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飛(1902—1993),名遠威,小名伯龍。字振飛,後以字行,又作箴非、枕扉。號滌盦,別署江南俞五、滌叟。祖籍江蘇婁縣(今上海市鬆江區),生長於蘇州。六歲從父習曲,十四歲從沈月泉學習身段,一九三零年北上拜程繼先為師,並正式下海。天賦佳嗓,尤其注重字、音、氣、節,在“俞家唱”基礎上,發展成為俞派。先後與程硯秋、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等人合作。工官生、窮生、巾生、雉尾生,表演儒雅秀逸,富有書卷氣。代表作有崑曲《太白醉寫》、《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荊釵記》、《牆頭馬上》,京劇《群英會》、《販馬記》、《玉堂春》、《春閨夢》、《紅佛傳》等。著有《粟廬曲譜》、《振飛曲譜》、《俞振飛藝術論集》等。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京劇院院長、上海昆劇團團長、上海市戲曲學校校長。
俞氏幼承庭訓,承華家學,精擅京崑舞台演藝之外,兼工韻語。一生寢饋於斯,造詣閎洽,馳譽藝林。惜乎隨作隨棄,散佚殆盡。又經“文革”浩劫,幾無存稿。晚歲適值明時,始得從容吟詠。
挽黃蔓耘聯
一九五六年八月
拋汝父汝弟汝女,留滯在南,千裏外偕吾重返故鄉,豈惟同誌,又且同心,始終鼓勵吾支持吾,共為文藝戲劇而奮鬥,長恨中途分比翼;
傷吾母吾姊吾兒,淹纏於肺,兩月來驚汝如登覆轍,敦信斯人,乃攖斯疾,今後痛哭汝思念汝,繼將鑽研鍛煉的精神,完成遺願慰幽靈。
注釋:
1.據唐葆祥《俞振飛傳》,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出版。該聯另有“蔓耘愛人,精神不死。一九五六年八月振飛揮淚書挽”款識。
黃曼耘(1901—1956),上海市閔行人,早年求學於北京師範學校。酷嗜京劇,曾從王瑤卿習藝,以“聽楓舍主”之名登台。一九三六年春,與俞振飛結識並結婚,潛心研習昆劇。專工旦角,師從朱傳茗、沈傳芷。常演劇目有《琴挑》、《思凡》、《跪池》、《藏舟》、《贈劍》、《斷橋》等。兼擅丹青繪事,凡俞振飛演出戲裝花式,多由其親繪圖樣後再延工繡製。一九五零年底寓居香港,拜張大千為師,並演出大量京昆劇目。一九五六年八月,因患肺癌病逝於上海。
2.“拋汝父汝弟汝女,留滯在南”句:一九五五年四月,黃蔓耘隨俞振飛自香港歸來,其父親、弟弟及女兒均留居港島,未與同歸。
3.“傷吾母吾姊吾兒,淹纏於肺”句:俞振飛生母、姊姊及兒子均因肺疾病故。
4.覆轍:翻車的輪跡。猶言覆車。一般比喻失敗的教訓,這裏指黃蔓耘亦患肺疾。
5.攖(yīng):觸,犯。
挽程硯秋聯
一九五八年三月
三十年無愧相知,風風雨雨,暮暮朝朝,共幾番把激憤情懷,托豪竹哀絲,滔滔盡化《荒山淚》;
千萬喚有誰承應?海海江江,騰騰沸沸,都一般以英雄姿態,作高歌怒吼,浩浩新翻《薤露歌》。
注釋:
1.據唐葆祥《俞振飛傳》,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出版。一九五八年初,俞振飛參加中國戲曲歌舞團訪歐演出。先期赴京集訓,與程硯秋共同修改、排練《百花贈劍》。三月九日晚,試演於北京文聯大樓。後驚悉程硯秋不幸因心髒病,猝然逝世,哀痛逾恒。十三日,赴嘉興寺殯儀館,參加公祭儀式,並書撰此聯以挽。
程硯秋(1904—1958),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原名承麟,藝名程菊農,繼改豔秋,字玉霜。後易名硯秋,字禦霜。滿族。幼從榮蝶仙學戲,曾受教於梅蘭芳、王瑤卿,並得羅癭公等人幫助。根據自身嗓音特點,創造出幽咽婉轉、若斷若續的新腔,世稱“程派”,影響深遠,與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並稱為“四大名旦”。擅演《鎖麟囊》、《青霜劍》、《金鎖記》、《春閨夢》等。著有《程硯秋文集》
2.豪竹哀絲:形容管弦樂聲悲壯動人。豪竹:粗大的竹管製成的樂器,指豪壯的管樂聲。哀絲:悲哀的弦樂聲。絲、竹:弦樂、管樂的通稱。古時有“絲不如竹”之說,意即弦樂不如管弦樂動聽。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
3.《荒山淚》:程硯秋於一九二九年所演劇目,金仲蓀編劇。述明末課稅繁重,高良敏、高忠進父子入山采藥,皆遭虎害。老妻驚之,孫兒亦拉去充役。僅存其媳張慧珠,憂憤成瘋,自刎而亡。這裏藉以劇名,表達內心無限悲痛。
4.《薤(xiè)露歌》:樂府《相和曲》名。相傳是齊國東部(今山東東部)的挽歌,為王公貴人出殯時挽柩人所唱。薤露:謂人的生命短促,有如薤葉上的露水,一瞬即幹。
贈雁西、麗珍伉儷聯
一九八二年新春
良辰美景春無限,
海燕雙棲情更長。
注釋:
1.據書跡影印件,上海朵雲軒拍賣有限公司《2012秋季藝術品拍賣會近現代書畫專場(二)》,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出版。
聯語書於“虎皮宣”上,有“雁西、麗珍賢伉儷雙粲”,以及“一九八一年新春俞振飛時年八十一”款識。
雁西、麗珍:即沈雁西、周麗珍夫婦。沈雁西(1919—1983),著名京劇琴師。師從王少卿,弓法全麵,琴音堅實,格調高雅,尤精於梅派。先後為《武則天》、《金玉奴》、《社長的女兒》、《西施》、《太真外傳》,以及《刑場上的婚禮》、《蝶戀花》、《白蛇傳》諸劇伴奏。著有《霸王別姬》、《白蛇傳·斷橋》曲譜。其女沈綺琅,京劇青衣,工梅派。後執教於上海市戲曲學校,曾獲上海市園丁獎。
2.良辰美景:美好的景物和時節。詳見《書贈解放日報》注10。
3.海燕雙棲:喻指夫婦恩愛。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種,產於南方沿海地區,多在梁上做巢。唐沈佺期《獨不見》詩:“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集句題豫園東部曲苑古戲樓聯
一九八六年
天增歲月人增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注釋:
1.據楹聯石刻手跡。陳從周《穀音澗》(《隨宜集》,同濟大學出版社一九九零年五月出版)載雲:“……我希望園林與昆曲兩者互相依存,正在建造中的豫園古戲台將來就是‘曲苑’,專門演昆劇,曲園映輝。俞振飛先生在戲台上題‘天增歲月人增壽;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對聯。他說建成後的首次演出,他願意唱打炮戲,重溫一下青年時在蘇州補園演出時打出的舊夢。老興不淺,亦壽者之兆也。”
豫園:上海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典園林。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至萬曆五年(1559—1577)。原係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為其父母而建,取義“豫悅老親”(豫與愉同義),故名。有三穗堂、仰山堂、大假山、萃秀堂、亦舫、萬花樓及點春堂、魚樂榭等建築。水麵樓台,曲廊回環,虛實結合,集中體現明、清江南園林藝術風格。
東部曲苑:豫園東部景區荒廢多年,一九八六年始由陳從周主持修葺,恢複“寰中大快”等景點。同時增建“曲苑”,移建原閘北錢業會館古戲台,並加建雙層看廊,可容納三百餘名觀眾,與園內原有還雲樓連為一片,用於昆曲演出、清唱等活動。
古戲樓:原位於閘北區塘沽路錢業會館內,建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二),天仙茶園伶人等曾登此戲樓獻藝。一九七四年,因市政改建工程需要,該戲樓被拆除,所有構件,保存完好。歇山頂,藻井呈穹窿狀,中為一麵圓形明鏡,四周二十八隻金鳥展翅欲飛。鬥拱、額枋、台頂天花、雀替等處均飾以真金,極為華麗。且契合聲學原理,被譽為“江南第一台”。
2.“天增歲月人增壽”句:民間常用春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該句借指昆曲悠久的曆史。
3.“雲想衣裳花想容”句:見唐李白《清平調辭》三章之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該句借譽昆曲輕歌曼舞的表演特色。
陳伯華同誌舞台生活六十周年紀念聯
一九八八年冬
旦角創新推古瑁,
複興漢曲賴陳腔。
注釋:
1.據書跡影印件,《陳伯華表演藝術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出版。另有“一九八八年冬季,書祝陳伯華同誌舞台生活六十周年紀念。滌翁俞振飛,時年八十又七”諸款識。
陳伯華(1919—2015),女,漢劇表演藝術家。藝名新花釵、筱牡丹花,武漢人。八歲習藝,演“八貼”,兼演“四旦”。在表演上突破正旦和貼旦界限,首創融青衣、花旦、閨門旦於一爐的漢劇新腳色行當。並鑽研京劇“梅派”、“程派”藝術,開拓藝術視野。擅演《宇宙鋒》、《二度梅》、《櫃中緣》、《借牛》等劇,形成“陳派”,為漢劇唱腔、表演革新發展,貢獻良多。曾任全國人大代筆、全國政協委員,曆任武漢漢劇院院長、湖北省劇協副主席。
2.古瑁:指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王瑤卿(1881—1954)。名瑞臻,字稺庭。其書齋名“古瑁軒”。原籍江蘇淮陰,生於北京。初演青衣,後兼演刀馬旦。長期在北京演唱。曾融會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藝術,形成花衫一行。又以善創新腔著稱,對京劇旦角藝術有所發展。中年以後致力授徒,弟子眾多,因被尊奉為“通天教主”。
3.漢曲:指漢劇。主要流行於湖北及河南、湖南、陝西、四川部分地區。清中葉已盛行。舊名“楚調”、“漢調”,辛亥革命後改今名。分襄河、荊河、府河、漢河四個流派。對南方許多劇種有深遠影響。道光年間在北京同徽調合流,逐漸演變成京劇。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等。
4.陳腔:指陳伯華所創的流派。
張雲霞表演藝術研討會賀聯
一九八八年冬
學流派,創流派,自成一派;
演人生,唱人生,示範後生。
注釋:
1.據書跡影印件,李惠康、藍凡《張雲霞表演藝術》,學林出版社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出版。另有“一九八八年冬月,書賀張雲霞表演藝術研討會圓滿成功。滌盦居士俞振飛,時年八十有七”諸款識。
張雲霞(1926—2004),越劇女演員。原名陶滌民,祖籍杭州。童年習京劇老生,後參加雪聲劇團後、東山越藝社等,曾任上海市盧灣越劇團團長。運用真假嗓結合發聲,脫胎“袁(雪芬)派”,兼蓄“傅(全香)派”,並師從昆曲“傳字輩”藝人方傳芸。唱腔清麗委婉,華彩多姿,形成“張派”。擅演《李翠英》、《春草闖堂》、《貂蟬拜月》、《轅門斬女》、《孟麗君》、《碧玉簪》、《秦香蓮》等。
敬挽徐炎之聯
一九八九年四月
顧曲君應推獨步,
老懷我暫感孤行。
注釋:
1.據書跡影印件,《水磨曲集紀念昆曲大師兩岸巡演》特刊,台灣二零零一年八月出版。另有“炎之老兄冥鑒”、“滌叟俞振飛拜挽”等款識。聯題係編者所擬。
徐炎之(1898—1989),業餘昆曲家。名濤,字炎之,浙江金華人。幼從母舅習曲,工官生,兼擅巾生。演唱清雅恬靜,行腔樸實工穩,講究出聲收音。一九四八年赴台灣後,偕夫人張善薌積極提倡昆曲,培養新生力量。先後在台灣大學、東吳大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學院等十餘所院校授曲,不遺餘力。又擅擫笛,有“笛王”之譽。
2.顧曲:《三國誌》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這裏是研習昆曲的意思。
3.獨步:獨一無二,超群出眾。東漢曹植《與楊祖德書》:“昔仲尼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
梅園業餘京劇社成立賀聯
一九九零年一月
雅集疁城,威鳳祥麟鳴盛世;
弘揚劇藝,黃鍾大呂奏新聲。
注釋:
1.據書跡影印件,鞠國棟先生提供。
一九九零年一月十四日,俞振飛、李薔華夫婦在秦瘦鷗陪同下,應邀赴嘉定縣文化館,參加梅園業餘京劇社成立慶典活動。即席致賀詞,並清唱《黃鶴樓》。又應鞠國棟之囑,書撰此聯為賀。
梅園業餘京劇社:嘉定地區京劇愛好者業餘組織。成立於一九九零年一月,著名作家秦瘦鷗擔任名譽社長。
2.疁(liú)城:上海市嘉定區的別稱。因隋唐時為昆山縣疁城鄉而得名。又或別稱疁塘。
3.威鳳祥麟: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瑞獸,隻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後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宋書·符瑞誌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樂誌十》:“儀鳳書良史,祥麟載雅歌。”
4.黃鍾大呂:黃鍾: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常連用形容音樂或文辭莊嚴、正大、高妙和和諧。《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鄭玄注:“以黃鍾之鍾,大呂之聲為均者,黃鍾陽聲之首,大呂為之合。”