將臨風變哨;
仲秋隨至霧凝霜。
103.鄧愛民 北京順義
霜從秋露白;
柳自晚風寒。
104.尚桂鳳 黑龍江七台河
天涼知暑去;
地冷兆秋來。
105.賈應超 河南扶溝
秋來暑去一身爽;
鬥轉星移滿眼香。
106.嚴習文 廣東梅州
烈日當空猶處暑;
涼風入夜欲添衣。
107.楊堅強 福建龍海
涼風漸起知來處;
暑氣微消已近秋。
108.周澤潤 湖北隨州
暑去涼生,光陰如水,江山依舊;
烏飛兔走,日月似梭,節氣更新。
109.王甜元 河南鄲城
暑氣心頭退;
清風腕底涼。
110.羅善德 江西泰和縣
殘暑除炎火雲散;
初秋送雨涼意來。
111.鄒衛東 甘肅舟曲
雨餘籬菊靜,飛鷹祭鳥天垂肅;
日落蟬聲愁,刈穀登倉地轉涼。
112.羅 輝 廣東高州
秋來天送爽;
暑別稻添香。
113.荊 棟 河南確山
夏蟬鳴唱徐徐去;
秋雁唳歌漸漸來。
114.熊仲文 湖北黃岡
交秋始見嘉禾熟;
處暑尤聞碩果香。
115.王秀茹 黑龍江肇源
暑去涼風爽;
秋來碩果香。
116.吳克豐 江西鄱陽
蟬藏入土修僧院;
蛙鼓泯聲出藕塘。
117.李昱君 河南新鄉
離離暑氣消炎夏;
習習涼風入孟秋。
118.李永楊 江西泰和
夏花爛漫嬌整夏;
秋虎猙獰好個秋。
119.田興隆 湖南臨湘
嫋嫋金風,翻秋色賦;
悠悠爽氣,辭暑炎詩。
120.徐秀玲 河南扶溝
辭別處暑,樹上蟬聲情切切;
邀請涼秋,風中木葉興衝衝。
121.劉邦輝 河南盧氏
鐮割沃野千重喜;
葉落清秋萬戶豐。
122.徐永香 河南扶溝
雨落清除暑;
風涼自在秋。
123.舒 晴 江蘇鹽城
拂麵飛花辭夏夜;
穿階落葉綻秋光。
124.李群懿 黑龍江肇源
暑氣遠秋,牆外枝頭紅果燦;
清光流韻,花間曲徑鳳蝶翩。
125.段允生 河南濟源
金風消暑去;
秋雨降福來。
126.彭國慶 河南扶溝
暑炎休憩;
涼爽奮耕。
127.李素華 河南扶溝
暑去清涼秋自在;
風臨颯爽葉悠閑。
128.胡 裘 廣東肇慶
處子回眸連一脈;
暑天接踵是中秋。
129.遊廣平 河南扶溝
碩果壓枝秋色重;
金風退暑日光斜。
130.宋建偉 河南西華
暑去回眸午蟬燥;
秋來款步夜月涼。
131.羅金榮 雲南昌寧
微風含涼意;
半月吐清心。
132.吳鑫林 湖南
涼風有信斜飛葉;
玉露多情喜擁懷。
133.鄭曉丹 廣東普寧
暑氣騰騰盡去;
秋風颯颯徐來。
134.張貴明 青海海東
秋來沃野千重浪;
暑往田園萬縷香。
135.林國斌 黑龍江肇源
秋光生玉露;
碧野泛黃金。
136.李家橋 湖北武漢
處實窮高,造化猶觀山與水;
暑去涼來,耕耘不改種和收。
137.呂運祥 山東臨清
暑氣漸消,金風送爽;
豔陽高照,碩果歸倉。
138.周天錄 湖南長沙
伏來地逐熱;
暑去身漸涼。
139.張金利 天津
驛路花香,應知歲稔非常意;
青山雨霽,正是天涼好個秋。
140.莊俊美 河南扶溝
浮萍聚岸秋風起;
夜雨敲窗冷意襲。
141.劉瑞河 山東青島
望穿秋水金風至;
告別夏天暑氣消。
142.景生壽 青海西寧
熱浪回潮,千山草木描金色;
涼風度岸,遍地桑麻吐穀香。
143.陳治淮 河南扶溝
暑去蟬聲老;
寒來稻穀香。
144.徐光祖 江西九江
暑消猶伏逞威虎;
秋實還期漸冷風。
145.於善政 河南濟源
金風遲拭通身汗;
汗水早塗遍野金。
146.劉宗芳 甘肅白銀
夏雷陣陣,菡萏落波,恭送去騰騰暑熱;
秋雨絲絲,茱萸垂露,悄迎來汩汩清涼。
147.鬱桂英 河南扶溝
蟬聲疏送暑;
雁影密迎秋。
148.周明揚 河南扶溝
晨風扶草千株軟;
夜雨洗秋一地涼。
149.劉保軍 河南扶溝
秋風老柳一窗影;
菊韻香天滿目花。
150.周永秋 湖南嶽陽
暑熱休眠涼爽爽;
秋風駕到樂融融。
151.熊錚煌 廣東普寧
無須蟬悅耳;
有待菊娛心。
152.劉玉嶺 山東菏澤
菊花昂首笑秋雨;
楓葉低眉怨瘦風。
153.呂明鑒 河南濟源
暑去一身清爽;
秋來五穀馨香。
154.東 玫 湖北十堰
東閣讀書天未曉;
西風盈袖夜添涼。
155.胡四軍 廣東深圳
東壁金樨影;
西籬蕊栗香。
156.鬱金恒 河北清河
暑送愛憐,秧苗舒廣袖;
秋迎豐稔,穀穗笑彎腰。
157.馬文旭 青海西寧
狂陽煎苦暑;
落葉戀涼秋。
158.王仙榮 河南鄲城
餘熱未消秋老虎;
清涼已至瘦寒蟬。
159.趙式立 黑龍江蘭西
氣爽秋深金萬兩;
風和雨順錦千條。
160.張海正 黑龍江牡丹江
夏消署去書聲朗;
秋漲舟橫蟬唱咽。
161.趙殿文 黑龍江肇源
立秋夜夜風寒爽;
處暑天天穀葉黃。
162.羊 宏 海南海口
處署光臨炎熱退;
立秋已過沁涼來。
163.梁英劍 廣東深圳
處暑秋風多載穀;
迎霜一葉醉如金。
164.戴子喜 湖南
夜納新涼心築夢;
時逢處暑客吟風。
165.陳 鑫 雲南鎮雄
暑來天熱;
秋至地涼。
166.吳海燕 湖南懷化
蝶吻留痕花寂寞;
蓮蓬結子月分明。
167.梁 香 湖南懷化
時間處暑,烈日威風減;
物序上秋,清晨涼意生。
168.劉複琳 江西遂川
暑去炎消涼爽爽;
秋回風起雨綿綿。
169..楊利民 浙江杭州
鬆間醉酒觀自在;
竹下敲棋待清涼。
170.陳慧冰 河南扶溝
晚來秋月涼天半;
夜盡晨風暑氣微。
171.鬱金恒 河北清河
夏裝異彩天行健;
秋景同光地勢坤。
172.曹誌華 河南扶溝
暑消荷謝育蓮碩;
秋重穗垂藏米多。
173.段允生 河南濟源
金風驅暑;
秋雨降福。
174.李金梅 青海西寧
處暑輕來秋色豔;
經霜靜撒葉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