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其他對聯雲南古戲台楹聯拾趣

雲南古戲台楹聯拾趣

2018-05-19 23:55:56張文芝互聯網 0條評論

為留住鄉土記憶、傳承曆史文化,雲南省檔案局於2015 年組織專門人員奔赴幾十個州市縣區,對分散在雲南境內的古戲台進行了拍攝采集,並精心整理、編輯成《圖說雲南老戲台》一書。書中收錄了雲南140 餘座古戲台照片,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集中展現了雲南老戲台的風貌。在捧卷展讀的過程中,生動風趣的古戲台楹聯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於特殊的地理與人文環境, 加上受中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在雲南,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古戲樓、古戲台。這些古戲台,曾經是教愚化賢的陣地、文化交流的窗口、才藝展示的平台,也是群眾娛樂休閑的場所,不僅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也記錄著戲曲數百年的興衰沉浮。透過《圖說雲南老戲台》,人們不僅會被戲台那精美的設計、嚴謹的布局以及華麗恢弘的建築所折射出的工匠精 神所震撼,更會被古戲台上的楹聯深深吸引。那些根植於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之中形成的豐富多彩的古今楹聯,構思奇特、妙趣橫生。有哲理思辨、啟迪智慧的,有教誨勸諭、詼諧調侃的,還有歌頌家鄉、展望未來的,集文學和戲曲藝術於一 體,閃爍著特有的文化光彩,呈現出耐人尋味的 理趣之美和精深之美, 給人一種高層次的審美境界。 


筆者對《圖說雲南老戲台》中的楹聯略作一 番梳理,從內容看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01


體現豐富的人生哲理,啟迪智慧




會澤縣鍾屏鎮雲南會館戲台的楹聯:


看彈丸地界馳騁千軍萬馬征戰沙場稱壯烈;

數片刻光陰紛呈古往今來講評史事啟愚忠。


大理市喜洲 鎮河矣江村戲台的楹聯: 


戲中有戲靜中看戲;

人何擠人窄處讓人。


賓川縣平川鎮新生邑村觀音閣戲台: 


凡事有餘地開場過後有收場;

為人須顧後上台結束有下台。


楚雄子午鎮茨龍美村周 氏宗祠戲台: 


戲台方寸懸明鏡;

優伶衣冠啟凡 人。


類似的還有:


無貪心無私心心存清白;

不尋 事不怕事事留餘地。


隻幾個角色能文能武能聖賢;

不大點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


心遠而知天地寬;

氣清更覺山川近。


忠奸善惡抬頭便見矣; 

喜怒哀樂過眼皆空乎。


天地無私貴賤皆為角色;

古今如夢往事隻換衣冠。


等等,這些楹聯寄 托了懲惡揚善的樸素感情,並借古喻今,表達出 一種穿透曆史的深邃。



02


引經據典,弘揚傳統文化




澄江縣右所鎮洋潦源村關聖宮戲台: 


四十年正統空存有豪傑篤生大漢千古;

三分國英雄幾許留綱常不墮惟公一人。


楚雄市子午鎮茨龍美 村戲台: 


優孟衣冠啟後人;

舞台方寸懸明鏡。


 昆明市真慶觀建築群鹽隆寺戲台: 


熬鹽煮海膠州灣何不用京滇戲劇謳歌古史;

移鹵燃煤楚郡境更宜以昆玉花燈詠讚新猷。


祿豐縣黑井鎮武家大院戲台: 


古鎮崇台想當年優孟衣冠隻教人回腸蕩氣;

銅琶鐵板欣此日春風桃李難禁我漫舞高歌。


 大理市下關鎮將軍廟戲台: 


山鬼國殤鄧子龍題詩解怨;

京觀廟食閣羅鳳重義存恩。


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戲台: 


伊古以往伊古以來善惡到頭終有報;

我生之初我生之後行緘知足辱無臨。


生氣凜神威大義昭垂光漢誌;

遺文著陰騭名言燦列祖尼山。


這些楹聯引經據典,宣傳孝悌忠義,可以想像,人們通過戲台上的演出和台上的楹聯,能充分感受到感恩惜福、善辨忠奸的啟發和教育。總結戲曲內容,勸說世人向善。


昆明市真慶觀建築群鹽隆寺戲台: 


滿台角色巧安排離合悲歡旨在勸人為善;

一院笙歌細辯 別正邪清濁方知處世立身。


如祿豐縣黑井鎮大 龍祠戲台: 


來日方長莫貪喝彩生枝節;

真假難辨且當登場在洞庭。


說古唱今群賢畢至;

演生扮 醜逸興遄飛。


大理市喜洲鎮河矣江村戲台: 


七八尺戲台容盡天下故事;

五六個角色演出人間風流。


易門縣龍泉鎮大龍泉戲台: 


鼓打三通帝王將相各登場忠奸賢佞演生死;

弦拉一曲淨醜旦生 齊亮相離合悲歡唱古今。


洱源縣鳳羽鎮林村興文寺戲台:


家傳耕讀乘閑時伴作生旦淨醜;

戲作君相結局後乃是士農工商。


往事越春秋再現千古風流人物;

當今猶勝古試看一代兒女英雄。


類 似的還有:


故意裝腔世態炎涼;

現身說法遊戲文章。


演盡人間悲歡事;

唱出天上思凡情。


不難看出,人們把戲台比作世界,看成世界的縮影,楹聯提示觀者,戲是“做”出來的,或悲或喜,不免有假。而生活是實實在在的,或喜或悲,太多的虛偽,太多的心計往往會弄巧成拙。看戲不必過於 認真,做人卻來不得半點含糊。悠悠千載,人生和藝術的多少情結都凝聚在這淺顯的楹聯之中。



03


描繪戲曲優美意境,展現舞台效果



會澤縣金鍾鎮文昌宮戲台: 


雅樂悠揚名角 聲容驚海外;

藝人薈萃梨園足跡遍民間。


大理市雙廊鎮紅山景帝祠戲台:


曆代壯奇觀千古英雄收眼底;

高台盡欣賞絲琴雅調拓胄懷。


縱觀今歲英豪風流今朝幾多慷慨;

放眼紅山勝景翠裹紅裝分外妖嬈。


賓川縣大營鎮萂村戲台: 


衣著自由惟妙惟肖;

笑談隨便誰毀誰譽。


姚安縣光祿鎮軍民總管府戲台: 


古今人何處不相及;

天下事當作如是觀。


雅頌遺韻漢唐風;

絲竹留音天地樂。


宜良縣北羊街鄉廣場戲台


演盡人間悲歡事;

唱出天上思凡情。


類似的還有:


雅韻風詩歌鏡像;

婉約心曲詠霓裳。


這些楹聯,將風雲多變的“小舞台,大天地”描寫的活靈活現,極力體現了 戲曲裏的優美舞姿,讓人不看戲也能領略音樂時而響碣行雲、時而如高山流水的美妙及魅力。



04


描繪名勝風光,歌頌家鄉美




紅塔區州城鎮九龍池戲台: 


山色石色草色相當乎春色;

風聲樹聲水聲更妙於歌聲。


隻一座戲台占盡九龍景色;

問幾人技藝能爭絕代風流。


九龍泉湧高山流水琴音妙;

樓台疊翠明月清風笛韻幽。


大理市喜洲鎮仁裏邑村戲台: 


吳歌楚舞一曲升平蒼山秀;

舜日堯天八音雅韻洱海春。


仁義之鄉民風淳樸歌盛世;

裏弄為邑情趣 典雅樂升平。


桃源洞裏詠霓衫眾仙四聚;

玉洱河邊演角徵一曲三終。


建水縣曲江鎮橋頭村魁星閣戲台: 


閣貌喜翻新倚茅嶺麵曲江水抱山環果真是無雙勝景;

人才期迭出登龍門開虎帳武鄉文裏莫辜負有此魁星。


曆代壯奇觀睹勝敗興衰千古河山收眼底;

高閣欣共賞任翻雲覆雨是非功過後人評。


大理市雙廊鎮雙廊街戲台: 


我上金梭尋來六詔千秋夢;

誰憑玉幾譜就雙廊一曲歌。 


高閣淩空東傍碧蘿真景色;

瓊樓麵水南望金島小蓬萊。


劍川縣沙溪鎮長樂村魁閣戲台: 


躡足上層樓十裏沙溪歸眼底;

翹首瞻傑閣三台星鬥放毫光。


渡學海遊智宮喜看百花齊放朵朵爭豔; 

攀高峰創奇跡欣瞻群星燦爛顆顆生輝。


傑閣淩長空文光射鬥繼承先輩業績桃李競秀溪境外;

高樓起樂地奎壁聯輝仰觀玉筆生花山河掩映圖畫中。


這些楹聯通過簡單而凝練的幾個字,抒發了 對家鄉清山秀水的熱愛之情,把雲南大理的蒼山秀、洱海春、雙廊的碧蘿金島、玉溪的九龍幽韻、沙溪的山水描繪得淋漓盡致,如爛漫山花,馨香沁人肺腑。



05


抒發農家情懷,描繪當地美好願景



幾幅戲台聯,直率家常,意境優美,形象地 烘托出人民群眾的文化向往,看了讓人備受鼓舞。如鶴慶縣金墩鄉高家登村柏樹廟戲台: 


家國 有情柏樹迎春鶴陽風光今勝昔;

神女無恙景觀重 修南詔史跡舊換新。


洱源縣鳳羽鎮武廟戲台: 


金蛇起舞承先啟後奔小康;

龍騰虎嘯繼往開來新飛躍。


洱源縣三營鎮長營村戲台: 


黨恩蕩四海靈羊迎來歡歌舞春風;

國策惠三農喜看駿馬騰飛追美夢。


洱源縣鳳羽鎮正生村戲台: 


著古裝展現曆史舊貌;

演滇戲弘揚文明新風。


彌勒縣彌陽鎮大樹村戲台: 


村落聞弦誦歌萃;

國家致升平景象。


大理喜洲鎮周城村戲台: 


古戲今唱唱當今政令通暢;

老台新演演目下黨風漸廉。


大理市 雙廊鎮長育村文昌宮戲台: 


三載唱大戲歌詠潮湧情永;

百年倡文風山青水清人親。


生旦淨醜娛神祇粉墨滇梆三千本;

農林牧漁富民生揚頌黨恩一萬年。


洱源縣三營鎮菜園村淩雲閣戲台: 


巍巍玉屏二龍戲珠迎來南京先賢安居樂業數百載;

朗朗書聲滿園風采喜看東亞英才科教興國盛千秋。



06


體現詼諧調侃,凸現對聯藝術




安寧市祿裱村張氏宗祠戲台: 


台上笑台下 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洱源縣茈碧湖鎮溪登村戲台: 


好上台也 好下台,好好上台好好下台;

看新戲亦看舊戲,看 看新戲看看舊戲。


大理市雙廊鎮紅山景帝祠戲台: 


兩三步走遍天下;

四五人百萬雄兵。


大理市喜洲鎮河矣江村戲台: 


現真性情恨奸臣咬碎牙齒;

動假風流看醜角笑掉下巴。


楚雄市子午鎮茨龍美村戲台: 


兩三句道出古今事;

六七步走遍萬裏程。


官渡區官渡鎮螺峰村戲台:


演戲唱文風風雨雨;

觀今揆古年年歲歲。


這些台聯通俗易懂,不僅以其聲調之頓挫抑揚和對仗之妃青儷白的聯語特性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而且還以其耐人尋味的哲理意蘊和極高的文化品位而為曆代文人所青睞。 


總之,雲南古戲台楹聯從多方麵展示了戲曲 的文化,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凝結著雲南邊疆民族地區先民的楹聯文化情愫,既有先民們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有當代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既為古戲台建築錦上添花,也能成為現代人的生動教材。這些眾口流傳曆久不衰的藝術珍品,無疑是中華對聯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在今天 仍然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和借鑒作用。


參考資料: 


[1]雲南省檔案館編.圖說雲南老戲台[M].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5,12 

[2]趙剛健. 古戲台聯的哲理形態和哲理美 [J].黃山學院學報.2004,01 

[3]申波.雲南古戲樓的審美解讀.民族藝術 研究[J].2009,01 作者單位:雲南省檔案局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戲台雲南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